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又是一個假期,孩子的居家教育又成了多數家長的煩心事。

談到教育,不得不提近些年頻繁的孩子跳樓事件,從幾歲到20幾歲,令不少家長不知所措。再加上90後父母的崛起,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鬥勇與鬥智

相對90後的困惑,70、80後父母的觀念是揍,從小就揍。

而當下,很多孩子從小就是幸福教育:老人寵著、父母慣著。而到了十一二歲,開始管教孩子。從中考到高考,各種希望孩子專心學習的說教、打罵。最要命的是,孩子正值青春期,情緒一激動,不少意外發生。

說到底,現在很多的教育問題還是慣出來的。社會也是清楚這點,像是素質教育這幾年很少被提起。因此,對孩子早期的挫折教育必不可少,但要注意兩點。

一、尺度,雷聲大雨點小。儀式看起來很可怕,處罰從輕,讓孩子真的意識到錯誤。

二、時間,學會放手。孩子有自尊心的成長,不少意外的發生背後都是父母不願放手。

打罵和說教,是為了從小讓孩子知道規矩,等到大了叛逆期、青春期就有些晚了。這會的孩子會覺得:唸叨得都很過時,自己什麼都懂。這時對孩子要講:智。要多尊重孩子,建立起溝通機制;而不是吼孩子。先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然後循序漸進,解決問題。

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

調整認知偏差

很多家長把大人認知的世界等同於孩子的世界。舉個極端,有家長會因為炒股賠個幾百萬而跳樓,有孩子會因為老師說了幾句跳樓。一件大人看起來的小事,在孩子的認知世界卻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說了幾句=賠了幾百萬。

認知世界存在偏差,那麼解決問題時家長和孩子就不能站在一個角度看問題。這就出現,很多時候家長認為孩子無理取鬧、小題大做,孩子認為家長嘮嘮叨叨、多此一舉。

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同時也不要高估孩子的認知範圍。

有計劃,有誠信

小孩子哭鬧是家庭常態,家長們解決起來是千差萬別。不過,妥協是大多數家長的選擇。小孩想吃糖,不給買,哭了。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投降了。長此以往,小孩就知道哭鬧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

有些家長採用哄騙的方式來帶孩子。比如,對孩子說:今天你不哭,明天就給你買個玩具。可能是大人隨口一說,但小孩把它看得很重。其後沒給孩子買的話,不亞於摧毀小孩的世界。

隨意的妥協和經常的哄騙都不該用在孩子身上。定計劃、講信用才是對的。平時家長做不到這些,忽然有一天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一個大人一樣成熟講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要把成人世界的負能量帶給孩子

成年人精神都有各種問題,有的成年人都沒完成成人化的,人格不健全。甚至一肚子牢騷、委屈、黑暗,要是再把這種情緒帶到家庭,本身就是一個大麻煩。就像,現在很多家長揍孩子,單純是把孩子當成出氣筒,,釋放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而不是教育孩子。

家庭的責任本身就沒做好,何談教育孩子。甚至有些家庭不和,還沒離婚就告訴孩子:你爸怎麼怎麼壞,你媽怎麼怎麼。從小教孩子仇恨,很多成人的心理問題就是這樣來的。

7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匈牙利著名兒童音樂教育家:幼年的音樂經歷對孩子一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