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家裡會“不輔導孩子,母慈子孝;一輔導孩子,雞飛狗跳(血壓升高)”?因為陪孩子寫作業,是一門學問,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無師自通的。來吧家長,為了對孩子負責,為了做個合格的家長,為了不把自己氣壞了而無功,請學習:如何有效陪孩子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要分學年段,小學,初中,高中不可同日而語。
一,孩子小學階段,這是家長對輔導孩子寫作業最信心爆棚,也是最崩潰的時候。家長先不忙著炫耀自己的“有能力輔導”,也別絕望“我算看透了孩子不是學習的料!”一切言之過早,一切還是開始,一切都來得及。小學所學的知識基礎有限,不必為孩子暫時領先而沾沾自喜,更不必因孩子暫時的“寫作業費勁”而傷痛欲絕:這孩子這輩子算廢了!小學的表象還不能決定一生;但是,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能否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卻真是“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
切記,事關整個學生時代乃至一生成敗的,不是一年級的“雙百”,是有目的地培養孩子的良好的自律習慣和爭先不甘落後的心態!
日常裡,接孩子放學的途中,和家庭的晚餐桌上,可以以聊天的形式,簡單孩子讓複述當天某些課的主要內容。孩子能複述出來的,即說明課堂聽講的效果不錯,又起到了讓孩子複習鞏固課堂內容的作用;反之,如果孩子複述不出來,或複述的不完整不明白,即說明當天課堂聽講效果不好。家長應該教育孩子,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醒鼓勵孩子:上課要好好聽老師講解的內容,明天還要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與老師溝通交流,拿出措施,保證孩子的課堂聽講效果,否則形成上課溜號不聽講的習慣,時間越長,孩子年齡越大,越難改正;學年越高,學的知識越多,學習成績被拉得遠。
培養孩子專注的聽講和寫作業的學習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不可操之過急,又要持之以恆。
在家裡,要為孩子營造能夠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環境氛圍。 要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玩具手機,甚至家裡的二胎弟妹,都要離開孩子視線,不給孩子散注意力的機會。還需要家長做出犧牲,犧牲自己的享受和娛樂。試想一下,孩子在房間寫作業,家長在客廳看電視,即使隔音,孩子也會分心吧?即使不看電視,家長做坐一旁擺弄手機,和家長坐一旁看書寫字,對孩子的注意力影響也是大相徑庭的。 別說,你看別人家孩子咋能如何如何,別人家孩子與己無關,此刻為孩子付出一些,培養出好習慣,正是為了將來漫長的學習階段,不和孩子操心著急上火。
其次,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要求或鼓勵孩子堅持看書寫字一段時間,15分鐘,20分鐘,這期間不許說話不許停下不許小動作,一氣呵成,然後根據表現給予適當的獎懲,獎勵會鼓勵信心,鞏固坐的住看的進的狀態。 訓練一段時間後,延長上述集中注意力的時間,30分鐘,45分鐘。一點點養成集中精力的習慣後,家長就可以慢慢放鬆了。 這一過程是煎熬的,家長要有恆心;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獎懲方式要有效果,不能流於形式。要堅持,要嘗試,要根據效果想方設法調整管教方式手段。
每天做完作業以後,家長可以額外準備一本練習冊,讓孩子多少再做一些練習,不在於做了多少,在於給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作業以外,還應該完成一定的練習。這樣的學習習慣養成,在未來的學習日子裡,每天比其他人多做一些,量變帶來質變,就是領先於他人的基本條件。
所有的作業寫完以後,在家長的監督下,孩子自己對比作業記錄本檢查,是否作業全部完成,明天學校的要求是否完成了準備,如需要帶的錢和物,如需要穿的哪個校服;按照課程表準備,明天要求帶的學習用品,是否準備完畢。這一過程也是幫助孩子,養成整理和歸納的習慣,從而養成自立的好習慣。
種植好行為,收穫好習慣。種植好習慣,收穫好性格。種植好性格,收穫好人生。為了一生的幸福,家長孩子一起加油吧!
二,孩子初中階段。還要考慮到孩子日漸覺醒的自主意識,獨立意識,如果家長不考慮這些因素,一味用強,那麼接下了的就是反抗意識,逆反心理。到了初中階段,說實話,很多家長對初中孩子的作業已經沒有能力輔導了,這也是正常現象。畢竟,現在孩子學的知識和考核要求和以往比也“升級”了。
何況“術業有專攻”,有些解題的要求,當家長的輔導的也不一定完全合乎要求。我家孩子初中時,作為文科老師的我,被孩子的物理老師(我的同志)警告過:“不要給孩子瞎講,我好不容易在課堂上講明白了,你們又給攪和糊塗了!”怕我不服,又舉例證明:“(兒子同桌)婷婷爸爸咋樣(資深化學老師),他給婷婷講物理,都講錯了!”
到了高中,估計更沒有幾個家長有自信有能力輔導孩子了。
但是家長一樣可以陪好孩子“寫作業”:如每天按照老師在群裡發的各項作業,檢查孩子作業“量”的情況,是否全部完成,以督促並保證孩子按時按量完成作業。
第二天,檢查孩子前一天作業老師的批改情況,瞭解孩子作業完成的“質”的情況。並過問孩子老師批改的錯題的糾錯情況:
1老師講解了嗎?
2孩子聽懂嗎?同樣可以讓孩子複述一下,做過的錯題,正確的答案和大概的解題過程。從語言的流暢程度也能判斷大概。如果孩子懂了,同時孩子也複習了一遍;如果孩子仍然不會不懂,督促孩子第二天一定問同學問老師,弄懂。並於第二天放學後再次過問,錯題的解決情況。以達到學習上不欠賬,課課清的目的。
3把孩子的作業和試卷的錯題整理到一起,做個錯題本,錯題重做(當然必須保證是做對的,可以參考其他同學的或練習冊的答案)。每週拿出一定的時間,重看錯題,糾錯並鞏固正確答案。
4及時關注老師在班級群裡發的課程學習訊息要求和學生的動態,提出表揚的或批評的,對照自己孩子的表現,肯定鼓勵孩子或嚴加管教。
……
其實,“方法總比問題多”,只要讓孩子感覺到家長的管理和督促,對孩子就是一種鞭策和動力。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兼顧孩子日益覺醒的“獨立意識”“反抗意識”。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半懂半不懂”的懵懂階段,這個階段的家教,如果家長沒有十足的威信,不建議用強硬的手段,家長還是以“懷柔”為主;這個階段,對大多數初中的孩子,老師的話還有震懾力,糾正孩子在家寫作業的不盡人意的表現,可以私下聯絡老師,藉助老師的教育威力——惡人還是讓老師做吧!
三,孩子高中階段。如果,孩子小學初中基礎打得好,那麼高中需要考慮的,就是需不需要“陪讀”。高中的孩子的家長,檢驗孩子是否認真完成作業,可以從完成作業的時間上去衡量。和學習成績在同一水平線上的其他同學的家長交流,對比一下,自己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就可以推斷出來,孩子是認真完成還是敷衍了事。
那麼,高中生寫作業,家長需不需要陪讀?見仁見智吧!
以我自己家的孩子為例,其實老師家的孩子——我的兒子,在學習上的自覺性和自律性,是根本不用家長陪著寫作業的。但是,我怎麼能忍心讓孩子在深夜裡,在燈光下自己孤單的一個人?陪著啊!我在一旁看書陪著。
當兒子吃水果,洗漱的時候,我把《讀者》《意林》上的美文和幽默的故事讀給他,讓他輕鬆一刻;把哲理故事讀給他,希望他有所感悟……
當兒子苦思冥想解決了一道難題,兒子也會興奮地給我大講特講他的得意之筆;其實,從兒子初三以後,文科出身的我,已經聽不懂他的數理化了,但我依然認真的聽兒子講解,就為了看到兒子那得意自信的滔滔不絕;當我與兒子配合完成英語背課文的作業,他嘰裡呱啦地背誦,我照著書檢驗並簽字;其實學俄語出身的我,幾乎辨別不出對錯,但是硬是按著字母的發音,檢驗課文裡所背誦的大概單詞,我也能完成,檢查孩子背誦英語課文的任務。
當兒子離家去讀大學以後,剩下我和他爸爸兩人的“空巢中年”,我忽然領悟到,那麼多年,不是我們在陪孩子長大,而是孩子在陪伴著我們變老。
珍惜與孩子相陪伴的時光吧!一轉眼,孩子就長大,一轉眼,牽著孩子的小手就只能是一種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