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才是影響孩子成績的最主要因素。
真相好心酸。
根據科爾曼報告,影響孩子成績的四大主要因素,按照重要程度依次為:家庭背景、學校學習氛圍、老師的素質、裝置課程。
透過這個結論來看青島的教育現狀,可以說是實打實的符合。
能上優質公立和私立學校的大多數孩子,基本有著較好的家庭背景,包括經濟能力、社會地位、父母智力、家庭教育等;
成績好的孩子更多出自好的學校,而這些好學校有著更好的學習氛圍、更高素質的老師、更先進的裝置和更科學的課程。
這些優勢集中在一起,孩子成績出類拔萃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青島頭部的私立初中和公立初中考入二中、58中、1中、9中的孩子那麼多、比例那麼大。
--------------------------------
說了上面這一些,什麼警示呢?
還得爭取優質學校的機會啊!
你的孩子成績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你沒給他一個更好的家庭背景,你沒給他一個更好的機會融入到更好的學校。
心酸嗎?
恐怕心酸不止一點點。
焦慮吧?
而這種焦慮還將持續,而且越來越厲害,用時髦的詞叫:
教育內卷。
教育資源就這麼些、優質學校就那麼幾所,擠破頭想讓孩子有更好前途的父母大有人在,大家都在拼了命地爭取,而有些人卻佛繫心態,把30年前的老經驗拿來做老生常談:
以為學習成績好不好還得看孩子,以為小學就是玩的到了初中就趕上來了,以為不需要報輔導班孩子長大了自然會了。
醒醒吧,朋友們!很多30年前的老經驗,在這個晶片6個月更新一代、不學習就是退步的快速發展的社會,已經過時了。
學習面前,每個孩子都是電影院的觀眾,前排的觀眾紛紛站起來了,後排的觀眾坐著就只能什麼也看不到。
教育的劇場效應,讓每個人孩子必須成為競爭者,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到前面的精彩。
可悲嗎?
可悲,真的可悲!無辜的孩子,辛苦的父母,內卷的中國社會!
有辦法改變嗎?
暫時沒有。
你我若凡人,何以解憂?
父母才是源頭。努力吧,為了孩子。
因此,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更深厚的人脈資源、更高的經濟收入、更好的家庭教育,透過這些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東西,擁有更豐滿的人生。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