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利他困境】
同學的疑問是無我利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排在自己前面,什麼時候才能輪到自己?
老師回答的底層邏輯是:
第一個:無我利他的前提是先照顧好自己,不能以犧牲自己為前提的去利他;
第二個原則是以終為始,要事第一。並不是所有針對此目標的行為每一個都要去執行,而是要想清楚做這件事情是我的目標是什麼,所有的行為都是要圍繞著自己的目標去展開,只有這樣我們的方向才不會偏。
自己對自己的提問:
第一個問題:自己在無我利他原則上存在哪些問題?我有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嗎?
第二個問題:自己在10年暢想裡各個命題中的“終”是什麼?如何結合自己的“終”去做到要事第一?
踐行清單(學以致用):
結合和自己的情況深刻地理解無我利他。
自己在無我利他思維上的誤區:抓錯了無我利他的前提是不能犧牲自己,先要好好照顧好自己,才能有能力去照顧別人。
第二個誤區:總是習慣性用“我認為”,我喜歡,我擅長的方式去愛身邊的人,去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卻沒有想到真正去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忽略了對方的感受。
結合一稼老師上課時的內容,自己列出了4個正確的原則:
核心原則是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關於【成就他人】
這個問題也是我當前最不能很好地領悟的地方。
老師答疑的核心:人的六大情感需求,如果把確定性和重要性排序放在前面,你的人生可能過得沒有那麼如意。如果試著把成長性和貢獻排在前面,或許有種撥雲見日的希望。
關於這一點,我在態度上有一點認可,但其實在接受程度上和實踐程上,我暫時還沒有辦法去執行。可能真的是自己目前的修為不夠,自己缺的東西太多了,一時半會兒真的很難接受。
雖然我不一定能夠100%去理解老師說的這個底層邏輯,也不妨礙我想要好好去思考,好好結合這個底層邏輯來分析自己當前遇到的問題。
今天回聽老師的課程,突然發現學習和成長的路上,真的就是不斷地去懷疑,不斷地去證明,不斷地去糾正和認可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