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上週六聽完海容盤老師的分享後,我才意識到,在我的潛意識裡面,我已經越來越認可與認同這華德福的教育理念。

或許說,它真正打動我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現在越來越認為,它對橙子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盤老師說衛老師把海容的這種教育定位為一種全人教育,能夠讓一個人全面均衡發展的教育,這個目標很好,但是又有些讓人感覺不到重點,我從兩位老師前後的分享中感覺到,大家都非常清楚,傳統教育中缺的就是素質教育,因此,海容或者說華德福教育,重點側重的,就是“素質教育”

或者這樣說,幼兒與兒童階段,也就是在小學或者初中之前,更應該側重人的底層培養,而不是邏輯訓練,因為大腦的前額葉,大概要在15歲左右,才開始全面成熟,因此,在這個階段之前,就應該重點培養人的本身。

我們把這個東西叫人格或者品質。

於是重點的問題就變成,到底什麼才是素質教育?怎麼做才能夠培養到人的本身?到底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

或者這樣說,到底要給孩子什麼樣的能力與品質,他才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與生存,才能夠過得好?

馬雲說,他的教育,不保證學生未來能成功,但是保證學生未來知道如何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

但是這類說法是比較含糊的,難以讓人明白並且可以實際地去落地操作的,幸運的是,我在愛因斯坦的《論教育》中,找到了相關的答案。

他說,我們的教育,重點應該從如下這3方面培育學生:

要讓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獲得切身的感受。學生必須對何為美以及何為道德上的善有敏銳的辨識力學生必須學會理解人們的動機、幻想以及他們所遭受的苦難,以便獲得正確的態度與他的同胞及其共同體相處。

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為何這3點是教育中的核心:

後來我們想了個辦法,一家人一起洗碗,有人負責刷碗,有人負責沖洗,有人負責放碗,每天吃完飯的時候,我們會讓橙子來選擇誰負責什麼,到現在基本已經達成一種默契,那就是輪流,而不是固定的有一個人只選擇最輕鬆的放碗。

即使是這樣,洗了幾個月後,橙子也開始不太願意做了,有時候,他一吃完飯,就跑去玩具了,此時不管什麼樣的說法,都不肯。

一旦人沉浸在一個快樂的世界裡面是,是很難在當下出得來的,於是我會說:“你現在想要玩玩具,那爸爸今晚洗了,明晚你來洗好嗎?”。

橙子會愉快地答應了,他在當下是必然會答應的,因為這個辦法滿足了他當下的情感需求,大腦已經沉浸在快感的神經元世界裡面,同時他也承諾了明晚洗,於是在第二天晚上,他就會自然而然的去洗,他會記得他的承諾,並且踐行承諾。

克服做家務的惰性,才是最重要的

在最近,幾乎每個晚上,橙子都會有一股不是很想去洗碗的情緒,我以前會隨著他,但是現在我會堅持洗碗這個事情要讓他參與進來,而且在我看來,讓橙子學會自己克服這個惰性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即使是大人,也會有這股惰性,而大人之所以能夠克服這個惰性去做這些不是“心甘情願”的事情,在於大人的前額葉已經成熟了,成熟的前額葉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人做飯,一個人洗碗,這種分工合作效率是最高的”,它會知道,我之所以有可口的飯菜,是因為有另一半的勞動,那麼我理所當然應該洗碗,分堆一下。

這就是成熟的前額葉的感恩回饋原理,但是小孩的前額葉還沒有完全成熟,於是他無法像大人這樣自律。

前額葉不成熟不代表沒有,只是還沒有大人那麼清晰的邏輯能力,但是他可以感知情緒,透過這個事情,他可以感知如下這些情緒:

洗碗是“辛苦”,重複乏味與無趣的,因此,做了幾次後就不想做。

這幾乎是每一個小孩會有的狀態,因為相比有樂趣的玩具與遊戲,每天重複性的洗碗,確實太乏味了,我知道很多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更多的是讓他娛樂性的參與一下,孩子不願意做了,就不強迫,隨著他。

克服惰性的兩個動力:恐懼驅動與感恩回饋

實際上,不強迫是對的,但是不能隨著他,因為做家務裡面真正重要的,就是讓孩子體會這股“不想做”的情緒,然後我會嘗試從各個維度來與孩子溝通,讓他最終學會自己克服這股情緒,從而去做這種“不願意”的事情。

強迫就會造成被動式的恐懼驅動,而感恩回饋就是主動式的回報;一個被動,心不甘情不願,隨便做,想逃離;一個主動,心甘情願,快樂勞動,想把最好的勞動成果給到對方;

而這個過程,就是孩子運用前額葉來調節本能動物腦惰性的過程,雖然他的前額葉此時沒有很清晰的邏輯條理,但是此時是萌芽狀態,是可以有簡單的因果能力的。

因此這個時候的兒童,不是讓他去做數學題目的邏輯加減運算,而是讓他學會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

這個克服做家務的惰性過程,就是他在調控自己情緒的過程,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

因此,這個時候,如何與孩子溝通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家長是以命令式的形式,那麼則是作用於孩子的恐懼中心,孩子在高壓狀態下,又不敢違抗父母的命令,於是會心不甘情不願的,這是最失敗的方式。

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恐懼壓力在他就會去做,壓力不在,他一定不會去做,這反而會讓他逃避家務,而不是基於感恩回饋家人的主動性。

勞動的重要價值:體會辛苦的情緒

克服做家務的惰性的過程還有第2個作用,那就是他親自做過,並且多次“痛苦”地做著,於是他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爸爸媽媽或者別人,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也是“苦的”。

當他知道洗碗的這個情緒時,他大腦裡面相應的神經元會建立起對應的情緒認知,知道這是一個“辛苦”的事情,於是,當橙子看到爸爸媽媽在洗碗時,他就能理解爸爸媽媽做的事情,同時也會知道,自己幫忙做點事情,爸爸媽媽可以輕鬆一些,他可以感覺到:“我可以幫爸爸媽媽承受一點苦”,他會很高興,這裡的關鍵在於,每次他做完,我會適當的表達感激之情。

也會說:“現在長大了就是不一樣,還能幫爸爸洗碗了,而且還洗得這麼認真與乾淨”;比如,我會說:“爸爸做飯,媽媽上班很累,今天你來刷碗好不好,爸爸衝碗,讓媽媽休息一下【或者媽媽疊衣服】”;有時我會說:“爸爸拖地,媽媽抹灰塵,你用吸塵器吸塵好不好【或者你來幫忙拖地】,這樣爸爸就輕鬆些”;“爸爸太愛你了,有這個得力小助手,爸爸今天可以休息一下”;

橙子聽了這些,會很高興,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與成長,能幫爸媽承擔一些“苦”,這會讓他覺得自己有用,並且能夠在做各種事情後建立對自己的信心,特別是,自己用雙手勞動後的結果,可以有益於他人,並且得到了感激,他因此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價值,以及雙手所創造的勞動對他人也產生價值。

這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要讓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獲得切身的感受”。

所謂的“價值”,就是我們生活裡面所享受到的每一樣食物或者服務,都是別人辛勤勞動的結果,但是我們要獲得這些東西,我們也必須付出勞動去獲取,這裡最重要的點是,當我們享受著別人的一個成果時,我們能感受到這個東西的份量與價值,因為我們自己也經歷過同類勞動。

比如,橙子學校都會有飯前唱感恩歌,後來我們家在吃晚飯前,也會唱,但是在之前的2年中,我們是為了唱歌而唱歌,我也不知道該如何真正讓這首感恩歌發揮它該有的作用,直到近一年,我才知道這首歌的妙處,以及如何引導孩子。

但是橙子跟我們做過飯,並且近來一直有參與洗碗的過程,因此,在最後感謝所有辛勤勞動的人們時,我們會特別感謝一下做飯的爸爸或者媽媽,有時也會感謝一下外婆特意帶過來的食物以及感謝洗碗的人,還有擦桌子,甚至由此而延伸出來的所有家人勞動,我們都能“看到”以及“感恩到”。

而其中的關鍵是,我們只有自己親自勞動過,我們才能感受到對方的汗水與辛苦,只有感知到這股情緒,我們才會產生感恩之情,有了這股情緒的力量,我們才可能產生去回報的動力,有了這股回報的動力,就可以克服前文所說的洗碗的惰性

這裡的前後邏輯要點是:

自己勞動過,大腦裡面有了所謂“苦”的情緒經歷【對應是神經元連結】;看到別人的勞動時,啟用我們大腦的同類情緒,於是可以同理與共情對方的“苦”或“情緒”;當知道對方的“苦”是為了我們時,我們就會產生回報的動力;這個感恩回饋的動力就可以幫助克服所有人生中的一切困難與挫折;

這就是追求,自主性及獨立思考與行動力的源頭,它幾乎是一個人一切品質的源頭,它就根植於我們的勞動,一切從勞動生髮起來,沒有勞動,後續一切都是空談。

而這本質上,就是前額葉透過感知底層情緒與價值,然後形成對本能動物腦惰性的調節與調控,同時形成一種感恩回報社會,服務他人的動力,在用自己的雙手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中獲得自我的價值感與信心,最終形成一個人的人格。

這就是所有一切的前因後果,這也是愛因斯坦這句話的份量:“對價值所有理解並且獲得切身感受。”

今天的孩子缺的就是勞動

今天很多家長,不捨得讓孩子幹活,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於是單方面把所有家務活都幹了,甚至還幫孩子拿書包,幫孩子幹這幹那,把原本屬於孩子的事情都做了。

這是一種無知與自私的愛,它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特別是,當一個人從小到大,都不參與勞動的時候,他的大腦就沒有對應的汗水,因為每一個經歷,都會在大腦裡面形成連結並且根據經歷時的感受儲存相應的情緒,結果,缺乏勞動的人就無法理解“價值”,更無法體會別人勞動的辛苦,他會把對方的付出理所當然,更不會去珍惜與回報

比如橙子看著米飯,他無法理解米飯的份量,他浪費糧食的時候,我跟他說每一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苦勞作的結果,他無法理解,更無法發自內心的感恩米飯。

但是我跟他說:“一會你洗碗好不好?爸爸今天做了飯,昨晚也洗了碗,讓爸爸休息一下?”,橙子會很愉快地答案,因為他經歷過我所說的事情,知道辛苦的情緒,因此,他也知道自己洗碗可以讓爸爸休息一下,在這個過程,他之所以喜悅,在於感受到了他的價值,幫爸爸減輕的負擔,在這個家,他也能承擔責任了。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能力感,自我的信心以及獨立性,也是在這個過程建立起來的。

在這樣一種家庭氛圍成長的小孩,或者說一個家庭成員之間的這種默契的相互之間的扶持與幫助,會使得家這個小共同體是一個效率最高的分工合作的和諧體,而在其中發揮作用的,就是大腦裡面的共情紐帶,一個大腦感知其他大腦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它必須來自於相同的經歷。

我們今天很多父母,不讓孩子勞動,不與孩子共同經歷,但是又不斷地在語言上說:“你要體會你媽的辛苦”,然後又另一方面抱怨說這個孩子怎麼本性這麼自私,長這麼大了,一點也不幫我一下,我工作這麼忙,回家還要忙這忙那,也不幫我分攤點家務,只顧著自己玩等等。

一個孩子他最終會有什麼樣的性格與本性,幾乎就是家庭環境決定的,而父母就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人,因為大腦的神經元映象會如實的複製父母的一言一行,最終,孩子的大腦的神經元網路就會跟父母一模一樣;

一個家庭裡面,當父母沉浸在自己的事業或者世界裡面時,缺少與孩子的陪伴與互動,特別是缺少與孩子共同的勞動與分工時,孩子長大後,幾乎也無法在共同體裡面與其他人和諧相處,無法在團隊裡面很好的與他人分工與合作。

這樣的大腦最大的麻煩在於,他無法融入共同體裡面去參與分工與合作,即使他想嘗試著去與他人建立連結,也不太可能,因為他的大腦幾乎無法與其他大腦取得連結,他無法感受其他人的感受,他會過度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忽略他人,他佔有他人的勞動,但是又不懂得去回報,最終的結果是,他無法融入群體與社會,他會被拋棄。

這就是愛因斯坦法則裡面第一點的基礎性,它是後續2點的前提與基礎,事實上,它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最底層基礎,一個人一旦無法覺察自己的情緒,無法感知他人的情緒,那麼他也一定無法感知美,以及由此而延展開的社會道理意義上的善,結果,他無法很好的與這個世界相處,無法理解他人,無法融入共同體,這樣的人生最終一定充滿痛苦

因為,有這個基礎的孩子,當他的前額葉真正成熟的時候,這股底層情緒所彙集出來的人生動力,就會驅動他去求知,去實現他的人生價值與意義,去在這個人類共同體裡面貢獻一份力量。

這就是一個懂得如何獲得幸福與快樂的人。

而所有的一切,就來自這個底層基礎。

13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孩子教育關鍵在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