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北京中心創始主任李恩佑,在《堅毅》這本書中說:
“擔任耶魯大學面試官十餘年,我面試過的學生不計其數,我的切身體會是,擁有堅毅的品質、自我認知的能力和成長型思維的學生更容易脫穎而出。”
這段權威的話,也許可以給焦慮的家長們一個方向,更多一些關注孩子堅毅力的培養,勝過關心孩子學習成績的起起伏伏。
《堅毅》的作者安傑拉·達克沃斯,她用了十年的功夫來研究堅毅這個問題,以大量豐富的案例,以及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與堅毅的品質高度相關。
安傑拉還是一位母親,有兩個可愛健康的女兒,由於職業特點,她更關注孩子們堅毅力的培養,並在書中做了分享,她稱之為“難事準則”,有三條:
01 家中每一位成員,都要做一件有難度的事情家中所有的成員都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有難度的事情,家裡就會產生一股凝聚力,一個堅持的氛圍,家人之間相互監督鼓勵,堅持的效果會更好,孩子們覺得自己不孤單,大人們也覺得更有力量。
比如在安傑拉的家中,
她告訴孩子們,自己最想做好,同時又有難度的是心理研究,一定要堅持下去;同時堅持練習瑜伽。
孩子們的爸爸是一位房地產開發商,他的目標是努力把這本職業務做得越來越好,同時還要堅持每天跑步。
大女兒阿曼達選擇了彈鋼琴作為有難度的事。小女兒露西也是如此。
..........................
向家人公開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贏得了家人的支援。
安傑拉要參加TED的演講,三易其稿,反覆在家人面前練習,每一次孩子們都熱心迴應,還給媽媽提出了很多的建議,比如“當你緊張的時候,你會咬你的嘴唇。不要這樣做,這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等等。
在這樣互幫互助,互相鼓勵的氛圍中,孩子們看著媽媽完成了演講從準備到成功的全部過程,也感受到了媽媽堅毅的做事風格,媽媽的成功道路就是她們的參考。
正如華為董事長任正非說的,“父母有多堅強,孩子就有多強大。”
02 由自己來選擇有難度的事嬰童時期,父母要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幫助他們做各種選擇,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定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有選擇的主動權。
在培養堅毅力的過程中,“難事準則”中的難事要孩子自己來做決定。對於小幼孩子,決定和參與的過程,完全可以當做一個遊戲完成,既沒有壓力,又可以增強親子關係。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過多幹預孩子的決定,無論成功與否,對孩子都是一種體驗,成功了可以繼續堅持,不成功或者不適合自己,也是一個試錯的機會,大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反思。
..........................
在安傑拉的家裡,女兒露西做過五六件有難度的事,每一件事都是她自己的選擇,也都滿懷熱情地開始。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她發現自己不想繼續學芭蕾舞、體操、田徑、手工及鋼琴。
最後,她開始學習中提琴,選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案,一下子就堅持了三年,這期間她的興趣一直在增強,最後加入了學校和城市的管絃樂隊。
露西就是一個自我選擇、決定、堅持的最佳例子。
03 可以退出,但是在承諾的時間段裡必須堅持選擇決定了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堅持,要持續一段時間,不能因為某天心情不好,或者受到小挫折就不做了。
換句話說,你不能在老師批評完你的那一天退出,不能因為別人的一句否定的話就退出,不能在你輸掉比賽的那一天退出,不能因為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及格就要退出......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兒子小學期間一直練習唱歌,直到開始變聲,也是不得以,也是順其自然就停止,退出了合唱團,但這段經歷體驗已經深入內心了。
堅持一段時間,就是讓孩子真正體會到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一定會有喜怒哀樂,情緒起伏,堅持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既使失敗,也可以知道失敗的滋味,能夠有機會磨鍊自己的堅毅品格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在堅持一件事情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某些限制,比如天分或者機遇。其實有些時候這些限制是我們自己加的。
例如,我們失敗了,就以為自己到達了自身的極限;或者,我們剛剛開始,就想調整方向,哪個都想試一試,哪個都堅持不下去;或者學習的地方距離家較遠,路途周折時間太長不想去了。
不逼一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優秀,只有堅持一段時間後才會有結論,不要過早否定了自己的選擇。
..........................
安傑拉的女兒們升入高中後,她要求孩子們:必須承諾至少參加一項活動,無論是新的活動,還是她們已經參加過的活動,都要堅持至少兩年。
這個期限不是她的盲目想象,來自於她對“堅毅力”的研究,來自於她親眼所見,堅持兩年會帶來的改變。
前文,我那位朋友的兒子,小學練習唱歌堅持了四年,雖然初中停止了,但高中時技能恢復非常快,又加入了校合唱團,這應該就是堅持2年或者更多年份帶來的內化力量吧。
安傑拉說:“對那些想要鼓勵孩子們發展堅毅的品格,又不想扼殺孩子選擇自己道路的能力的家長,我推薦“難事準則”。”
現在正是放寒假之時,利用這個假期,試一試這個“難事準則”吧,也許會有意外收穫呢!
感謝閱讀!
#笑薇讀書營##讀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