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時間長,但無效果,這是我們要思考的。
教育裡,孩子和家長都難。
孩子難在每天要“被學習”很長時間。家長真的叫孩子學習太難了,但自己卻又不學習。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而孩子和家長則往往走入了兩個極端。
一 孩子學習時間長,卻是無用功,是學而不思造成的現在的學校學習任務已經非常重了,但是依然還有很多學生到處上課,報很多班,什麼都學。這幾乎是所有城市學生的困擾。
教育慢慢地走向了這種極端,透過學習的時間的累加,來代表努力認真學習。
這樣教育的最大弊病是什麼呢?
顯然會陷入學而不思則罔。
因為學生已經被壓著喘不過氣來,每天就是被學習,這個被子強調的是一個無奈的舉動。
不僅僅是學生,包括大人也是如此被壓迫才學習,只會陷入一種表現的在學習,這種欺騙自己欺騙家長的方式就稱之為學而不思。
每天似乎在認真學習,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已經對學習產生了厭煩情緒,繼而自然不會多思考。而認定把整天的課程上完,把所有的題目做完就完成了目標,而真正對知識的思考則會有多少呢?假如連思考都沒有更不談對知識的應用與內化了,或者所謂的應用與內化就是為了考試。
作為老師,我觀察到的大部分學生在學校裡都是表現的非常認真,甚至可以一整天坐在那裡,不吵不鬧端端正正。你能說他是認真學習的嗎?
他表現的認真聽課,但內心卻沒有對所講的內容思想太多,猶如莊子夢蝶做白日夢。
也有家長問我,老師,我的孩子在學校裡聽不聽話?認不認真學習?
我的回答往往讓家長並不滿意,因為在我心裡覺得聽話與否,表現的認真學習與否都無關緊要。
被壓迫下的學習會很容易表現出聽話與認真學習,但其內心深處卻陷入了一種學而不思的境地。
尤其是小學內容,例如乘法除法可能講過1000遍,依然會有10多20人,經常做錯。
學生以一種機械式的聽課,效果是極差的。
二 家長的思而不學。幾乎每個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考個好成績,但是大部分會一旦看到結果,有失望之感油然而生。
作為老師的我,經常被問及這樣的事情。
一位媽媽問我,為什麼感覺這個學期有退步?
我說,那一定是不願意學習或者不認真學習。
是的,這也是我給幾乎所有的家長的標準答案。
然後家長又問我,我最近天天壓著他學習,看他有些時候學習的也挺晚很努力的。
我說,你看到的努力不一定是真努力。
這位媽媽又問那什麼叫真努力?
接著我推薦她去看一書《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
一個月後我再問這位媽媽。她說書已經買回來了,但是實在太忙一直沒有看。
這位媽媽也是大部分媽媽研究怎麼養育孩子,就容易陷入自己瞎琢磨的怪圈。
你說她對教育不重視或者不認真研究,但是她也非常努力,表現的愛問問題,是個求學的“好學生”。
她不斷地發問,僅僅是為了逃避自己不思考不學習的責任,有的提問甚至是逃避學習的藉口。
繼而陷入了思而不學則殆的境地。
有很多問題,我們只靠腦袋來思考,是解決不了的。
但如果你肯把前人寫過的書讀一遍,把別人的經驗再來驗證一遍,你會發現在這個思索過程中有了自己的判斷,繼而對知識不斷迭代升級。
思而不學是危險的。就像那位家長一樣,一直在尋找孩子成績不好的答案,但是我給他一個方向,依然以各種藉口來拒絕學習。
她總希望著能夠在老師這裡找到她想要的答案,就像孩子聽課一樣,過程不聽直接抄寫答案,就認定自己能夠掌握了。
最該瞭解孩子的難道不是孩子的父母?
並不是我故作高深,沒有對這位媽媽進行詳細的講解,給她一個明確的答案,你該這樣做孩子就會有個好成績。
我有兩個答案:
第1個答案就是告訴這位媽媽,你應該怎麼做怎麼做,但是我認為這個答案是單一與不可持續的,孩子的學習狀態是變化的,你只能應對今天的孩子的表現,明天呢後天呢,我不可能一直給你答案。第2個答案就是,我推薦他自己買一本我認為非常好的育兒書籍,這本書籍最初我看到了標題,我就趕緊買回來,一整天啥事不幹就看完了,讓我收穫非常多,讓我醍醐灌頂。但是我卻選擇告訴她第二個答案,我希望她能夠透過學習的過程中自己找到一個答案。
三 學而不思與思而不學懶惰是原罪。前面我寫了一篇文章,寫的是懶惰是人類的原罪。當我寫完那篇文章,一段時間裡我沒有了寫作的慾望。
所有問題的根本都是源自於懶惰,再好的教育方法與再好的學習方法都是徒勞的。就像我的文章寫得好與不好,都無關緊要,畢竟看教育類的文章無聊,遠不及看看搞笑的影片有趣。
作為老師,我經常嘗試各種更科學的教學方法。這些更科學的學習方法有用嗎?有用但又沒有用。有用肯定會有用,因為都是別人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方法。但也沒用,因為把方法告知學生,學生懶得聽你的,自然沒有一點用處。
同樣的,在教育方面的文章,一年下來也寫有20萬字左右。有用嗎?似乎也沒多大用,寫了那麼多文章,可能唯一受益的是我自己。
但是她回覆我說你的文章有些實在太長了。
我回答道是的,越是好的文章我越寫得長,因為我覺得一定要說得足夠詳細,足夠認真仔細,真怕有漏洞誤導了讀者,所以我有幾篇文章都八九一萬多字。
然後我又說,越是短小的文章可能越不好。因為說著說著就無話可說了,想寫長一點也寫不長。
她最終以文章太長看得想睡覺搪塞了。
在我看來教育是很簡單的,這個核心就是我一直強調的學習甜如蜜,這一派系,我統稱為猶太人的教育理念。
而這個寒假我則希望透過論語和猶太人的教育理念實現雙劍合一。很慶幸的是猶太人和論語裡面第1章第1節都強調的是學習甜如蜜。
學習並不難,教育也並不難,難在克服一個懶字。
學而不思固然有一些客觀存在的條件,那就是被各種作業壓迫著,沒有思考的時間與精力。但這不能以此為藉口就學而不思了。
思而不學則是很多家長陷入的境地,以各種理由藉口搪塞著,我沒時間看書,沒有時間找尋更多方法,但是卻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瞎琢磨上面。再或者以各種補習班以各種陪讀,以各種陪著學習的方式來替代自己的不學習。家長思而不學,而孩子則被各種壓迫陷入了學而不思。
這是兩個極端,家長和孩子各走一端。
四 學習論語之我見。我最初研究的教育理論體系是以猶太人的教育理論為藍本。
顯然猶太人的教育是成功的。
對於論語我則簡單地認為,這畢竟我們初中高中就學過一點點。但真正讀過才發現原來論語很多關於學習的方式,比猶太人的教育方式理解得更加透徹,同時他們很多觀點是一致的。
感覺天下道是一統的,我希望在教育理論這一方面能夠實現像中西醫結合那般——這件鮮有人做的事情,這是我正在做以及後面要做的事情。
相較於論語,我並不太推崇像菜根譚圍爐夜話弟子規之類的國學經典。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知識點更細更全,這樣也更加方便各個知識串聯起來。
論語小學生或者幼兒期就需要學習嗎?
一朋友說起他的同事在沒讀幼兒園之前就開始背誦論語。
我對這種打哈哈的背誦,不理解也不支援。
頂多是用來訓練一下記憶力。
更多是在徒增孩子的學習壓力而已。
在幼兒園甚至幼兒園前階段,最好的教育方式應該是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甜如蜜。枯燥的背誦顯然與這個觀點背道而馳。
過分消費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與耐心從長遠來說對孩子成長不利。
學習什麼也都如此,不可過分消費孩子的精力與熱情。過分消費,就極其容易陷入學而不思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