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我的父親有點文化,能書會寫。我的母親心靈手巧,會做紙紮捏花饃繡花衣。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也尊崇學習。

讀書的家風代代相傳,我也常教導自己的子女: "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知識就是生產力"。

小時候我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上課聽課全神貫注、理解、記憶,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曾有同學這樣評價我:"別人都還沒聽懂呢,他早就會了"。人的學商的確是有差異的,有的人學東西很快,有的人很慢,有的人乾脆學不會。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有句話說的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我從不小看別人,跟同學們打成一片。

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裡,我們吃過棉花花、吃過樹皮。我們有口號叫做"少吃多喝"。跟姐姐去河東村裡種過花生的地裡拾花生,刨幾十耙子才可能刨出一顆花生。跟夥伴們去給牲畜割草,從棗樹上撿下棗,用樹葉把棗包好,覆蓋上泥土,然後用火燒,吃熱騰騰的燻棗。那個時候,地裡莊稼稀少,能吃的東西很少。

說到跟同學打成一片,還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那是我受傷最大的一次。有一天我們玩捉迷藏,在城濠那塊。夜幕降臨,天色昏暗,我站在高高的城牆上,四下張望。只顧尋找目標,不曾想,一腳踏空,從城牆上掉了下去,而且是頭朝下。我趴在地上,只感覺天旋地轉、眼冒金星、頭嗡嗡作響。過了好長時間,我才艱難地爬起來。幸運的是,我栽倒的地方是一片軟綿綿的泥土。必然,從那麼高的城牆上栽下來,定會要了我的小命。真是"天佑我也"!

人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的福氣在於我能一直堅持上學。母親靠勤勞的雙手給富人家打工,給人家紡花織布做手工來換口糧養活我跟姐姐。用種的紅薯給我交學校的學費。因為我學習刻苦成績優秀,學校減少了我的學費,因為不辭勞苦樂於奉獻我常常當班長。

高中時班主任徐老師對我照顧有加,我考上了"XX財經大學",不幸的是,這次招生後來被取消了,我沒能上成大學。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發生這種事情也不奇怪,但我大感失落和前途渺茫。班主任徐老師很負責任,他後來推薦我上了教幹校。那年我20歲,熱血蓬勃、風華正茂,美好的人生向我打開了一扇窗。

8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低齡留學新加坡,如何讓孩子做好小一入學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