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與成才,究竟孰先孰後、孰輕孰重?
不少家長憂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
起跑線:智商,情商,愛商?
問題在於:什麼起跑線?知識,還是心智?
年輕的家長們實在很“忙”:上班之餘,除了料理家務,主要精力就在幫助孩子的各種正常作業以及各種業餘補課、素質培訓,簡單點說,不是在補習班上,就是正在奔向補習斑的路上。
孩子比家長更“忙”:上課之餘,除了正常的作業之外,還要配合家長上各種五花八門的班,不僅連週末安排得滿滿當當,而且連晚上以及邊角餘料的零碎時間都不放過。
不堪重負的孩子
家長累,孩子更累。
家長身累,孩子身累兼心累。
如果將“起跑線”理解為知識,未免片面,而且危險。
你唯恐自己的孩子輸在知識的起跑線上,我卻擔心你的孩子倒在人生的起跑線前。
還記得那個北大三年級的孩子嗎?
考上北大,按世俗的標準,也算“成才”了吧。但是,成人了嗎?他的才能用在把母親幹掉,裹幾層布,如何遠端監控。
這能夠算得上“人才”?只能算“鬼才”。
成才,先成人。
人都成不了,成才有甚麼鳥用?
不成人,必成鬼,即使成了才,也是鬼才:人的才,鬼的用。
不斷被刷屏的弒母甚至自殺的事件,這一道理不斷地被重新整理、被證實。
照實說,這不能全怪孩子:父母殘酷的愛,讓孩子無法接受,甚至無法忍受,於是孩子將父母的“愛”轉化為了對父母無情的“恨”。
殘酷的愛,可能轉化為無情的恨
不知道是誰,發明了一句話:“提高一分,幹掉千人。”
提高一分,幹掉千人
不信,你到高三教室轉轉,這八個字赫然醒目。
問題是:提高一分,幹掉了千人。然後呢?
當孩子一味地沉醉在“成功”的喜悅之中,怡然自得。但只會享受“成功”地幹掉別人,這種單向度的心智模式,本身是不成熟的、經受不起考驗的。一旦遭致驟然而至的失敗或挫折,當幹掉不了別人,只剩下被別人乾的時候,就會六神無主,喪失面對的勇氣,化解的能力,玻璃心一觸即脆。走極端的,會乾脆把自己變成鬼:從高樓上一躍而下,將父母的一腔心血化為烏有。這類觀念取向,實在是害己、害人,無益於社會。
而且,“提高一分,幹掉千人”,教會人的,不是彼此間相互友愛,而是相互仇恨。
帶著這份仇恨的心進入學校會仇視比自己更好的同學,帶著這份仇恨的種子進入社會定會使自己不斷踩坑暴雷,把自己炸得體無完膚。
教,古體字是“孝”+“文”,即長者引導、培養幼者的孝心。
教:以文化之
孝,上為“老”,下為“子”,是晚輩抱著長輩的腳行大禮的形象。本義為晚輩愛長輩,擴充套件義為愛一切人:以愛自己長輩的心愛別人的長輩,前提是愛自己、愛世界。
教養,猶如給樹根澆水,是既教且養的結果,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愛商。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對這個世界都不留戀了,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成人,猶如一棵樹的樹根,樹正才能苗紅,樹深才能葉茂。
家長只知道把孩子的“腦袋”變“口袋”,不管孩子願意不願意、吃不吃得消,拼命地往裡塞,其結果,成績可能暫時上去了,但學習的興趣可能就全然沒有了,連帶著的很可能還有對家長的怨懟,心智模式容易發生扭曲,就為“成人”的“樹根”埋下了潛在的禍根。
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誠哉斯言!
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能夠管孩子一生的,是愛商。
愛商:愛世界,愛自己,愛別人
現在普遍出現的“玻璃心”現象,不能把板子全打在孩子的屁股上。
孩子的心智是否成熟,家長應該負全責。
別諉過,你生的,就得負責養好,從根上養好。
提升孩子的“愛商”,家長責無旁貸,也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