經常聽到家長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懂教育,孩子就交給你了,該打就打。”
但是教育這件事真的只是靠老師和學校,那才是真正的耽誤了孩子。
學校的任務更多的是傳授知識,而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行為準則,老師和學校能夠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
在這方面,家長才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家庭教育做不好,孩子上再好的學校也是白搭。
俞敏洪說:現在家庭教育中,有2個缺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是規矩意識,另一個就是獨立意識。
規矩意識:
俞敏洪說,現在的家長基本上都是80後、90後,那麼其實這一輩人在成長過程中,規則意識就是不夠的,父母比較寵了。
所以他們在帶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成長就會更隨意。
小孩子當然也應該有自由,有屬於自己的想法,但是自由不等於放縱。原則和規矩意識是一定要讓孩子有的。
獨立意識:
俞敏洪說,其實孩子獨立意識缺失這個問題從80年代就有了。
家長總是喜歡擋在孩子面前,把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了,小到被子、玩具的整理,大到專業、學校的選擇。
那麼孩子依賴別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那麼獨立意識自然也是沒有的。
一旦孩子缺少獨立意識和規則意識,長大後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趙某夫婦帶著3歲的女兒陪朋友到4S店看車,小女孩居然用石子劃傷了10輛奧迪車,大小劃痕10餘處,其中還包括一輛價值近百萬的Q8。
最終經過法院調解,趙某夫婦需要賠償4S店7萬元。
孩子卻是還小,但是家長始終以孩子還小為藉口不去規範孩子的行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成績再好,也只能永遠是一個“巨嬰”,難以成才。
就像是那個17歲就考入中科大的“神童”魏永康,2歲時,就能認識1000多個漢字,4歲就已經在掌握了初中課程,8歲就上了當地重點中學。
但是一直以來,洗衣服、做飯,甚至洗澡、洗臉,甚至是擠牙膏這樣的小事,都是魏永康的媽媽幫他做的。
甚至上高中的時候,他的母親還給他餵飯。
以至於到了中科院,母親不能陪她,一點獨立能力都沒有,經常遲到,根本沒有辦法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甚至連什麼季節穿什麼衣服的常識都沒有。
最終被中科大勸退。
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就像是孩子兩條安全繩,孩子越長大,經歷的風雨肯定就會越多,如果孩子連安全尚且做不到,更遑論到達彼岸,站在頂端。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