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勞動教育的意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離不開勞動教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告誡父母們:“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而不讓他們勞動,也不要怕孩子的雙手會磨出硬繭。”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家庭教育責無旁貸。
勞動中
孩子做家務勞動,不僅有利於培養家庭責任感,而且有利於專注力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有利於發展觀察力、創造力、身體協調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
02勞動教育的缺失
但是,做家務勞動多數是家長包辦。
你是否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家長與孩子一起從事一項家務活動,孩子動作慢一點,家長就會露出很不耐煩的神情,會說:“算了,你到一邊去,還是讓我來吧,這個你做不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呢?成績至上。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無所謂,致使很多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脫離勞動實踐,脫離生活實際。久而久之,對家務勞動產生了反感甚至牴觸情緒。
農田風光
重視智力教育,忽視勞動教育的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刻不容緩!
03勞動教育的策略
知榮辱。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學會分擔家務,願意承擔家務。
同參與。把任務細緻化,分成具體專案。清楚地知道需要做什麼、怎麼做。
多鼓勵。促使孩子產生“我能行,我能做好”信心,想幹、會幹、能幹,非常投入地參與。有時候,父母的一個擁抱、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就是孩子堅持下去的精神動力。
勞動快樂
做示範。孩子做家務,容易出現“幫倒忙”現象。家長一定要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認真地教給孩子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分步驟有條不紊地做。
04走進勞動世界
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
帶領孩子們探究勞動的四個主題——勞動的歷史、勞動的形態、勞動的主體、勞動的準備,努力讓孩子們撥開歷史現象的迷霧看到勞動創造歷史的真相、領悟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真理。
勞動大學問
還猶豫什麼,快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