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文 / 嘉媽。斜槓中年少女,曾就職於世界500強企業,現任國企中層,兩個男孩的媽媽。熱衷於教育心理學習探索、學習方法研究實踐。

如何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一直是家長關心的核心議題。我們都希望孩子自己能夠清楚學習的重要性,常處於自律刻苦、孜孜不倦的學習狀態,而不是一談學習雞飛狗跳,需要家長拖著、推著、吼著才能前進。在自主意識沒有強烈萌發前,拖拽推都還能起到一些效果,但青春期自主意識完全形成,當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家長期望不一致,就會激發矛盾,無法妥善處理還會造成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親子關係緊張崩塌等後果。

今天在講方法論之前,我分享一個我家人的案例。主角是我的表弟,今年高三。

他從小學到高二一直是個聽話乖巧也很踏實的孩子,學習雖算不上拔尖,但也一直是中上水平,不用家人太操心,我們也沒看到他有過特別叛逆的階段。

缺少了老師的有效監督,他逐漸放縱自己,網課走神下課抱著手機不放,刷抖音微博回QQ訊息無節制……高三恢復在校上課,開始一輪輪複習、摸底,他的成績波動很大。關鍵是他再也回不到過去刻苦的學習狀態,回家仍是先玩手機不得以才回到書桌前,不論當天任務是否完成,23點不到就堅持不住要上床睡覺。

本月剛剛過去的高三上冊期末,他毫無懸念地考了歷史最差水平,總分沒有過本科線。我猜測到他現狀的內因,雖然現在打電話跟他聊聊不知道效果能達幾何。猶豫再三我還是去了電話。45分鐘的對話,原因都在我意料之中,他不知道學習為了什麼,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做什麼都覺得沒有方向、沒有意義。聽完我真是心疼,我只能告訴他,馬拉松已經堅持了11年了,先不要放棄賽道著急上車,過線幫助自己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也許就能找到你喜歡的、你想要的。就算給自己一次機會。

說這個案例,是為了證明如何幫助孩子構建與家長期望不矛盾的長遠目標,引導孩子的學習方向,形成較為持久的內驅力,而不是被外在意志或壓力裹挾,是作為家長非常重要的功課,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學習、總結。

我也是自己學習過不少相關書籍資料、在孩子身上做了一些嘗試,分享一些方法給家長們。不一定正確,畢竟我的成長也在路上。

何為內驅力?

百度百科:內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字面理解:由內在迸發出的驅動自我進取的力量。

哲學層面:主觀能動,因主觀需要產生的源動力。

01 發現興趣點 呵護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他們對生命本身和周圍的世界,都有著探索未知的內在動力。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這份好奇心,在孩子提問時不要搪塞和敷衍, 耐心帶領孩子探索更多。即使我們不能解答全部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找答案,現在網路資源發達更是為我們提供了這種可能性,可以找到各種有趣的線索。

善於觀察和挖掘

透過創造一定的環境和條件,想方設法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核心就是創造條件讓孩子廣泛接觸、領略不同的事物,悉心觀察瞭解哪些事物孩子感覺有興趣。比如透過飛機延伸到航天飛行器、透過月球延伸到天文、透過三國演義延伸到國內外歷史等等,能夠透過他的興趣這一點花式洗腦給孩子確立一個比較大的職業目標,並讓他知道實現這個目標有哪些路徑,使學習與目標有機結合。

外在刺激和資訊各式各樣,有可能是一句話,有可能是一個畫面,也有可能是一個故事等等,只要是能觸動孩子的內心,就足以成為促使孩子形成內驅力的因子。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善於觀察和了解孩子,及早發現孩子的關注點,將關注點發展成興趣點、描述成孩子的渴望,這個渴望下面爆發出來的內驅力,會讓孩子自覺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02 體會成就感

興趣可以點燃學習火花,能把學習維持下去的卻是成就感。有趣的是,成就感還會促進興趣。而培養成就感這事,最考驗家長。

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擅長的東西,本能會躲避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比如愛好閱讀寫作的孩子,參加了一次比賽獲獎,成就感的獲得讓他認為自己能寫好,他可能會越來越愛上寫作;比如數學天賦好的孩子,在各種比賽中獲獎,成就感的獲得讓他認為自己數學就是能學得比別人好,他也會越來越愛上學習數學。反之,在學習中我們如果產生了挫敗感,自己貼上了我不行的標籤,也很可能會越學越差。從這個角度講,在學業競爭壓力比較大的今天,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學習能力的自我感知”,通俗點講就是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能學好。一個人對自己的定位很重要,一旦對自己的認知是“我可以、並且我一定要成為最好的”,那在後面的學習中一定是幹勁滿滿、全力以赴的。我們要幫助孩子透過他自身的實踐、去體會自己的力量,幫助孩子體驗到努力、克服和堅持的價值,幫助孩子去體驗經過他自身努力而達成既定目標的成就感、掌控感。

03 強化價值感

關於這一點我查閱了不少資料,發現各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給孩子做事的機會。很多父母尤其是我們這一代的父母都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其它事情可以不用做。覺得讓孩子做家務就是浪費孩子學習的時間,導致孩子根本不會做家務。其實做家務能培養孩子耐心細緻不怕枯燥的品質,嘗試各種各樣的事情,能讓孩子獲得對自身的掌控感,從而在學習中建立自己的主導地位,而不是“父母讓我學,我只是個聽命令的”。

我們可以請孩子沒有任何交換條件地參與家庭生活,並在孩子表現出對家庭有所貢獻的時候,及時表達對孩子的言語肯定。讓他意識到他所做的事真正有價值,讓他意識到他有能力透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改變自己和周圍人的生活狀況。這時候,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來影響,對自我的評價就會很高,就會約束自己行為,讓自己的自律性提高。提高自律性,不正是我們培養內動力地想要的結果之一麼?

講了這麼多,其實還是那句話,內驅力就藏在孩子身上,我們當父母的千萬不要去破壞、壓制。經常陪伴孩子,細心地去觀察發現、去呵護,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想要變好的向上力,都有想要爭先的好強心,都有想幫助別人、成就自己的自驅力。

17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夢雨幼兒教育,幼小銜接小課堂,數學心腦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