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兒子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講座,真的是受益不淺。
一個小時,專家講了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很迷茫的問題。其中最讓我有感觸的一點就是:家長在寒假中要表現得“懶一點”!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幸福生活指數的提高,孩子也成了每一個家庭的焦點。父母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就擔負起了照顧和保護孩子的責任,並把這份責任做到了極致。而新入學的孩子僅僅一個學期,就學會了吃飯後收拾自己的餐具,放學收拾自己的書包,做值日、幫助同學等等,而回到家,這些是不是又全是家長包辦的?你是不是也是那個對孩子過度保護卻又碎碎念孩子壞毛病和壞習慣的媽媽?
專家建議在假期中,讓孩子起床自己收拾床鋪,吃飯自己拿碗筷,自己洗碗,參加家務勞動。晚上睡前洗自己的襪子。假期學會自主學習,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看書,但不要參與孩子的作業,讓孩子自己思考,確實不懂的,可以留到最後一起解決。讓孩子意識到自我控制力,意志力,忍耐力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長我們要關注,但要放開手,不嘮叨,不干涉,不包辦,你會發現孩子的表現會讓你非常的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