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學習=痛苦?

近日,有位朋友向我瞭解學前家庭輔學之事。我告知她,只要根據家輔老師的指導,聽話照做,效果絕對不會差。

而我自己下班後,每晚睡前都會陪孩子玩中學、學中玩。但有時候真的很困,故經常家輔的量未能達到老師的要求。

說到這,朋友馬上冒出一句“對孩子來說也不容易啊!”緊接著又反問我一句“在做家輔的過程,不覺得很痛苦嗎?”

聽到這,我馬上打住了。因為我知道,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等式“學習=痛苦”。

這讓我想起一個詞~心智模式

就如馬冉冉老師在今年一月的覆盤課中提到的“受困模式”與“激勵模式”。

又如古典在《拆掉思維裡的牆》中提到的“幸運兒模式”與“倒黴蛋模式”。

在家中,如果家長自己都已認定學習是痛苦的,其實作為孩子,就算家長不道明,孩子也會感受到這絲“痛苦”的氣息。更何況,孩子只是學前兒童,還沒上小學呢,已感受到學習“痛苦”模式。這其實毫無益處。

現代社會一直提倡終生學習,如按上面的等式,不就是讓人終生痛苦嗎?轉變一下自身的心智模式吧,學習也可以是件快樂事!

在家庭輔學這個過程中,並不是家長簡單拋個指令“孩子,看書去!”就可以完成的。(最可怕的是,家長口上喊孩子去學習,自己就捧著手機在刷)

故,不單是孩子學習,家長更要努力學習相關的方法與方式(如遊戲力養育、鼓勵孩子的“彩虹屁”等),去更好地輔助孩子。

正所謂,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最後,不得不提一句,孩子其實很聰明,家長在家的一顰一笑,孩子幾乎都能捕捉到,千萬不要讓類似“學習=痛苦”的模式給孩子建“圍牆”。

就在此刻,掃描一下自身的思維軟體吧!

15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孩子的興趣班究竟該不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