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文丨許雯 圖據受訪者提供

2020年初,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減少聚會、串門,“宅”在家裡成了大多數市民的最好的選擇。現在疫情尚未解除,開學時間還在待定。比起孩子們的假期來說,家長們倒是有些坐不住了。

近日,有多位家長向團長大吐苦水,提到自家小孩自制能力不夠,呆在家裡東打一頭,西晃晃,就是無法安心來做一件事,令家長們十分困惑,甚至有家長直呼:“崩潰。”

在充滿無奈和困惑之餘,家長們也發出了來自靈魂的拷問,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為此,團長邀請到了一位從教多年的基礎教育工作者——成都市實驗小學北新校區校長任萍,她將從兒童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的角度,為家長們一一解惑。

“看他玩玩樂樂寫字的樣子,有時真的想給他兩下。”說到自家孩子,張女士氣不打一處來。今年6歲的樂樂,剛剛唸完了一年級上學期,這個假期,除了一些簡單練字和算數題,整體的作業主要集中在閱讀或是觀看電影方面。

即便如此,樂樂坐不住的毛病,讓張女士很是煩惱。她告訴團長,給孩子安排寫字,一轉身就開始玩筆,看個動畫片,不到20分鐘,就開始坐不住了,在家裡一會碰碰這樣,一會又去玩玩那樣,“娃娃的專注力不行,家裡老人說孩子坐不住調皮是天性,以後稍大一些就會好了,但我們還是對他有些擔心。”

相比樂樂坐不住的表現,也有家長向團長反應,自己的小孩則是體現在做事三分鐘熱度。比如,玩拼圖,堅持不到多久,又轉向去玩恐龍模型,就這樣反反覆覆在幾個玩具間徘徊,最終的結果是,一下午時間一個玩具也沒有拼好。

而孩子專注度不夠還有一個最直觀的現象就是做作業拖沓。李女士介紹,以兒子木木為例,完成一張數學卷子花費的時間是卷子規定時間的兩倍,“有時我會按照卷子規定時間來讓他做題,結果要麼是錯得多,要麼就是做不完,但實際上這個卷子的題量和難度都沒有超綱,他也會做,就是做事太拖沓,以至於整個學習的進度和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多位家長向團長大吐苦水的同時,也很對此充滿疑惑和擔憂。擔心孩子專注度不夠會影響到後續的學習,並提問孩子的專注力該如何培養,家長又該如何進行引導,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等。亦或者是否真的就是如家中老人所說的,目前的“坐不住”“三分鐘熱度”都是短暫的表現,需要等到年齡稍大點才能化解。

任萍,中學高階教師,青羊區優秀共產黨員,青羊區學科帶頭人,青羊名師,金牛區教育專家。曾在成都市實驗小學擔任班主任、數學教師、教研組長和分管教導主任,現任成都市北新小學校(成都市實驗小學北新校區)校長、黨支部書記。在歷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獲得各項榮譽稱號,有多篇論文在全國、省市區獲獎或發表。

針對家長們提到的擔憂和疑惑。任萍表示,實際上孩子們出現專注力不夠,自制力不足的現象,並非是在家裡才有的。相比以往的寒假,今年的假期受到疫情影響變得很特殊,家長和孩子們“宅家”時間過長,因此發現了孩子不少問題。實際上,家長們看到的只是現象,未必是本質。

她介紹,尤其是針對低學齡段的小學生表現出專注力不強,可能是多種原因產生的。如有兒童自身心理原因或是家庭環境和父母行為的影響,單從這個角度來說,專注力問題與兒童的年齡具有一定關係,但並非大家所說的“長大了就對了。

那麼兒童專注力不夠該如何引導?為此,任萍從兒童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的角度,給家長們提出了“3+1”培養建議,即3個培養行為+1個鍛鍊計劃,簡單來說,3個培養行為就是“不打擾、陪伴、認同”;1個鍛鍊計劃就是“協調鍛鍊”。

不少家長,喜歡在孩子寫作業、玩玩具,或者是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時不時地從旁邊晃來晃去,中間穿插很多所謂的“關心”,比如:該喝水啦,該上廁所了,該休息一下呀等等。這樣的打擾,實際上就是對孩子專注力的破壞。

當孩子正在專注於他手中的某件事情,家長儘量不要去打擾,讓孩子的興趣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內部的控制才能使孩子集中精力,不盲目、不合時宜地干預孩子,這樣自然就能培養起孩子的專注力。不打擾,還有就是讓孩子的學習空間更有序,整潔的空間和安靜的環境,可以儘量延遲孩子對某件事物的興趣和鑽研的精神。

一些家長總認為孩子做事情不能長久堅持,特別是對於0-6歲階段的兒童以及小學低段的兒童更是如此。其實,換位思考:“即便是作為成人的我們,是否又能夠安安靜靜地看幾十分鐘的書或讀半個小時的報紙呢?或許不一定能夠。既然如此,不妨嘗試著和孩子一起“靜”下來,陪伴孩子閱讀,陪伴孩子游戲,陪伴孩子去做這個家庭都喜歡做的事情。

孩子在十歲以前是靠聽力理解這個世界的。所以十歲以前,父母通過多陪伴,靜靜看書,講講故事的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喜歡閱讀。有一句話叫“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所以說陪伴不僅需要思想重視、精神鼓勵、更需要的是行為榜樣。

避免把成人的思想有意或無意地摻雜到兒童的世界當中。

如,孩子寫作業,盡了最大努力去寫字,可有的家長總覺得還是不好;孩子盡了最大努力去畫一幅畫,可是家長覺得佈局還是不夠完美。爸媽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穿插到兒童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好意”地提出建議或批評的做法,實際上容易阻礙兒童思考的有序性和思維的連續性。

長此以往的這種“阻礙”會降低兒童做事的專注度。爸爸媽媽應該學會包容大度,眼裡要能適當地融進“沙粒”,真心認可兒童的思想和行為,實時給予鼓勵和讚揚,這樣更容易激發兒童做事的興趣,有利於對兒童專注力的培養。

除了以上的三點建議,家長們還需要做的就是加強孩子的“鍛鍊”。這裡的鍛鍊主要是指“協調練習”,包括腦幹部分和肢體部分的一些小練習,例如:跳格子、拍球、跳繩等等。

綜合“3+1”培養建議,任萍表示,這些建議雖然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和教育學規律,但正如蒙臺梭利所言,每一個兒童都是鮮活的生命個體,就像一株株不同的植物,他們的生活環境、成長經歷、心智個性等皆不盡相同。“因此在培養兒童專注力這件事上,我們的建議也不是‘萬能良方’,更重要的是家長是否發現了孩子成長的祕密?是否把握了孩子不同的敏感期?是否提供了適應的環境和教育?”

她強調,如果有一劑“良藥”能治癒兒童專注力問題,那一定是“愛與尊重”即把兒童還給自然,把童年還給孩子,把教育還給生活。

最後,針對近期宅在家裡的時光。任萍為家長和孩子們推薦了部分優秀且適合親子閱讀的兒童繪本,在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也對培養小學低段兒童的專注力會起到積極作用。

喜歡科學的孩子:《神奇校車》《一寸蟲》

喜歡恐龍的孩子:宮西達也的《恐龍大陸》《我是霸王龍》

喜歡汽車的孩子:《消防車吉普達》(套裝)

對於不是特別挑書的孩子而言,可以選擇繪本大師的作品來看,如艾瑞.卡爾、安東尼.布朗、大衛.夏農、理查德.斯凱瑞的作品等,這類作品都是很具有通識性的。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上清北APP順利通過教育部APP“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