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研判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對於今日教育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根據國家對教育發展的總體安排、社會的變化、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教育自身演變的規律,可以預判未來中國教育將有四大重要發展趨勢。

1、針對校外培訓,傳統線下機構擁抱網際網路,線上企業在下沉市場尋找著新的領地。

2、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對科技的探索永無止境,科技遇上教育,將對教育場景和模式發生顛覆性影響。AI技術不再停留在輔助階段,開始深入教育的整體鏈條中。

3、素質教育熱火朝天,在投資人看來,素質教育分為素質啟蒙、素質成長、素質專業三個階段,不同階段要解決的客戶需求問題和供給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4、一個新的趨勢是,家庭教育成為低齡教育市場熱門賽道,但是行業也在思考如何突破家庭教育的天花板。

5、在學校教育中,隨著新高考改革的實施,考試科目、計分方式、教學模式乃至錄取模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適應變化,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都需做出應對機制。

一、下沉市場:線上教育如何落地開花?

線上教育經過五年的發展已經快速成長至千億規模,各類線上教育產品也在市場上尋找著屬於自己的位置。

線上教育市場接受程度雖然大幅提升卻主要集中在高線城市,可以看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線上企業在十分分散的下沉市場中,尋找著新的“領地”。

為什麼線上教育市場都在下沉?

1、一二線流量紅利消失,獲客成本高昂

2、線上教育市場經歷了5年成長期,在技術和服務端已具備覆蓋更多城市的能力

3、資源不平衡催生了更多需求。

輕輕家教創始人劉常科曾講過,之所以在此刻可以談論下沉,是因為產業分工更加明晰:“一線招生和相關服務交給當地,所有的教學教研以及授課這部分被後端標準化了,從而使得教育真正從產業鏈的角度完善了跨地域的分工,得以規模化擴張。”

在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出現了雙師直播、線上班課、線上一對一等多種線上教育模式,實現了需求端的下沉。而在關注需求端下沉的同時,也該關注到供給端的下沉,“正因為有了供給端的下沉,才有了重構產業成本結構的機會。”

目前,面向市場,在營銷層面最常見的方式有:

1、以產品為核心,向目標人群通過瘋狂補貼、降價等方式進行刺激引導

2、大屏傳播——電視在下沉市場依然“吸睛”

3、增設戶外體驗店——面對面直接突破。

東方優播CEO及北京學校優能中學部總監朱宇認為,在內容上需要考慮本地化:“要下沉的時候是需要去考慮的,如果沒有做好的話,你會發現家長一開始可能會接受,隨著孩子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成績不能夠立馬顯現出來的時候他可能要著急,他就開始提出這方面的訴求了。”

打入市場的方式還有很多,在這片藍海中,機會豐沛依然。

二、OMO,傳統線下機構擁抱網際網路的重大機遇

OMO,已然成為2019年教育行業熱詞之一,更有上升到下一個教育主戰場之勢。

OMO是什麼?業內普遍公認的對於OMO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2017年。當時,創新工廠創始人兼執行長李開復提到:“未來世界即將迎來‘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時代,而中國的發展速度相當驚人,將有望在全球範圍內首先實現OMO。”

落實到教育行業,大致就有了線上教學、線下服務;線下教學、線上服務;以及線上教學和服務同時兼具線下的教育和服務三種形態。不管是那種形態,都可以看到線上線下的教育方式在這裡進行了打通和融合。

我覺得OMO對線下教育機構來講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機會。線下教育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線上和線下融合新模式去思考我們未來用什麼樣的方式,能更好地去服務客戶,給客戶帶來價值。在線上和線下融合過程中,實際上是可以‘揚各自之所長,避各自之所短’。”京翰教育董事長兼Quattroporte喻烜提到。

三、教育+AI,將探討更多的分工合作和全鏈條整合

這兩年培訓機構對於AI的應用已經進入深水區。

有著“AI教育第一股”稱呼的流利說,在人工智慧+英語的領域探索了七年。

“七年時間裡,我們有大量的經驗積累,包括英語的語音識別、評測、音素音節級別等等。也積累了巨量的使用者英語資料。基於這些資料,在過去一年裡,不論是在打分演算法,還是在一些個性化自適應上,流利說都有比較大的突破。”流利說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胡哲人提到。

另一方面,對於教育屬性更加強烈的公司而言,在人工智慧的研發投入上同樣不遺餘力。

據好未來AI工程院負責人楊松帆介紹,好未來在教育上研發上投入很大,“我們有400人的團隊規模做AI相關的研發。好未來在未來的五年內每年都會投入上億的資源來做AI研發,並且每年投入量會逐漸增加。”

AI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教育輔助的邊緣階段,而是開始深入到教育全鏈條當中,與各個教育環節進行著密切的分工合作。

不過,對於人工智慧技術來講,在教育行業究竟可以提升多大的效率、價值如何最大效能的發揮?如何判斷哪個技術才是最適合學生學習、老師教學的?在經濟利益之外,能否在道德和倫理層面上正確使用技術,都是未來有待解決和解決的關鍵。

四、5G+教育:教育形態顛覆性變革?

技術加持是教育發展重要的助推器,5G無疑是今年最熱的詞之一。當5G遇上教育,將對教育場景和模式發生顛覆性影響。有觀點認為:“5G絕不是單獨的技術突破,而會與多種相關技術結合進行創新。”

一個最顯性的體現在於與AR、VR的結合。VR技術現存的問題是裝置笨重、傳輸有延遲、體驗不佳。5G來臨後其低延時、高頻寬的特性可以將基於裝置的計算和傳輸能力雲化,縮小裝置體積;同時,還可以解決清晰度不佳和眩暈問題,優化觀感體驗。

未來可能出現的場景是,學生在任何場景都可以隨身穿戴增強現實的眼鏡,通過畫面出現的虛擬真實場景進行沉浸式、趣味性學習,讓線上課堂無限接近於線下教室。例如歷史可以暢覽古今中外,消防、地震等課程可以“親身”體驗。這意味著學生理解世界的方式會有根本性不同。

課程體驗真實感外,5G+VR所實現的全息投影的另一個利好在於可以實現萬物互聯,實時連線全球學生。

進一步來看,技術的提升更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5G可以加速教育技術在農村的普及,

未來,可能會有一個活生生的“真人”老師出現在講臺上,讓優質師資以更好的方式惠及農村教學,縮小城鄉差距。

5G+AI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掌握情況,實現個性化教學。由於傳輸通道不同,5G實現後教師的感知和處理能力都是實時的,配合AI技術對學生的面部、姿勢等進行識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實現實時記錄並做到及時反饋,達到更好的平衡。

5G周邊智慧裝置的交付可以改變農村教學方式。現在的可穿戴頭盔、眼鏡可能都是過渡產品和方案,未來會擁有更智慧或者更無感的裝置,改變教育的形態。

事實上,從最初的磁帶、光碟,到網際網路,再到現在高速的寬頻,以及將來進入5G時代,科技和教育實現結合的方式越來越多。

未來屬於校外培訓的機遇存在於廣大的下沉市場,未來的教育形態需要網際網路和科技作為輔助。傳統線下機構不斷擁抱網際網路,線上企業更是在下沉市場尋找著新的領地。

然而,“每個硬幣都有兩面”。

大機構藉助技術優勢進行降維攻擊,以前遠在天邊的競爭對手可以跨過時間、空間的限制,潛伏在四周搶佔生源。

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教培機構的校長來說,師資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運營管理經驗、難接觸新技術新模式,本就是心病,若再面臨線上、線下的大型機構的降維打擊,校長朋友們將如何應對?

現在,雙師課堂正在廣大的三四線城市普及,雙師課堂被認為是最能緩解教培機構優質師資短缺、真正做到‘學’和‘習’的完美結合的方式之一。一間教室,兩位老師,線上名師教學,線下主班老師提供課內外答疑、針對性輔導、查漏補缺、鞏固練習等課堂落實服務,各司其職。

雙師課堂還為校區快速擴科創造了條件,由線上優質師資的加入而帶來的一系列良性裂變,將使越來越多的中小機構逐步提高自身辦學和服務品質。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2020年首次徵兵時間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