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藝術館正在舉辦的藝術展
在我們這個時代,綜合素質教育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認同,每個學校定期都有參觀博物館的活動,節假日、週末帶孩子去博物館,也成為各位家長讓孩子學習之餘放鬆的最好活動選項。
昨天,我參觀了清華大學正在舉辦的《輿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首博和國博的參觀“盛況”,擁擠不堪的人群和喧囂不絕的實景已然將博物館這個高雅、安靜、充滿神祕和莊嚴的場所變成了“菜市場”?孩子無錯,家長的初心也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得當,好的行為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作為一個經常逛博物館的愛好者、參與者,我們發現帶孩子通過參觀博物館,實際操作親身體驗活動,家長或者博物館工作人員親身實地講解等方法如果使用得當,對孩子的美育教育,審美眼光去探訪藝術性有很大的幫助。
漢唐藝術展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在長大之後仍然是個藝術家。 ——畢加索
對於承載著人類文明歷史和精粹的藝術歷史類大型博物館,往往家長最頭疼如何讓孩子喜歡。
在這裡我可以給家長們一些建議:
(1)學會遵守公共秩序,養成禮貌和節制,管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都是天性開朗快樂的,到了一個公眾的場所和琳琅滿目的展櫃前,會興奮的控制不住自己,家長就要教育孩子,應該遵守博物館裡面的各項規定,不能動手,要注意不能喧譁,學會靜靜的欣賞。這是他進入博物館的第一課,也是他將來走人社會不變的道理,學會尊重別人,也要學會尊重自己。父母和老師更應該身體力行,做好表率,不要在博物館內大聲喧譁,影響他人,更不能打鬧和嬉戲,畢竟博物館裡面的人和物都不能碰。
(2)帶孩子看博物館不能只做孩子的搬運工——從家把孩子運到博物館。
需要結合主題活動,或者根據孩子的課本教育有選擇的去博物館,例如北京地區有國博、首博、故宮等歷史性博物館,還有許多專題性博物館,如:地質博物館、天文博物館、航天博物館、汽車博物館等,還有一些可以互動的博物館和活動場所,如科技館、世博園等。需要有選擇的去各類場館,不要為了去玩去博物館,而去爭取寓教於樂,把美學教育和傳統歷史文化教育,審美意識和智力開發融合一起的開發,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一次看幾件重點目標(首先您得知道目標是啥)
因為在浩如煙海的博物館館藏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次全部看完並留下印象。更不要說孩子。所以帶孩子進一座博物館,大人心裡要有目標,10歲以下孩子適合看什麼?10歲以上孩子對什麼感興趣?絕對不能貪多,多了就只能留下疲憊的記憶了。那麼其他那麼多展品呢?那可以作為瀏覽項,孩子喜歡好奇的多看看,新奇特殊的多看看,抓不住孩子眼球的就一帶而過。
(4)圈定目標作品後,家長最好給孩子提前做鋪墊,圍繞目標的小故事,小趣聞等等,先講給孩子。
切記:要伴隨孩子的欣賞能力的增長而深入,開始階段要避免大量人名,地名,年代,等知識性內容出現,即使很難避免,建議可用替代通用稱謂,比如:他老師/他朋友/那個時代/國王/公主......等等,而不要出現除作品作家之外的名字或年代數字。因為10歲以下孩子很難分辨一堆人名,地名,年代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初入藝術品欣賞的孩子,重心不應在知識,而應在藝術品傳達出的故事和感情,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這是一件藝術品的靈魂,這也是我們希望孩子能感受到的重點。
何尊
比如,給初次接觸鑑賞的孩子講中國來歷的《何尊》,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這是從垃圾堆找回的國寶,也是“中國”兩個字最早的來源。(具體內容可以參考我昨天的文字)這時孩子就會走去看看金文中“中國”的寫法,發現以後,可能會對文字感興趣,就可以告訴他最早的文字目前發現的是“甲骨文”,還可以去看看甲骨文中其他的文字是什麼樣的?寫在什麼動物的骨頭上面?為什麼呢?這時家長或老師再去引深,很多歷史故事就可以延伸了等等。
(5)如果家長專業知識有限,那麼一定要請此博物館的專業講解給孩子介紹。
我通常會自己給孩子講後,再請專業講解給講,從中會發現視角的不同。
在這點上中國的博物館講解人員還是重在知識介紹上,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孩子走進博物館,很多專業的知識講解也會吸引一些孩子們的關注。
(6)隨著首批參觀的目標,以首批目標中的展品為引導,進入他們關聯的年代和輝煌時期。
新的一批目標出現了,但他們最好跟前一批有關聯性。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在她們的小腦袋裡開始搭建自己的欣賞和比較關係,這是藝術鑑賞力的建立。隨著一次次的關聯和遞進,以及知識部分(之前所遮蔽的)加入,她們一次次修正自己的評判和理解,這就是藝術鑑賞力,培養孩子們有正確的藝術欣賞和鑑賞能力,是到博物館參觀學習的最大收穫。
唐代帶彩仕女人物傭
重點提醒:
看作品,欣賞作品,感受作品表達的情緒與情感,我們可以很淺薄,但追尋那份心動,比背下整部藝術史更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