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的大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當時的我們並不知道大學是什麼,工作又是什麼,只知道這是父母為了我們好。

於是我們背知識點、刷模擬題,即使覺得痛苦也咬咬牙堅持,以為高考過後就輕鬆了。考上大學之後,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束縛,掌控自己的生活,於是通宵熬夜、逃課,開始瘋狂的玩,直到畢業,找到工作,感到壓力了,就會開始迷茫了。

我現在應該幹什麼?為什麼賺不到錢?

有的人在大學的時候,參加社團拓展自己興趣、打工積累自己的人脈;也有的人選擇休學一年,外出旅遊增長自己的見識;也有的人選擇自我精進,學習更多學校以外的知識。這些選擇,造就了他們在未來,有著比別人更多更優質的選擇。

為什麼?因為他們有著終身成長的思維模式:敢於嘗試和探索,不斷成長和超越自我,從而變得優秀。

那麼,怎樣才能轉變成這樣的思維模式呢?在《心智突圍》這本書,我找到了答案

心智突圍

《心智突圍》這本書的作者,是36氪特邀作者Windy Liu著作,她專注於心智成長和自我精進,她把自己探索、成長的經歷都彙集在這本書裡面,圍繞定位、認知、心境三大主題,幫助我們繪製自己的成長地圖。

在書中告訴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首先要提升自我的認知。

一、認知是什麼?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的過程,或者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而提升認知,是承認自己無知、打破原有認知的過程。

這必定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它能促使我們成長,就像爬上山峰一樣,登山總讓人覺得累,可是當你到達頂峰的時候,你會感受到豁然開朗的喜悅。

二、提升認知的重要性

既然過程是痛苦的,為什麼我們還要提升認知呢?

認知高低決定一個人對真實世界的認識程度

相信大家都瞭解過哥倫布,他發現了新大陸之後,認為自己已經到達目的地了,所以稱當地人民為“印第安人”,他到了去世那一刻,依舊認為他已經發現了地球上整個板塊。

而亞美利哥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繼續去探索,依靠自己的航海知識和哥倫布的海圖,發現了哥倫布的錯誤,再次更新了世界地圖。

可以看出,亞美利哥的認知能力比哥倫布要高。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決定了他的眼界、格局等方方面面,從而決定了他想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

眼界、格局越大,我們才能不設限地規劃自己的人生。

認知高低決定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一個人遇到問題的時候,他的認知決定了他如何去有效地解決問題。

比如銷售員在面臨業績下滑的問題時,A會把原因歸咎在外部因素,公司產品價格過高、客戶太難伺候、經濟行情差等等,可是這些因素並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而B會從自身尋找原因,找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並且去改正,最佳化自己的能力,從而提升了自己的業績。

可以看出,B的認知比A的認知高,因為他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透過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提升自己的銷售能力,從而解決了業績下滑的問題。

有效地解決問題,才能幫助我們不斷突破和成長。

那麼怎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認知呢?

三、4個步驟幫你快速成長,提升認知

《心智突圍》在書中為我們提供了4個步驟,幫助我們快速提升認知。

學習新知識——搭建知識體系

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於是他們會開始自學很多東西:英語、Pyton、Office技巧等等,從網上找了很多資料,儲存在自己的網盤裡,想著今後一定會學習到,可是時間一久,自己也忘記了網盤裡有哪些學習資料,沒有去動過它。

雖然我們知道踏出社會還是要持續學習,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學到的知識很多,很零散,有時候懂得這個又忘記了另外一個知識點,腦子裡總是沒辦法把這些知識都運用起來。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把這些知識整理成我們自己的知識網,我們只是知道了知識,但並不懂得知識。

真正的學習是學會把新知識連結到舊知識,搭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當然這需要我們大量學習很多領域的知識,才能慢慢形成我們自己的知識網路,但是我們從現在開始,可以來鍛鍊運用這個方法。

最簡單的就是看到書中一個知識點或者一段感觸的話,停下來,嘗試去聯絡我們自己的經驗和經歷,而我們在思考這個聯絡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將這個新的點連線到自己已有的知識網路中了。

當我們的知識體系越來越大,我們的認知也就隨之提升了。

鞏固新知識——堅持刻意練習

有些人會問,課我上了,書我看了,可是記不住呀!

當我們在學習一個領域內的知識時,並不是看一遍,覺得自己會了,就不管了,我們的大腦在記憶工作時,是需要重複性的練習,才能記住的。

所以刻意練習是提升自我認知的鍊金石,只有反覆地、有效地去練習,才能真正地把內化成我們自己的知識。

除了時間上,我們要多次重複地練習足夠的時間,練習的質量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學校學習的時候都會刷模擬試卷,事實上,這個方法是很有效的,用頻繁的測試,比起簡單重複地記憶一個知識點,效果會更好。

但是現在我們都不用刷題了,但我們可以用實踐來代替。例如學到一句新的英語表達,我們可以多用這個表達造幾個句子,想想哪些場景可以用到,自己編造一段話,裡面帶有這個新的英語表達,這樣地練習比起單獨記憶這句話有效得多。

堅持刻意練習,可以幫助鞏固我們的認知。

檢驗新知識——以交流為工具

我們除了要學會自學,與他人交流,從他人經驗獲取知識,也是汲取新知的方法。

其實在跟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是一個思維碰撞的過程,我們要抱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去聆聽他人的意見和經驗,從他們的身上學習新的知識。

在交流過程中,還能幫助我們鞏固知識,為什麼?因為我們也在把自己學到的,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來複述跟別人聽,而這個複述過程,我們又重複學習了一遍。

你可能會說,萬一自己說錯了,被別人戳破不是很丟臉嗎?我們換個角度來想,如果我們說錯了一個知識點,別人能幫我們點出來,比起自己去尋找這個錯誤,不是更好嗎?

交流能夠幫助我們驗證自己所學的知識,正確的部分能加深記憶,錯誤的部分能加以糾正。

迭代新知識——反思形成學習閉環

我們平時看文章或者跟他人交流中,有時候能獲得很多碎片知識,然而如果這些知識無法整理成我們知識系統的一部分,那麼很容易就忘記了。

養成反思習慣,能幫助我們不斷地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聯絡已有認知,理清思緒。

這裡有一個反思的萬能公式——黃金圈法則。當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學到了一個新知識、獲得新想法等等,都可以記錄下來,並進行Why、What、How的思考和總結:

這個知識為什麼重要?我從中學到了什麼?還可以把這些知識運用在其他哪些地方呢?

黃金圈法則

我們透過記錄反思,可以不斷地完善我們的知識系統,認知的提升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小步前進、不斷最佳化的過程,只有以反思作為最後一步,才是一個完整的學習流程,才能形成一個學習閉環。

否則,我們就顧著低頭前進,而忘記後面走過的腳步。

現在我們收穫的都是碎片資訊,很難去分辨其真實性,如果單純從這些資訊中來提升認知,是很難形成一個知識網,並內化成我們自己的知識,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需要,有意識地去獲取這些知識,深入學習,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才是真正地提升自我認知的過程。

10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年底家長會,父母跟老師溝通孩子問題時這樣說,老師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