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拖延、亂花錢、熬夜、沉迷網路和手機、暴飲暴食、情緒極端…這些壞習慣在給予我們孩子短暫刺激和解放的同時,也奪去了孩子的人生主動權。毋庸置疑出眾的人生都遵循著相似的發展規律一一好習慣好人生!

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定義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一、積極主動 習慣於主動負責,遇到任何境遇都有選擇走哪條路的主動權。

二、 以終為始 明確目標鎖定終點。若在渺茫的大海中航行我們應當有一座遙遠的燈塔可供嘹望。還可以說以原則為中心,指導自己規劃人生,牢記燈塔的位置後使自己不偏離航向。

三、要事第一 也就是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我們重點把握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因為沒有截止日期的催促,常常被我們一拖再拖。其次,責任授權,雙方溝通好需要達成結果是什麼?給予對方一些資源和指導而非具體事項的操作步驟,明確責任與獎懲即可。

四、 雙贏思維 既要顧及他人利益又要維持合作的關係,同時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雙方需真誠的溝通達成彼此都滿意的成果,若不能雙贏就好聚好散。

五、知彼解己 有效的溝通始於精準的聆聽,感同身受的瞭解對方此番話的真正目的,掌握準確清晰的事實,透過情感引導的方式達成溝通的目的,而非個人對其生活的判斷和經驗指導。

六、統合綜效 合作中重視不同個體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所持的態度產生碰撞,有分歧才有收穫。

七、不斷更新 關於身體的建議 。

健康的健議 飲食規律,充足休息,定期鍛鍊。

精神的建議 欣賞優秀的文學或音樂作品,與大自然相處,思考與獨處。

智力的建議 不斷學習知識,靠閱讀寫作參加課程等身體力行的方式達成。

社會情感的建議 不需要特意花費太多時光,可在日常與他人交往中完成,需要保持警惕給予自我獎勵與鞭策。

很多人都想養成閱讀、健身等好習慣,也有很多人想戒掉抽菸、酗酒等壞習慣一樣,但我們經常會半途而廢。為何好習慣如此難養?為何壞習慣如此難戒?不是我們決心不夠,而是沒有找對方法。美國著名習慣研究專家多年研究找出“提示——渴求——反應——獎賞”的習慣迴圈方式,實現養成習慣的四大定律:

第一定律——顯而易見 創立明確的執行意圖,明確你想要什麼和具體的實現路徑。目標完成後可以逐步疊加新習慣。

第二定律——不可抗拒 若你特別想檢視社交網路的內容你就需要做更多的鍛鍊;如孩子做完當天的作業可以看一集動畫片;在完成當天身體鍛鍊任務後方可刷半小時手機…

第三定律——簡便易行 想跑步變成穿上運動服和跑鞋;每天閱讀可以變成開啟書讀一頁;複習功課可以變成開啟我的筆記…

第四定律——令人愉悅 在培養那些帶來延遲滿足的好習慣時新增一些視覺追蹤,在日曆上劃去每天重點完成的工作;孩子做作業時利用沙漏和計時器…

相反,破除壞習慣最好的方式是讓它變得不切實際,不斷提高執行難度直到它令人心灰意冷。如拔掉電視機的電源;休息時手機放客廳;可樂薯片不放在客廳顯眼的位置;…

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應遵循的原則

1)習慣培養設定目標從小抓起適時調整計劃

2)家庭成員要遵守同一規則

3) 規則不要總變化要始終如一

4)跟孩子說話必須用正面語言儘量不要用否定詞

5)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

6)用連續性建立好習慣用中斷性矯正壞習慣,既要持之以恆也要循序漸進

7)形成習慣後要不斷鼓勵這樣就會成為終身習慣

注意事項:

培養目標須具體化可實施,過程中需要激勵孩子自動自發的達成,這就要注意考量目標制定的科學性,及時調整目標達到持之以恆循序漸進。

防止思維受限,只做不想,一曝十寒;只能因地制宜,互相促進,不斷覺察。

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我們的家庭就是孩子的社會小團體, 怎樣在這個團體裡培養孩子良好習慣那就需要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我們耳熟能詳的孟母三遷就是這個道理。在這裡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彼此滋養,彼此溫暖,共同成長!

11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談心讓我和學生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