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長,總是把問題歸咎於孩子。
孩子學習不好、成績差,就責怪孩子不聰明、不努力,沒有學習天賦,天生就不是拿筆桿子的料。
殊不知,孩子成績不好,原因很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最終結果發現,養出學霸的家庭,父母一般擁有這6個特徵:
1、高學歷知識分子
高學歷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而且教育方法也更科學、更合理,他們懂得鼓勵多於責罵,知道如何去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促進孩子的自尊心、自制力、自信心的形成和發展。
2、高社會經濟地位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教育也不例外。美國奉行精英教育,優質的教育資源掌握在少部分富有家庭手中,高社會經濟地位,就意味著享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接觸更優秀的人群。
3、熱衷參與校園活動
國內部分家長比較厭倦參加校園活動,但根據美國調查的資料顯示,熱衷參加校園活動的父母,孩子成為學霸的可能性會更大。
因為,參加校園活動是對孩子鼓勵和支援,第一,能夠了解孩子的學校的生活學習狀態;第二,能夠加深老師的關係,有效地和老師溝通,促進家校和諧,對孩子的發展也更有利。
4、生育年齡30歲以上
我國講三十而立,大多數人在30歲以後事業有成,經濟收入、社會地位都有所提高,這時候能給孩子在學習上提供更多的物質保障。
更重要的是,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家長,心理更成熟、為人處事更為重,能夠給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
5、講英語的家庭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雖然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居民,但其官方語言是英語,所以美國的家庭,尤其是母語非英語的美國家庭,父母能夠堅持講英語,給孩子營造一個英語氛圍,有利於孩子對外的交流和學習。
在國內一樣,在少數民族地區或方言地區,部分學校老師上課都是講方言,這些孩子走出去以後,因為普通話不好,不敢說話,不善交際,變得內心,在學習和工作中,都會遇到問題。
如果父母從一開始就堅持說普通話,培養孩子的語言環境,對孩子未來發展是有好處的。
6、藏書多的家庭
藏書多,說明父母愛好閱讀,家庭學習氛圍更濃,孩子也會耳濡目染,愛好閱讀。
閱讀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根據對大部分學霸的採訪,他們的童年都一個共性:那就是喜歡閱讀。
比如13歲就考入浙大的神童陳舒音,在其剛剛牙牙學語時,父母就有意地引導她去看書,給她看一下古詩詞的連環畫,讓她愛上了閱讀,培養出了異於常人的學習能力,所以當其他孩子孩子讀小學時,她就已經上了初中,當其他同學剛升入初中,她卻已經上了高中。
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是什麼樣子,他們就是什麼樣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性格、學習都很重要。
孩子能否成為學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