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杜老師
今天去聊一下“陪娃寫作業”這個話題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是一個真實寫照。
陪娃寫作業已經成為阻礙家庭幸福的一個坎,
大多數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本來半個小時就寫完作業非得弄成兩個半小時,
雙休日、暑假,作業最後一天才會去動手去寫。
孩子們面對作業是苦不堪言,面對家長的批評更是壓力山大。
父母們面對孩子作業氣得七竅生煙,甚至是說氣出了腦出血,心臟要弄個支架。
作業完全成了壓倒父母、孩子身上的親子大戰的導火索。
網上有一些人寫了很多有意思的段子:
我問他“長方形面積怎麼求”,他說“忘了”!好吧,我強忍住我沒笑他。
在紙上畫了一個長方形,問他長方形的長是a,寬是b,面積等於什麼,他告訴我說,等於c.
每次到寫作業時間,我都覺著我在人間的歷劫就快完成了,很快就可以飛昇到天堂
一下上廁所,一下喝水,一下撓頭,一下抓腳,一下這兒,一下那兒,各種一下,
最後還是忍不了了,血壓嗖嗖地往上升。
那寫作業這件事,中間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些關係,到底和老師有沒有關係呢?
其實是和老師有很大關係的,因為作業的佈置的人是老師,然後批改的人是老師,講解的人也是老師,
所以當真的遇到作業問題的時候,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還是遇到真的覺得非常難去處理的作業,
那你去和老師反饋,極有可能是你這部分知識點學得很差。
如果父母覺得孩子有很大的拖延症,然後或者說某一部分有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可以向老師求助。
其實把作業環節看成是三個人的關係:學生,老師和家長,這樣才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好多父母是陪著孩子去寫作業的,陪著寫作業有很多壞處。
第一個是容易讓孩子注意力分散,因為你在陪的過程中,你就會叨叨叨叨叨,去打斷孩子的思路。
比如你看孩子久久沒有動筆,又就想去提示他一下,
結果就導致這個孩子的思路會越來越窄、越來越淺,他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第二個是不利於孩子獨立習慣的養成,他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
因為有問題的時候,父母都在後邊站著,都會從父母那兒得到答案或者提示。
雖然有些父母會說你自己再去想一想,其實與其這樣說,還不如走開,
讓他自己真正去想一下。
第三個,會對父母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就是如果你不陪他,他就覺得沒法做這件事,
然後對孩子會產生一個錯覺,而且會產生一個依賴——這個學習是我父母的事,
我是在陪父母去學習,
然後甚至說會產生一些任性。
第四個,陪寫作業會導致孩子心理壓力變大。
因為他自己去寫的話,他寫得出來、寫不出來,這個心態都是比較平和、平靜的。
你在旁邊看著,那就會加大他的壓力。
這樣下去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況造成很大的影響。
第五個是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因為你在陪伴的過程中,會進行一些言語攻擊,
“怎麼這麼笨?老師不是講過嗎?這麼簡單的題目還不會! … … ”
這些言語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失去自信。
那如何才能夠引導孩子去正確寫作業,高效寫作業呢?
第一個是要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孩子寫作業的書桌上除了作業文具之外,
不應該有別的東西,不應該有水果,甚至不應該有水,不應該有電子產品,不應該有別的書,
哪怕是了一些小說,一些文學的書也不應該有,
就僅有今天需要完成的作業。
這樣一個乾脆、乾淨的環境是非常有助於孩子高效去完成作業的。
第二,當好一個陪伴者,絕對不去經常插手孩子的作業,
也就是說,既不能夠當老師的角色又不能夠當甩手掌櫃完全不管不問,也不對。
你可以孩子寫完作業之後,你可以問問他“今天的作業情況怎麼樣?感覺有沒有什麼難的地方?”
不要在寫的過程中去問他。
你要給予幫助的時候,也不是給予知識上的幫助,而是給予一些心理上的安撫。
孩子寫作業過程中是需要去監督的,需要去督導、督促的,尤其是小孩。
第三條是要降低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性,不做包辦式的陪寫作業的一個家長。
儘量地提升孩子對作業的興趣和信心,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作業。
第四條要合理期待,然後轉變心態,
不要對自己的孩子有過高的期望,你的期望過高會對他產生額外的壓力。
因為他的水平還沒有達到,與你的期望之間還有很大的一個鴻溝,
適當地放低期望,然後逐步去提升期望,這樣子去做是對的。
不要說孩子是中游水平,你直接給弄一個清華、北大的目標,或者直接給弄一個前三的目標,
這樣是不對的,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另外一個叫善用獎勵和懲罰措施。
就是可以放一個小鬧鐘,然後規定寫作業的時間,孩子寫完之後可以有個小獎勵。
如果完不成可以做個小懲罰。
另外一個就是合理分配時間,注意勞逸結合,
別當天作業寫到12點還沒寫完影響第二天的上課效果。
然後再說一下寫作業什麼時候需要陪,什麼時候不需要陪,其實他和年齡有關,
1到3年級建議家長還是陪一下,因為孩子識字量以及知識量太少,她完全不具備自我完成作業的能力,
所以前面陪的會非常多,甚至說一半是家長提醒的作用。
但是到了三年級之後,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之後,
其實他可以慢慢地家長放手,到三年級之後就不要再去全程陪同了,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
然後關於檢查作業也是,就是前面一二年級,最多三年級可以去幫孩子檢查作業,
然後去及時地把錯誤找出來,然後去改錯。
到後面就不要去這樣做了,因為檢查作業有利有弊,
好處就是說孩子能夠當場去改正錯誤,壞處就是掩蓋了孩子的錯誤。
老師不知道孩子的一個具體水平,
那這樣的話,不利於老師去第二天講什麼作業。
為什麼說前面三年是需要去陪伴、去檢查作業呢?
因為知識量很淺,老師講也是這樣去講,父母講也是這樣講,
及時性是一個更重要的考量標準,所以父母去檢查作業,然後及時去幫助孩子糾正錯誤,這是有利的,
但是到了三年級之後,知識量逐漸增大,難度逐漸增大,
父母的講法和老師的講法可能會出現衝突。
那這時候一個是孩子不知道去聽誰的,
第二個是老師沒有辦法去及時獲知孩子的一個水平和學習的一個狀況,
因為所有的錯誤都被提前糾正了,掩蓋了孩子的水平,
這就是關於寫作業,關於家長如何去陪寫作業的一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