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週末,果果就覺得自己忙得分身乏術。為了幫助果果衝刺重點初中,媽媽從五年級開始就給果果制訂了周密的學習計劃。大多數同學都盼著週末的到來,因為可以放鬆休息,但是果果卻覺得週末更讓他心力交瘁,甚至還不如在學校裡上課輕鬆呢。原來,果果週末兩天沒有片刻休息的時間,要接連跑好幾個地方上課,這使得他連完成學校的作業都很難,更別說抽出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果果特別喜歡看書和寫作,他的作文還在市級比賽上獲過獎項呢。一天晚上,果果寫完作業後看了一會兒課外書,突然有了靈感,便開啟電腦想寫一篇文章。媽媽回家後,以為果果是在玩電腦,氣得火冒三丈,當即拔掉了電腦的電源線,因為文件還沒來得及儲存,果果又委屈又生氣,母子二人為此大吵一架,果果宣稱自己再也不去上課外班了。聽到果果的話,媽媽也萬分委屈:"你知道課外班的學費多少錢嗎?我把辛苦掙來的錢都給你花了,你還埋怨我?”就這樣母子二人誰也不理誰,陷入了冷戰中。
幾天之後爸爸出差回來了,得知事情的原委後,便勸媽媽道:“要是讓你接連上幾個月的班不休息你會怎麼樣?”媽媽當即表示:“我會把老闆炒魷魚的。”聽了媽媽的回答,爸爸富有深意地笑了:“那你覺得果果連續一個月沒休息,他會怎麼樣?他還是個孩子啊。”爸爸的這句話讓媽媽啞口無言。爸爸繼續勸說:“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夠保持穩定,我們就可以讓他有更多時間做他喜歡的事情。他愛寫作你就讓他寫,這樣還能提高他的語文成績,何樂而不為呢?”
媽媽陷入沉思,良久才點點頭,說:"好吧,但是我必須給他規定好時間,不能由著他折騰。"就這樣在爸爸的啟發下,媽媽規定果果每個週末有半天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玩也好,寫文章也好,她都不干涉。如此一來,果果與媽媽的關係也緩和了。
父母恨不得孩子除了吃飯、睡覺以外,把剩下的時間和心思都用在學習上,生怕浪費了一分鐘自己的孩子就會被別人比下去。實際上,這對於孩子而言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孩子哪怕再優秀,也不可能如同機器人一樣完全執行父母的指令。隨著年歲漸長,他們越來越有主見,越來越不願意接受父母的安排。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能一味地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父母累,其實孩子更累。學習固然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父母也要多多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從而體諒和理解孩子。哪怕是成人,在生活和工作的重重壓力下也經常會放下手裡的麻煩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而讓自己的心情輕鬆愉悅。
對於孩子而言,學習並不比工作輕鬆,而且學習的過程是不斷接受新知識、面臨新挑戰的過程,所以孩子必然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應該一味地給孩子施加壓力,尤其是在孩子已經很乖巧懂事的情況下,更要給予孩子信任、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得到片刻的放鬆。
很多父母常常覺得孩子因為忙於興趣,導致用於學習的時間變少,甚至影響學習。其實不然,凡事皆有度,只要不過度,業餘愛好非但不會影響孩子學習,還會使孩子在充分休息之後提升學習效率。所以明智的父母不會杞人憂天,他們知道時間成本與學習成果並不成正比,只要幫助孩子制訂合理的學習和休息計劃,讓孩子在該學習的時間段內做到全神貫注,這比時時刻刻趴在桌上學習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