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帶著焦慮、困惑、無奈的心情。

千篇一律的,家長們將問題歸咎到了孩子的身上。

看見孩子不學習,就說他不努力、沒出息、不上進。

見不得孩子玩遊戲,一玩起來就沒完沒了,黑白顛倒。

或者孩子也會按部就班的完成作業,可是離不開家長的監督。

事實上,當孩子在學習方面出現了問題,大部分是因為孩子的學習動力出了問題。

每個人都是天生帶著學習的小馬達的,像小時候不停的摸摸這,摸摸那,對於好奇的事物都想拿來咬一咬,或者抓一抓,這都是孩子在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

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對於學習變得沒有興趣了,甚至一提學習就害怕,就痛苦的不行呢?

這是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不恰當的對待方式,將孩子對於學習的動力一點一點的消耗掉了。

我的孩子是在高中的時候出現了厭學的問題。

原本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一直很好的,而且出於競爭的焦慮,我還為孩子報了一些興趣班,想著以後如果學習不行,至少還能多一條出路。

可是到了高中,繁重的課業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孩子多次提出想要停兩門興趣班,可是想著因為這兩門課,我們家付出了不少時間和金錢,而且其中一門鋼琴課不久後還要考級,想著咬咬牙,撐過去就好了,所以不止一次的勸說孩子,高中都是這樣過來的,雖然累了點,但是撐過去就好了,媽媽都是為你好。

那個時候,其實問題已經萌芽了,只是作為媽媽的我,後知後覺,當問題逐漸發酵,我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孩子變得越來越不願意跟我說話,對於學習也不像以前那樣上心。

我以為孩子只是太累了,壓力太大了,雖然心疼孩子,但是一心總想著讓孩子出人頭地,我自私的將孩子的這些問題壓在腦後,只想著孩子能夠學有所成,與此同時,我還加大了對孩子的監督力度。

想想那時候的自己,或許本質上真的是打著媽媽的名義,卻行著傷害孩子的事實。

孩子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差。

到了高二,老師不止一次的找我談過話,說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態有問題,讓我多注意,還說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就算走特長,可能也只是一個很普通的院校。

我承認我開始慌了,可是我不知道問題是出在我這,我認為是孩子的懈怠造成了如今的現狀。

我想是不是我對孩子的管教更嚴格一點,孩子就會慢慢變好?所以我加強對孩子的管教,並且不經意的,嘮叨和指責成了家常便飯。

可是我這樣的做法,換來的卻是孩子徹底不上學的結果。

因為孩子那天沒有背完我要求的單詞的數量,我數落了他幾句,或許是積壓的時間太久,孩子那一刻的情緒徹底爆發了。

孩子將課本一股腦的摔到了地上,說他不喜歡學習,一點也不想學習了,然後就把我推出了房間,無論我怎樣喊他都沒有任何迴應。

帶著不安我度過了那一夜,我早早起來做好了早餐,卻沒有等到兒子起床,他說他不想去上學了,然後就什麼都沒說。

那一刻我感覺我的天塌下來了。

我嘗試找同學老師來勸他,雖然他們會聊的很好,但是當提到學習上學的事情,孩子就會閉口不談。

我開始反思,因為我也知道一味地控制、嘮叨、監督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可是我一看見孩子玩兒手機,寫作業磨蹭、考試成績不理想,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焦慮,忍不住嘮叨和指責。

為什麼自己就不能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呢?

這是因為我自己的內心有一些傷痛、有一些不安全感。

當孩子的一些行為出現時,會觸動我內在的傷痛和不安,讓我產生焦慮。

在我小時候,我的家庭條件並不好,而我是那批靠學習改變命運的人。

所以當我有了孩子後,我便時刻跟孩子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我害怕孩子會經歷我曾經那樣貧困的生活,也害怕孩子將來沒有好的出路,無法延續我們目前的生活水平。

所以我對孩子的學習,賦予了太多其他的意義,孩子的興趣班也是一樣。

曾奇峰老師曾總結過家庭的十種界限不清,其中一條就是過度象徵化。

比如我們會讓孩子學習鋼琴,學習英語,因為我們認為鋼琴是高雅的,英語是外語的基礎等。

孩子學習這些,所帶來的每一點進步,其實都是在證明我們的優秀。

所以當孩子提出想要先停課的時候,我才會感到焦慮和不安,我所想到的不是孩子會因此怎樣,而是別人知道了會怎麼說我?我的那些付出會不會白費?

帶著這些焦慮,我模糊了作為一位媽媽,最初始的意義。

我由最開始的愛這個孩子,希望他身心健康的成長,逐漸變成了愛他帶來的這些附加的條件。

而在孩子的視角來看,他所承受的,是來自學校、老師、媽媽等多個方位的夾擊,他感受到的是,是我帶有條件的愛。

他感受到了我對學習的焦慮,並將我的那份焦慮內化到了自己關於學習的態度。

提起學習,他首先想到的是我的負面情緒,而他為了緩解我的焦慮,只能去拼命的學習,拼命的優秀,可是一個孩子,如何能夠承受這些呢?

作為一位母親,我沒能在情緒上去幫助他疏導他的情緒,反而是孩子,因為愛他的父母,所以才願意去分擔來自媽媽的焦慮。

當孩子說累,想休息的時候,其實已經是他在向我發射求救的訊號,他只想有個人能夠拉他一把,讓他喘口氣。

可是我不懂這些,忽略了他的心理需求,所以才造成了如今的結果。

那該怎麼調整自己呢?

首先是接納自己,而不是強行控制自己。

我目前的狀態就是一個焦慮的媽媽,我還不夠穩定,我不強求自己現在必須做到情緒穩定。

強行控制自己,只能是暫時壓抑住自己的情緒,情緒並沒有消失,當壓抑不住時,還是會爆發。

但是我們可以去轉換髮洩的方式。

以前,當我感到焦慮時,我會去嘮叨孩子,因為這是我對焦慮的反應行為,當行為發生時,我的焦慮就會減輕,那麼下一次,當我感到想發洩情緒時,我可以去跑跑步,出去逛逛街,這都是可以的。

第二是讓一路狂奔的焦慮變成帶著覺知的焦慮。

當我又想開始嘮叨指責時,覺察一下,我又焦慮了,這是我自己的焦慮,不是孩子的問題。

覺察到以後,可以跟孩子說:對不起,媽媽又有點兒焦慮了,這是我的問題,和你沒有關係。給我一些時間調整。當我對一件事感到不安時,可以首先有一個覺察,這到底是孩子的事還是我的事?

這就像一道情緒的減速帶,能夠有效減輕焦慮帶來的超速後果。

第三是使用恰當的方法處理自己內在的傷痛和不安全感,從根本上逐步減少自己的焦慮。比如透過不斷學習、持續覺察。

這些是默薇老師結合了大部分家長的現狀,為我們總結的一些方法。

事實上,在我嘗試這樣的改變後,我認識到了很多事情。

比如,學習動力真的很重要。

當孩子出現問題後,我的工作和生活其實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因為分心想著孩子的事情,導致有很多事情我無法專心的去做。即便有很多事情,明知道不去做會有很多麻煩,可是我仍然沒有心思去做。

因為孩子的事情已經消耗掉了我大部分的精力。

同理能夠想到,當孩子一想到學習時,想到是無盡的任務還有做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輔導班時,身體已經極度消耗的情況下,還要幫忙安撫我的焦慮情緒,這又該是多大的內耗。

帶著這些負重前行,孩子的學習動力,自然會慢慢的消耗掉。

要想改變現狀,我能做的只有先給孩子做減法,讓他的情緒放鬆下來,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處理好自己的焦慮。

就像默薇老師說的,孩子正處在一個需要幫助的階段,如果自己本身都沒有能量,遇到問題,你比孩子還要慌,那你怎麼幫助孩子呢?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後,孩子的狀態已經好了很多。

雖然孩子現在仍然還沒有復學,但是當我放下對學習這些的焦慮和執著,迴歸到了最基本的親子關係後,我們之間的話題反而變得多了起來。

不可否認,偶爾,我仍然會為孩子不去上學感到焦慮和擔憂。

但是看到孩子目前的變化,我是相信孩子終究能夠走出來的,只是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家長,堅定的陪伴和支援。

而孩子的學習動力,就是在和我們家長的良性互動關係中,逐漸恢復起來的。

當他在我們的關係中,感受到了信任、支援、尊重和接納時,他心裡的底氣會支撐他去面對後面的困難和挫折。

相反,如果連他最親近的人都沒有能力去幫助他,反而還一直拖他的後腿,給他施加壓力的同時還關閉了他發洩的渠道,那孩子只會轉向攻擊自身,造成一系列叛逆、厭學、沉迷遊戲的難題。

或許會有家長質疑,但是我只想說,經歷過的家長自然會了解其中的不易,也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在孩子長達幾十年的生命中作出恰當的權衡。

不是每一位孩子都會厭學,也不是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理解,但是作為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

只希望家長們,面臨孩子的問題時,不要糾結於表面的問題,因為那只是水面上浮現的百分之一,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需要我們一點點的去探索、覺察、療愈。

這才是解決孩子問題,最根本的道路。

關於青春期的叛逆、厭學、沉迷遊戲、拒絕溝通等問題,默薇老師在《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中都有講到。

透過心理學的角度剖析青少年行為偏差背後的根本原因,幫助家長真正的看見孩子,理解孩子,從根解決孩子的叛逆難題。

10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因材施教第四課:“黏液質”型別的孩子,該怎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