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裡的“昔孟母,擇鄰處”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講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戰國時期孟軻(孟子)的母親為選擇真正良好的教育孩子的環境,多次遷居。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教育環境對孩子教化是久遠的。良好的教育氛圍能讓孩子在成長中發現自我、修正自我,最終具備博採眾長、相容幷蓄的能力。要培養孩子的這種自育能力,必須重視教育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今天,我就教育環境和孩子自育能力的形成的話題和大家作一交流。
一、孩子在怎樣的環境中才能健康成長呢?
對於孩子在怎樣的環境中才能健康成長的問題,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書香環境、有家長陪伴的環境、夫妻關係和諧的環境、孩子享受童年自由的環境,讓孩子享受快樂教育、甚至家庭條件優越等等,我很同意這些觀點,因為我自己也在努力地創造和維護這樣一個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可在靜心觀察了種種所謂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之後,我也常常捫心自問:我們真的營造了良好的環境了嗎?若干年後,孩子真能如我們所願,成為一個獨立於社會,有益於社會和家庭的人嗎?
話說書香。現在每個人都知道讀書很重要,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幾本書。但這些書怎麼利用的呢?是作為擺設裝飾環境,還是有人在讀?是在書旁玩牌吃酒,還是在交流分享書中的觀點?是一次購買再不投資,還是經常更新,在孩子每個成長階段都有自己喜愛的書?
再說陪伴。陪伴是孩子的情感成長的沃土,是孩子成人之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敢於面對、順利過關的最後的溫情堡壘。現實中我們怎麼陪伴孩子的呢?是爺爺奶奶的嬌慣式伴隨,還是我們親力親為?是取悅孩子的三分鐘熱度,還是持之以恆的一直都在?是樂此不彼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能自拔,還是能夠發現孩子情緒的變化,不厭其煩?現實中的很多陪伴只是沒有質量的看孩子。
說說家庭關係。和諧的家庭關係常常讓孩子理性文明、彬彬有禮,經常吵架的家庭讓孩子焦躁不安、激動暴躁。健康的家庭關係是夫妻和睦、敬老愛幼,而夫妻關係是家庭中最主要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還能像談戀愛一樣,去建設屬於彼此的良好關係?因為長期習慣,多數家庭關係發生了重點轉移,父母圍繞娃轉,成為唯一的關係主題。
什麼樣的家庭自由對孩子是有益?是孩子想怎樣就怎樣,還是在一定限制條件下給孩子選擇權?是沒等大人動筷子孩子就用手抓著吃,釋放天性,還是讓孩子先餓一會兒,等等大人?是孩子想要啥父母就給買啥?還是延遲滿足,關注孩子需求的合理性?
關於快樂教育。快樂教育的原則沒有錯,是讓孩子不受約束、隨心所欲而感受到快樂呢,還是讓孩子感受到被人信任和自我進步的喜悅,感受到自己內在生命的生長,從而獲得最長久的快樂。孩子需要自由的快樂,也更需要自豪的快樂,很多時候,後者更令他們快樂。
家庭條件好,比如家裡有錢,父母都有文化等,都是孩子成長的好條件,但好條件是讓孩子養成揮霍的惡習,還是孩子明白奮鬥創造價值,勤儉乃是美德?父母的文化是讓孩子精於算計,在短期的爭名逐利中大獲全勝,還是用文化滋潤孩子的心田,讓孩子心胸豁達、行穩致遠?再好的家庭條件代也替不了孩子身心發展的必備食糧,好的家庭條件若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保健品,或許就會成為一味毒害他們的毒藥。
由此可見,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不是表面的硬體達標,而是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的軟實力競爭。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紀伯倫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可見,孩子的生命是獨立和自由的,養育孩子就是一場漸行漸遠小別離。真正能讓孩子從依附父母走向獨立自由的,是孩子自育能力和品質的形成。不明白這個道理,看似美好的一切都有可能成為泡影。
二、什麼是自育?
從字面上看,自育就是自我教育。在我們提出“三自教育”中,自主是指做事有主見,是人做事的動力源,也是凸顯人的個性和能力所在,所有成功者都是充分自主的結果。如果自主是無序的、盲目的、沒有約束的,自主就有可能演變成為糟糕可怕的事,比如心情不爽就隨意罵人、隨意破壞,社會公德就喪失了;喝酒後還要開車,公共安全就得不到保障,等等。要發揮自主就必須自律,自律是自主的前提,是人從普通走向優秀的前提。兒童在自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主,並能夠博採眾長,不斷的完善最佳化自己,為未來的成人生活做好準備,這就是我們說的自育。自育不是給別人看的,不是隻是和技能層面的,而是一種自我認識、自我塑造、自我拓展、自我提升。擁有自育能力和品質的人必定是有所成就的人。正如杜威所言:教育的本義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在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
從心理學上看,自育水平是人格形成的關鍵,自育包括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根本原因在於自己的學習和社會實踐。個體的自我意識水平越高,他對自己人格發展的調節、指導作用就越大,許多雙重人格現象就是由自我意識進行調節來擺平的。自我評價的性質制約著人格發展的方向,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他就會在生活中自覺維護真理和正義。自我調控的能力制約著人格的發展,一個人對自己人格的發展採取什麼態度與方式,是消極接受環境影響還是主動地塑造和發展自己,能否對人格的發展經常進行自我監督、自我反省、自我強化和自我評價,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自我調控能力的水平。
從教育的角度看,一個人的成長需要外在環境和內心世界的有機結合,缺一不可。過於依賴外部,很容易讓內心脆弱,過於強化內心,很容易遭遇現實打擊。讓外在環境與內心成長相適應,在改變環境中不斷強化自己,相得益彰,這就是適合的教育。需要什麼方面的引領,外部給出相關的引領,在外部引領下產生更高更遠的目標,從而實現個人的真正強大,這是一種以自育為主的過程。為此,我們可以大膽想象,教育不過是個人在外部環境的引領下,實現個人內心成長與周邊環境相適應而不斷走向強大的過程。所謂教育,即教為不教,育為自育。
三、自育對人生有何影響?
1、自育是人不斷成長的保證。
京劇大師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近視,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氣。這對一個演員來說,的確是個致命的缺陷。拜師時,老師說他長著一雙死魚眼睛,不肯教。後來他養了幾隻鴿子,每當鴿子飛起來後,他就用眼睛隨著鴿子飛翔而轉動,越望越遠。這樣天長日久,他的眼睛,毛病沒有了,變得特別有神,直到老年,在舞臺上演出,還是光彩照人。
剛開始演戲,梅蘭芳主要是演唱工戲,就是在舞臺上以唱為主,隨著清朝滅亡,社會進步,群眾對京劇的要求提高,不再滿足只聽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內容、有表演的戲。梅蘭芳又向老師們學了不少偏重身段、表情和武功的戲,還不到二十歲的時候,梅蘭芳就在北京唱紅了。後來,他到上海演出,也一炮打響。他把傳統劇目演得十分出色,得到了觀眾的承認。
但是他並不滿足地說“我們要創新,演新戲”,“我看了新興的話劇,話劇的劇目很多是反映現實的。我想京劇也可以這樣做。”他把時裝引入京劇,表演描寫現實生活的戲,他為京劇演現代戲開出了一條路。梅蘭芳的新戲,使京劇舞臺煥然一新,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的熱烈歡迎。他的名聲更大了,因為表演自成一派,被稱為“梅派”。現在,京劇已被世界各國人民所知曉,而最先把京劇引向世界的就是梅蘭芳。
梅蘭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藝術成就,除了天賦條件好外,應主要歸功於他的刻苦學習,努力鑽研。他能讓京劇走向世界,與其不斷吸收優秀藝術成果是分不開的。從唱到演,從傳統到現代,他吸收了話劇、時裝等優秀的元素,讓京劇在新時代獲得了新的生命。可見,自育不僅能讓個人成長,還能促進行業的進步。
2、自育能讓孩子實現人生目標。
一個名叫張峻豪的男孩,他在3歲時就曾登上過中央電視臺,5歲就上了國內知名度最高的春晚表演節目,一時間名聲大噪,成為很多人眼中的“小明星”。他的父母也非常高興,帶著他參加了很多綜藝類節目,而張峻豪的表現的確很討人喜歡,小小年紀的他瘋狂吸金,為家裡帶來了百萬收入,養活了一家人。可是由於家長讓孩子長時間地參加這些商業類的活動,而不注重或者說放棄了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育品質的培養,不學習新的知識,不關注自身素質的提升,9歲的他經常不在學校,更喜歡參加商業演出活動,對學習沒有興趣,出現了厭學情緒,淪為一名“問題”少年,他的父母也是很無奈。
而相反的一個例子是:古代有一個年輕人想成為演講家,但他有口吃的毛病,說話氣短,而且愛聳肩。這大概是最不適合學演講的了,所以他初學演講時曾被聽從哄下臺。但他毫不氣餒,為了練發音,他嘴含石子練朗誦;為了克服氣短,他一面攀登陡坡,一面吟詩;甚至懸起兩把劍來改正自己愛聳肩的毛病。經過堅持不懈的長期努力,他終於成為著名的演講家、雄辯家,他就是古雅典卓越的政治家、演講家德摩斯梯尼。
從以上兩個事例中可以看出,短期的爭名逐利不能“自育”;先天的條件也不是一生成就的決定因素,關鍵要在後天的努力中不斷的最佳化自己,擁有發自內心的成長的力量。張峻豪的經歷和古代的仲永,如出一轍,原本是上天賜予的不俗資質,卻在短期的爭名逐利中喪失自我,導致現在一事無成的現狀。如果當初父母能認識到真正的發展來自孩子自身,幫助孩子孩子規劃一下未來,喚醒孩子內心成長的力量,讓孩子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想必今天應該是另一番景象。而口含石子練習演講家,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信念,能夠從內心認識到自己成長的三大侷限,並不斷用實際行動去改進、最佳化、突破自己,具備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想成長、能成長的力量,這種自育的能力助推他實現華麗的逆襲,鑄就了他的卓越。
3、具備自育能力是新時代對孩子的必然要求。
當代青少年處在有史以來最開放、大眾傳播媒體最發達的時期,他們面臨著有史以來最顯著和最激烈的價值衝突。生活方式在變,思想觀念在變,價值選擇在變,以往既定的許多東西已不再適應。因為這種不穩定、不成熟的存在,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這一代人在思考、在批判、在選擇、在孕育著創造。作為新時代的家長,如果沒有認識到孩子自育能力的重要性,就是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不重視孩子自育能力的培養,落伍的不僅是我們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孩子。
四、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育能力
(一)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景
生活,一個美好的字眼,似乎帶著希望,帶著一股暖意,每一天,睜開眼,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生活便開始了。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每個人的生活追求。那在我們的心目中,怎樣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每個人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唯美的說法是:美好的生活,在愛人的眼睛裡,彼此就是對方的世界,無關身份、地位、金錢,只要是你;美好的生活,在家人的嘮叨裡,溫暖的燈在床頭前照亮,廚房裡飄出媽媽做的飯香,爸爸又在翻看著早報;美好的生活,和孩子一起精心準備一頓晚餐,或者一起買一束花,把它插在花瓶裡……告訴孩子,我們追求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努力工作。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會不向往美好的生活嗎?不會。這種氛圍就是滋生理想信念的土壤,孩子的理想信念就會慢慢清晰、明確,根植於心。
有句網路熱搜語:“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說的就是理想。理想能給予人無窮的力量,賦予人鋼鐵般的意志。正如尼采所說:“人惟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曾經,我們都是有理想的人,以《我的理想》為題的作文,我們從小學寫到中學甚至大學。前一陣子,孩子突然問我:你的理想是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我答不出來。用力回想,也只能記起小學時期樹立的理想——當科學家。我們不得不思考:怎麼長大後理想就悄悄溜走了呢?我想是因為我們傳統理想教育中過高、過大、過遠的理想教育目標脫離了平凡生活,在我們的心中已經失去了內在的感召力,慢慢的理想就被我們丟之腦後了。而沒有理想信念的我們生活的渾渾噩噩,外力推一步我們動一下,甚至推都推不動。沒有理想信念,自律的動力在哪?沒有理想信念,自主的方向在哪?
所以,我們給孩子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立足點應轉向平凡與美好的生活,把個體從過高理想教育目標壓抑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使孩子在面對現實世界的同時能開啟心靈的希望之窗,而不是在現實物質慾望的過度張揚中迷失自我,使孩子首先學會做一個平凡的人,過平凡的生活,體驗平凡生活中的美好與幸福。從關注孩子自身的生存狀態開始,樹立一種孩子個人認同、與生活息息相關、有真實生命內涵的理想目標。鼓勵孩子思考自己的未來,如: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我對什麼職業感興趣,我究竟該去往何處等等,讓他們充分想象“未來的我”,從而樹立自己的理想信念。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是多樣的,社會分工各有不同。我們不要把目光侷限於分數上、好大學上,而應該去關注孩子的優勢所在。多多考慮:我的孩子喜歡做什麼?擅長做什麼?適合做什麼?那些精通數學的男孩子,或許日後就是了不起的工程師,或許成為了讓人豔羨的金融精英;那些熱愛打扮的女孩子,很可能以後在時尚媒體裡引領著潮流;那坐在最後一排總是被老師點名的調皮男孩,籃球打得那麼好,說不定就是另一個姚明。生命是多姿多彩的,不要把孩子逼成千人一面。
(二)營造美麗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
1、整潔美麗的家庭居住環境。屋內傢俱擺放錯落有致,地面窗臺乾乾淨淨,角落、几案上擺放著幾盆花草……優美整潔的環境包含著一家人的心血。堅持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主動清理房前屋後廢棄堆積物及衛生死角,保持居室、庭院整潔;房屋周圍及陰溝無暴露垃圾、無汙物;實行垃圾袋(桶)裝化,分類投放。
2、豐富健康的家庭文化環境。如果家庭文化生活貧乏,難以滿足孩子的精神需要,孩子往往會沉迷網路和網路遊戲,尋求刺激,有損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要充分意識到,孩子除了學習以外,還有多種需要:親情、友誼、娛樂、審美等等,為了保證孩子健康成長,也為了家庭幸福,家長應該努力豐富家庭的文化生活,追求高品味和高質量的生活環境。
3.和諧友愛的家庭關係。為了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
一個孩子在日記中說:“我在家沒法學習。爸爸媽媽整天吵架,不是砸玻璃就是摔東西,有時媽媽幾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氣,有時我看到爸爸坐在牆角抽菸,一抽就是幾個鐘頭,我心裡也煩極了,哪有心思學習呀。”大家想想,這樣的家庭關係怎能養育出積極進取的文明人。
有些孩子,甚至自願充當家庭氣氛的轉化器。他們想做家庭的拯救者,希望用自己的乖,自己的好成績,讓家長開心些,讓爸爸媽媽的關係更好些;甚至是有的孩子用犯錯搗亂的方式去轉移家長的注意力,想緩和父母之間的矛盾;而爸媽卻渾然不覺,把自己的不快樂,不努力,不幸福,生生的強加給了孩子!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父母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對於孩子來說,幸福再簡單不過了:左手牽著爸爸,右手拉著媽媽,你心裡有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心中有彼此。在家庭中,最主要、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夫妻關係,優先於親子關係,在父母相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更充滿安全感,他知道媽媽愛爸爸,爸爸也愛媽媽,同時他們都愛著自己。他無需為大人的事情煩惱,因為父母彼此可以依靠,他只需要做個快樂的孩子就好。因此,當父母恩愛時,這份愛的動力、家庭的溫暖、相愛而不牽絆的自由,是陪伴孩子成長、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
父母對孩子也要民主,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家庭成員間都應注意情感的投入,這是一種心與心的互動,彼此給予溫暖、給予關懷。
(三)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
1.生活要有儀式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那是因為我們熱愛生活,想要給自己真真切切的存在感,記錄每一個美好的瞬間。熱愛生活的人,眼裡容不得沒有儀式感的人。有的家庭整個家庭氣氛非常好,各種儀式感特別強,家裡滿牆都貼的是全家福,他們每年會選一天,專門去拍攝全家福,一套是帶老人的、一套是核心家庭的全家福。中秋節、重陽節、春節,還有家人的生日和結婚紀念日等等,都精心策劃與準備,給生活增添足夠的儀式感,表達團聚、尊敬與感激等情感,讓家人記住每一個莊重的時刻。
還有,孩子的幾個重要的生日,即10歲、14歲、16歲、18歲生日要過得“與眾不同”,要告訴孩子這幾個生日的重要含義。
作家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生活中充滿儀式感的家庭,其家人必是熱愛生活、懂生活、會生活的人,家風非常好。
2.定期召開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中,孩子既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同時在每次會議中,家庭成員還能夠學到溝通技巧、合作、尊重、創造性、表達感受,以及作為一家人應該如何快樂融洽的相處之道。家庭會議需要儀式和程式的,讓全體成員感受到這一特別時光,需要我們每週或兩週留出來的一段固定時間,家庭成員坐在一起談論自己所思所想,例如:計劃家庭娛樂活動、討論家務事、家庭三餐計劃,和最近自己問題,或是周邊發生的事等等。大多數家庭會議裡面都有一個議程,通常會包括致謝,上次家庭會議沒解決的老問題、日程安排,以及全家人都參與的一個有趣活動。在這段時間裡,家庭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說出對對方的感受、謝意,並一起交談。家庭每個成員對自己要致謝或感激的人(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說感謝詞,不需要語句多優美,詞語多豐富,但要求必須要說具體,具體感謝誰?因為什麼事感謝?
要確保家庭會議進行時,沒有其他事情能夠讓人分心,比如電視或電話(可以選擇關機或是靜音)。全家人要圍坐在桌子旁或客廳裡,如果某個家庭成員選擇不參加,那就在他缺席的情況下進行,並要告訴他歡迎隨時加入。要為你的家庭會議設立一個時間限制,可以從15分鐘到半個小時。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可以放下次家庭會議上再處理。在舉行會議的前幾天,要把會議議程貼出來,貼到顯眼的地方,
家庭是社會的小縮影,家長學會運用家庭會議的方法與技巧,對於孩子將在學校、班級以及未來的工作群體,如何自信地在公眾面前輕鬆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更好的人際溝通等......有著積極而又深遠的意義,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能力培養。
3.家庭主題活動
我們經常看到社群搞主題活動,單位搞主題活動,學校搞主題活動,而我們家庭卻很少有主題活動,而我們家庭也可以開展主題活動。
比如家庭防火、防震安全演練;觀察爸爸、媽媽尊老敬老、辛勤勞動的舉動,瞭解生活中平凡而偉大的父母;幫家人洗一次衣服;對家人真誠地說聲:“我愛你!”;給家人洗一次腳;為家人表演一段節目;去社群或敬老院獻愛心等。這些活動既鍛鍊了孩子的能力,也讓孩子們瞭解了自己的家人、理解了他們,增進了家庭的親情,更重要的是本次活動讓學生學會了主動感謝與關懷他人,懂得助人以及回饋他人,培養了孩子們感恩的心。
(四)善於反思,循序漸進
首先重視體驗教育,允許孩子試錯糾錯,自我教育。
哲學家弗洛姆曾經說過:“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我們家長也深深體會到:孩子越大越不服管教。成長必須經歷體驗、判斷、領悟、成長的過程,必要的“自食其果”,會讓孩子在吃虧中尋找到成長的方向,他有所求而必有所為。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的行為指指點點,要多與孩子交流看法,讓孩子在實踐中鍛鍊判別能力、認知能力、選擇能力和自信心、抗挫力。這些都是他們在未來社會中可以依靠的能力和智慧。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是首先要做出調整的人,你越衝動,越有脾氣,孩子會用更大的努力來對抗你的衝動,我們應當知道和孩子對抗,輸的永遠是父母。遇到衝突、矛盾,停止抱怨、說教、怒吼,讓孩子瞭解你內心的想法和憂慮,讓孩子感受到你的信任和尊重。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樣一個溝通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解決問題。
其次,不要懲罰失敗。
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學習最好的來源,懲罰失敗可能會挫傷孩子創造的動力。如果父母只要想要孩子避免失敗,會有幾個不好的後果,第一個就是孩子可能會為了怕失敗只去追尋那些很簡單的目標,不敢自我挑戰,把自我的目標訂得太低了,第二呢,他可能認為失敗是一種懲罰,是羞愧的事情,甚至失敗了不承認,或是無法從中學到教訓,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情。
最後,父母胸懷寬闊,善於發現、肯定孩子的優點。
表揚和鼓勵的內容要具體,而不是泛泛的表揚,如“你真聰明”、“你真棒”等。家長表揚什麼,就表明強調什麼,孩子也就由此重視什麼。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孩子是否專心,是否有一些“創造性”的發現,是否能提出有意思、有質量的問題,是否能想出獨特的方法……這些都是比結果更重要的東西,值得家長去發現,去表揚。
比如有一個孩子,玩高空斷橋遊戲的時候特別怕,在上面掙扎了十分鐘還是灰溜溜下來了。你要怎麼跟他說?是安慰?還是責備?責備會強化膽怯感,安慰會留下害怕挫折的後患,挫敗感是無法得到真正安慰的。
你可以說“孩子你這次雖然沒能走過去,但是我很欣賞你的勇敢,我看到你雖然很緊張,恨不得馬上下來吧,但是你卻堅持了十分鐘啊。這十分鐘裡面你肯定用了很多辦法給自己加油吧。所以我相信你下次或者下下次一定能勇敢地走過去。”把注意力轉移到勇敢上了,下一次他就會想起自己是有勇敢的力量的。
很多事情都不會一次做成功,甚至一開始都是不行的,但是成長就是要不斷建立學習信心。要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特徵和需求,形成這種思維後,你不但不覺得著急,反倒會看到勇敢的力量不斷冒出來,那麼你要做的就是幫孩子去強化你所看到的勇敢力量。
家長朋友們,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家庭教育的“育”莫過於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讓讀書與感悟相結合,使思考與生活相結合,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從周圍環境中汲取養分進行自我教育,從學習中享受快樂、獲得成就感,實現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