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標是什麼?也許很多家長會說,是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那何為優秀?我相信99%的家長會把學習成績好考高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昨天,一個家長心事重重地找我:許老師,我們家孩子已經畢業一年了,工作換了5份,每份工作都不超過2個月,現在又辭職了,整天悶在家裡,悶悶不樂,我擔心會出事啊!
經過了解得知:這個孩子家境不錯,父母都是公務員,從小衣食無憂,深受寵愛。上學期間,成績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各類競賽中得獎無數,是在寵溺和別人羨慕的鮮花掌聲中長大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發揮正常,考上了重點大學,選擇了父母覺得不錯的專業。按理說,如此出類拔萃的孩子,找個理想的工作,拿份穩定的收入,一點都不難,可結果卻是屢屢受挫,鬱郁不得志!
5份工作下來,孩子不但沒有積累到豐富的經驗、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反而變得自卑沮喪、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覺得自己生不逢時,遇不到伯樂,整日只是躺在家裡,遊手好閒,卻不願意出去找工作,總覺得公司的老闆有眼無珠,不懂得珍惜他這個名噪一時的高材生!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絡的,有因必有果。這個孩子明明是人人羨慕的學霸,同學家長眼中的別人家孩子,怎麼走上工作崗位後,就變成了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父母心中最大的心病呢?是什麼造就瞭如此高分低能、怨天尤人的孩子?
一、別讓孩子做你理想的犧牲品!我們常說,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鏡子,不但能照出父母的教育理念、一言一行,而且能照出父母的自私和無知!
為了實現這一終極目的,於是就有了一個可怕而枯燥的學習清單:
1、孩子上幼兒園: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學習識字,背古詩,訓練智力,上早教班,游泳舞蹈班捨我其誰!
2、孩子上小學:補課班、興趣班,競賽投票,層出不窮。不準看電視,不能玩手機,不做家務,吃喝拉撒睡,父母全包,孩子只有一件事就是學習!
3、孩子上初中:早上6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作業堆積如山,興趣班和補課班排得滿滿的。不管孩子願不願意,都必須補課,一切都是父母做主。不讓孩子做家務,不讓看電影,不讓和同學玩,不給孩子提供方法和技巧,只是一味地告訴孩子,你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學習!
4、孩子上高中:廢寢忘食,科目繁多,資料堆積如山,興趣和愛好通通放棄,只能埋頭學習!成績好,父母四處炫耀,覺得走到哪裡都有面子;成績差,父母覺得臉上無光,想方設法、不惜重金四處找老師,讓孩子補課!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許多家長只知道拼命掙錢,一味地讓孩子補課苦學,卻從來不陪孩子,更不與孩子交流溝通。殊不知,比讓孩子埋頭苦學更有效的是家長的溝通和尊重。尊重孩子自主意識,站在孩子的角度,發現孩子的優勢和不足,與孩子深度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孩子是有思想有意識的獨立個體,不是父母的複製品,更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父母只有真正從內心瞭解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考上理想的大學。而不至於家長的辛苦付出,卻因方法不當,經驗主義,獨斷專行,變得水火不容、讓孩子沉迷遊戲、離家出走,而最終毀掉自己的孩子,也毀掉自己強壓在孩子身上和心理的理想!
二、別讓你的大包大攬折斷了孩子的翅膀!孩子上學學習好,考個名牌大學,有個好工作好人生,可以說是每個家長無可厚非、不容置疑的出發點,但絕對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可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卻奉行成績至上,一心只要孩子學習,不讓做家務,不讓聚會玩耍,不讓打籃球踢足球,不讓看電視玩手機,甚至有的家長為了節省時間,不耽誤孩子學習,每次吃飯時都把飯端在孩子書桌前,讓孩子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可怕而寄生蟲的日子!長此以往,孩子學習也會會好,但卻硬生生地被喂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小鳥,就算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又怎麼能幹好?
記得有個鄰居,曾向我抱怨說:現在的孩子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越大越不懂事,說不得也罵不得。遇到事情,一點主見都沒有,就知道無理取鬧,亂髮脾氣,想起一出是一出的。自己家的姑娘,明明已經大二了,可每個月都得把髒衣服帶回家,讓媽媽洗。一開口就是名包好衣服,就知道要錢,一點都不懂得心疼父母!更不用說幫媽媽做飯收拾家了,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幹,唯一會的就是吃了飯,躺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吃零食刷抖音玩手機!
在日常生活中,我相信像這樣不懂事的孩子不計其數,早已成了無數家長的心病。很多家長想不通,自己辛苦賺錢、省吃儉用、全力培養的高材生,沒有成為出人頭地、獨當一面的職場精英,而是變成了遊手好閒、不懂感恩的巨嬰,這到底是為什麼?如果非要追根問底,就是父母當年的大包大攬!
3歲孩子想幫著做家務,父母怕孩子添亂,拒絕了孩子。5歲孩子想幫著洗碗,父母嫌孩子速度太慢,拒絕了孩子。9歲孩子想幫忙收拾家,父母怕耽誤學習,拒絕了孩子。12歲,父母想讓孩子幫忙買個醬油,可結果卻是孩子害怕累,不願意去。18歲父母覺得孩子得學會自理了,可孩子卻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只知道動嘴不動手,徹底不願意做!
結果就成了1年換了5份工作的孩子,光有一張高文憑,光有巧舌如簧、推卸責任的能力,卻沒有處理實事、解決問題的真本事。試想,如果你是公司老闆,你會招一個公主或者少爺在公司嗎?
其實,我們心裡都非常清楚,孩子不管上學成績有多好,考的大學如何出名,可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絕對不是讓孩子拿到一張耀眼奪目的畢業證,而是讓孩子獲的面對困難解決困難、適應社會生活的生存能力!
父母的初心沒有錯,但若是真想讓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出類拔萃,成為人才,過上好日子,擁有幸福的人生。就應該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端正自己的態度,改變教育理念,尋求科學的教育方法,在追求孩子好成績好名次的同時,要尊重孩子的真實想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讓孩子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強者,而不是自以為是、怨天尤人的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