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8月小學班主任第一次家訪後,得知女兒跟班級內大部分孩子在學前準備上有些差距,我難免開始焦慮。
這個階段女兒正在學拼音,這也是我唯一給她報的準備課程了。
剛開始她自然不積極,我每次勉強配合錄完老師的打卡作業。畢竟從不熟悉到熟悉,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我也並沒有雞血她。
等班主任家訪後,焦慮於同班同學大部分都已熟練掌握拼音,很多都會大段拼讀了,我有必要幫助女兒加快拼音學習的進度,於是安排了每天抽出大段時間來引導和鞏固。
這算是我第一次正面跟孩子學業打壘了。
開始,我苦口婆心跟女兒講道理:班主任已經來家訪了,告訴我們這個要加快學習,因為其他同學都很熟練了。
女兒聽了,點頭同意跟我一起加快學習進度。
到學習時間,女兒也很配合,看起來勁頭十足。和我一起拼讀一整頁沒有問題,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開始不願意配合了。
我愈發焦慮起來,開始催促她,她有時候能配合讀上一句,但是碰到難點的多音節就躺屍不動,到後來,氣得我都開始撂狠話:“再不讀,媽媽也不管你了,到學校發現同學都會,就你不會,自己哭去吧!”
都說,輔導作業的老母親全憑一口仙氣活著,我有點感觸了。何況今年的老母親都是網課這種極高難度的挑戰,更是硬仗了。
剛好最近重看勞倫斯科恩的《遊戲力》,之前也學過一些遊戲力的課程,我一拍腦門,想著自己怎麼忘記了這麼好用的方法呢,趕緊實踐起來。
針對多音節的難點,我觀察到女兒總是在碰到ang\eng\ing\ong時開始退縮。
於是,我先集中給她做了講解,併發明瞭“三胞胎”的叫法,當女兒看到這些音節開始遲疑時,我就大叫“討厭的三胞胎又來了,來推我們了”。女兒緊張的表情在聽到這個的時候,就開始舒緩,有時候會嘗試讀一下。
每次讀拼音,我就比喻成“我們又要上山了,估計等會三胞胎肯定來搗亂的”,女兒心裡似乎也沒那麼害怕了,碰到頁碼多,女兒不想配合的時候,我也不催促她,自己先讀著,讀到三胞胎的音節我就故做誇張地叫:“哎呀,媽媽一個人上山,快來幫忙,我要被三胞胎推下山了,怎麼辦?”
這時候,女兒都會積極來拯救我,然後繼續開始讀練。當然,她依然還沒有完全掌握,需要我更多的引導,但是明顯感覺到她的配合和進步,而這些,來自遊戲帶給她的激發和驅動。
回想整個過程,講道理用過,催促用過,撂狠話用過,卻都沒有遊戲有效果。
到後來,我發現女兒路上或玩耍的時候,也會自言自語開始拼讀。
老母親欣喜地看到孩子對於學習有了一點點自驅力。要知道,拼音只是孩子學習路上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山包,後面的認字、數學、英文、綜合學科以及大量的作業,都將是他們需要翻越的一座座高山。
漫漫求學路,父母們當然不能包辦,怎麼樣能在最開始階段就幫助孩子找到激發內驅力的鑰匙?或者即使孩子已經小學初中,每個父母依然是期待找到這把鑰匙吧!
我發現,遊戲力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達成這個願望。因為遊戲力中暗含了影響一個人自我驅動力的三大因素:能力、自主和歸屬。
01
自我驅動力的三大因素
美國心理學家德西和瑞恩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認為,影響一個人的自我驅動力的三大因素分別是:歸屬、能力和自主。
SDT理論認為,每個人與生俱來都對這三個因素渴望和需求。當一個人能同時滿足這三個需求時,這個人的心理滿足感就很高,從內自發地表現就會更好,不怎麼需要外力的推動。
孩子更是如此。
能力需要:又稱勝任需要,主要指在個人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機會去鍛鍊和表現自己才能的。
自主需要:指個體能感知到做出的行為是出於自己的意願,是由自我來決定的,即個體的行為應該是自願的且能夠自我調控的。
科恩說:遊戲,是孩子的語言。透過正確的遊戲語言,我們會發現,孩子自我驅動力的三因素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滿足,從而激發和增大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02
遊戲中的親密感滿足孩子的歸屬需求
當我教女兒拼音時,某種程度上我代表的是“老師”的角色,這和媽媽的角色是割裂的。
母親和女兒之間的親密感就會受到影響,親子聯結就會減弱或階段性斷裂。這時候,女兒的感受就不會特別好,特別是我嚴厲的時候,她更不可能感覺到來自媽媽的愛。
當一個孩子感覺不好的時候,他能表現好嗎?很顯然,不能。
這個時候,父母能做的,應該是比平時更加加深親子間的聯結,以對沖輔導作業時的巨大消耗。不管是提前多往“親子銀行存錢”還是當下用孩子們的語言——遊戲——進行溝通,都是能夠滿足孩子的能量“水杯”不至於乾涸的好方法。
當我把讀拼音變成一個“上山打怪”的遊戲時,孩子不覺得這是個作業要完成,而變成一個遊戲要和媽媽一起玩,或者孩子依然知道媽媽的意圖,但是遊戲的部分可以激發她參與的勇氣,這樣不至於過於消耗親子關係。如果玩著玩著大家都很放得開並且產生新想法,還能增強彼此的親密感。
與父母的聯結,加強的是孩子的歸屬需求,他的耳邊不是充斥著催促、講道理和嫌棄。他知道自己是被父母愛著的孩子。這份歸屬感將滿足孩子內心的心理需求,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
父母的用心陪伴都可加深親密感,採用孩子喜歡的語言——遊戲——進行陪伴,更能讓親子關係的的加深事半功倍。關係理好了,氛圍造好了,還需要針對性提升孩子的應對能力。
03
遊戲中的力量感滿足孩子的能力需求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學習,是因為遇到了難題,自己暫時無力解決。
面臨這種情況,孩子就會變得沒有自信,開始有畏難情緒,甚至開始逃避。從心理需求上來說,孩子是不自信的,覺得不能勝任的,覺得沒有能力完成的。
女兒之所以不願意讀拼音,是因為總是碰到長音節。這些長音節課堂上老師已經教過,當我認真引導一遍時,她是可以讀出來的。
但是放到文章中去讀,女兒一眼只會看到特別多的字母,她馬上就會放棄,躲回到自己的“無力感的堡壘”中,不願意出來。這種無力感讓她信心漸失,加上我的嘮叨,更加不願意配合了。
當父母把孩子學習中的困難點用遊戲的方式表現出來,能夠幫助孩子看見這些難點的具象化形象,減輕困難帶給孩子的心理壓力。
我發明的“三胞胎”叫法,讓女兒沒有那麼懼怕長音節,畢竟也就只有4-5個“三胞胎”,時不時地就可以單拎出來複習一遍。到後期她也嘗試在拼讀中讀出來,慢慢地隨著能力增強,就願意繼續學習。
遊戲中有很多方法賦予孩子力量感,比如專門跟孩子玩一些“力量對抗”的遊戲。科恩在《遊戲力》的書中,還提到一個力量感實驗——“臭狗蛋兒”遊戲。
當孩子罵人或說髒話時,科恩運用遊戲的方式進行迴應“你怎麼知道我的小名,一般人我不告訴,其實我還有個很有好玩的小名,比如大鬍子小矮人。”孩子就很容易接招,開始大呼小叫“大鬍子小矮人”。這種遊戲利用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體會到了話語權的力量和闖禁區的力量,最終緩解了孩子的情緒,也增強了孩子的力量感。
孩子不僅要確認自己有力量感,隨著能力的提升,孩子還要確認自己能夠做到,自己完全能夠決定某些事情,也就是自主性。
04
遊戲中的掌控感滿足孩子的自主需求
其實孩子在2歲的時候,自主意識就開始萌芽了,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就發現孩子很難搞,不如小時候好帶,心理學上還有terrible two 的叫法。
面對生活和學業,孩子當然也是想挑戰獨當一面的掌控感,只是很多時候新知識需要學習,新學校需要適應,加上人天生的畏難情結,孩子很容易叛逆或退縮。
科恩在《遊戲力》中描述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既想依賴(“我做不到”)又想獨立(“我要自己做”)的矛盾感受。
女兒在學拼音過程中完全體現了這種複雜的感受,最開始特別依賴我,但內心也有點躍躍欲試,於是我會創造更多的場合讓她發揮。中間我們“一起上山打怪”,我讀一個,她讀一個,到後面比較熟練的時候,我發明瞭如果她能把3本繪本拼音都讀完,我就可以從肚子裡變出3本新繪本的遊戲。
看著女兒讀完了一本,我假裝自己並不一定能變出來,使勁揉肚子來醞釀。女兒看我的“慫樣”,立馬來了鬥志,誓要把3本都讀完。
我則內心竊喜,繼續裝模作樣怎麼變新繪本呢?3本繪本拼音對她來說是座超級大山,她竟然在遊戲的激發下全部完成,最終我也變出了3本新繪本,她則收穫得了滿滿的成就感和掌控感。
透過自己獨立完成這樣的拼音閱讀,自主需求得到了滿足,她對自己也更加有了信心。
很多父母碰到這種情況就是“猛烈推娃”,總覺得狠下心推一把也就過去了。推的過程其實是父母主導的過程,孩子並不能感受到自己的自主性,所以,就算孩子看似過去了這道坎,依然可能倒退或在未來碰到同樣的問題。
正確的遊戲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對生活和學業的掌控感,從而可能激發出更大的內驅力。
歸屬、能力、自主是孩子自我內驅力不可或缺的三部分。這些抽象的內容父母都可以透過學習遊戲力,讓孩子自然地發笑,從而發展出親密感、力量感和掌控感。
遊戲力怎麼學?科恩建議父母放下身段,加入孩子的世界,把大人的頻道調成孩子的頻道,遊戲力可能就無師自通了。剩下的就是不斷根據自家孩子特性進行練習和創新了。
遊戲,能讓孩子的親密感、力量感和掌控感變好,而只要孩子這些感覺好了,從內心就會自發地做好事情。
遊戲力,每個父母,值得嘗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