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長遇到這個問題
孩子不寫作業,怎麼辦?打嗎?
如果是小學、初中的問題,那家長應該急一急,但看到後面的描述,感覺家長急得過分了。
可愛的小女孩做作業、 看書、 著色頁,書寫和繪畫。兒童畫。孩子們畫。學齡前兒童書籍在家裡
幼兒園大班,還有一年半就上小學了,每天寫數字,像上刑一樣。 寫10個數字就說累。 軟硬不吃。 獎罰不行。 怎麼辦? 打嗎?
看到後面的描述,我產生了兩個感受:一是家長對孩子的焦慮很嚴重,二是家長缺乏相應的教育方法。下面我們就此來談談:
“這位家長同樣也是,幼兒園大班,還有一年半就上小學了”幾乎每個字眼中都透露出深深的焦慮。或許家長都存在這樣的一種情緒,特別擔心孩子將來事。難怪古人就有感嘆:“兒孫自有兒孫福”,早就在用這樣的話語來勸解人們不要過度焦慮。
焦慮問題最終還得靠個人的身心修養,修養提升了,心胸就寬廣了,就能容納更廣闊的天地。
二、家長缺乏相應的教育方法孩子寫數字就像上刑,這說明孩子對練習是非常反感的。其實這才是孩子的天性所在,哪一個孩子天生是愛好學習的?很少,非常少。
所以,孩子不應該是在家長的焦慮之下被迫學習,而應該換個角度:在家長的影響下主動學習。
問題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我們的父母身上。
我們家不算是一個書香門第,只是農村裡一個稍微有個學歷的小家庭。我個人偏愛看書、寫字、寫總結,孩子們的活動主要是學習、看書,沒有什麼好玩的,其他遊戲雖然有,但不會佔據太多的時間。
今天,幼兒園的妹妹在小夥伴呼喊出去玩耍,她卻說:“我在寫作文,你先等我一會。”
雖然我們看得不明不白的,但一個幼兒園還沒有畢業的孩子說自己在寫作文,沒有相應的環境影響,是很難說出這樣的話來。
所以,家長在抱怨孩子學習像上刑時,首先要檢討的是自己有沒有時間陪孩子看書,有沒有為孩子做出學習示範。
小女孩和她的母親
言傳身教,我們不能只說怎麼做,而沒有為孩子提供必要的學習氛圍。
好的教育方法不復雜,就是先做給孩子看,然後幫助孩子向著這個方向去做。
普通家庭怎麼做?普通家庭引導孩子寫作業,可以採取定要求,重陪伴的方面來進行。
要求很簡單,比如寫數字1,慢慢積累。關鍵是家長要陪伴孩子一起來進行,可以與孩子進行一場比賽,看誰坐得直、握筆姿勢握得對……
亞洲美女媽媽細心陪伴asian pretty mom carefully accompany
也就是圍繞著學習的要求,引導孩子與自己進行比賽,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感覺學習就像是一種遊戲。有了遊戲的心態,孩子就會有濃厚的興趣參與進來。
提醒:孩子問題越明顯的家庭,越需要靜下心來思考家長自己的言行,改變自己就是在改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