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讓家長頭疼的事,大概就是給孩子輔導作業了,因為一到了這時候,老父親和老母親就覺得自己彷彿是上了個假學。

比如數學作為一個發散性思維的學科,本身每道題的解題思路就不只有一種,但偏偏孩子們腦回路清奇,總能發揮最奇葩的想象力,用最意想不到的思維模式去解題。

其實發揮想象力本是好事,可是如果運用不當,就會完成一種結果,那就是解題無門。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如果不能正確地理解孩子的思維模式,就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影響。

小青蛙到底有幾條腿?小學生數學題沒得一百分抹眼淚

劉女士一直有一套自己的育兒方式,女兒小涵從小在母親的教育下,變得既乖巧懂事又聰明,自從上小學以後,門門功課都十分優秀。

看見自己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劉女士十分自豪,對於女兒的教育問題也更加用心。

這天,劉女士發現一向開朗的小涵放學後顯得悶悶不樂的,而且進門就回自己的房間寫作業,一直到吃飯的時候也沒有出來。

劉女士擔心小涵在學校受了欺負,於是便打算問問小涵,劉女士敲門進去後,發現小涵盯著一個卷子委屈的掉眼淚。

劉女士走近一看,原來是自家的小女孩做的一道計算題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而就因為這一道題她才沒有得滿分,這下小涵委屈的看著媽媽說:“我這題明明做對了,可是老師卻說答錯了!”

劉女士拿過卷子一看,原來是一道簡單的乘法題,問的是幾隻青蛙有幾條腿的問題。劉女士看了看小涵的答案,就開始仔細地幫小涵分析起來:“一隻青蛙是四條腿,那麼兩隻青蛙應該是2乘4,是8條腿……”

但小涵卻指著捲紙上的圖片說:“青蛙站著的時候就是2條腿,剩下的是胳膊,這裡的青蛙它明明就站著呢!”

劉女士又看了看題目的配圖,頓時有些哭笑不得,覺得女兒給出的理由固然“奇怪”,但也不無道理,所以這道數學題雖然被打了叉,但劉女士作為家長卻笑著誇讚孩子答對了,因為她覺得孩子在這一時期的發散性思維是難能可貴的,不應當被打擊。

類似的情況,相信很多家庭都遇到,這時候家長們往往應對無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無非是因為孩子的思維方式與成年人不同

如果沒有理解到孩子們的想法,家長們會覺得孩子們就是答錯了,可是如果弄明白孩子們的解釋,家長們就會覺得孩子們的解題思路也沒問題。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孩子和大人的思維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對於同一個問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所以有時候孩子們的想法就會另大人產生費解。

不過,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也不用擔心,因為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本身就存在著不同的思維方式,等孩子再長大一些,這類問題就會逐漸減少了。

那麼這一時期的孩子思維方式有什麼特徵?

1)思維方式具有單向性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比如一道很簡單的加法題,當孩子們學會了1+1=2的時候,家長們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們可以推算出2-1=1。

但是,其實孩子們也就只學會了1+1=2,而不會推算出其他可能,這就是思維的單向性。

2)無法分清主次關係

孩子們的思維過於簡單,對於主次關係並沒有清晰的認識,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家長經常會囑咐孩子:“想要長高高,是不是要吃點青菜呀?”

可是孩子們的回答就會被他所感興趣的詞語帶跑,這也是因為往往抓不住媽媽語句中的重點,導致媽媽覺得頭痛的原因。所以對於孩子們,家長需要多些耐心傾聽孩子們的想法。

3)具備模仿性思維

孩子還不具備主觀意識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去模仿,但是也僅限於單純的模仿。

比如課堂上老師問問題,有一名同學舉手就會帶動一群孩子們效仿,當然,不排除孩子們都知道問題的答案。但是在孩子們的主觀意識中,他們就是在模仿第一個舉手的孩子。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嗎?

8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父母本不優秀,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優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