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每到假期,往日熱鬧的家長群都沒啥聲音。 然而,一連幾天都很安靜的家長群裡,這天意外地有幾百條未讀訊息。

我從頭開始看,發現大家都在吐槽這個東西: A:“大家都啥計劃,放假沒幾天,熊孩子都玩瘋了。”

B:做個計劃表吧,去年我孩子也這樣,我今年提前做了一份計劃表。

C:“我們家之前也做過,沒用,年年定,到後面都沒用。”

D:“我們也是,我還專門買了計劃表貼在臥室裡,第三天就作廢了。” 也許是這位媽媽的話引起了共鳴,一下子好幾個家長出來吐槽。 其中一位媽媽說,去年暑假,她和女兒制定了一份計劃表,什麼時候寫作業,一天要閱讀多少時間、興趣班上課,還留了時間去旅行。

到最後,就旅行和興趣班完成了。 “一開始,我和孩子都會嚴格執行,可沒過多久,就會被各種事情打斷。什麼朋友請吃飯,長輩拜訪啥的。感覺每天都有新變化,計劃趕不上變化。”

對於群裡面媽媽們的吐槽,我深有同感。 記得我家女兒上一年級的那個寒假,老師說,寒假最好做個計劃表,合理安排假期,不然成績很容易掉下來。 加上之前我看過美國也有個研究資料說,所有孩子在暑期中斷學習活動後,都會出現學習滑坡現象,學名叫“暑期滑坡”(summer slide)

英國教育機構Oxford Learning透過調研也發現: 暑期不學習

損失的數學技能,平均2.6個月

損失的整體技能,平均1個月

損失的閱讀技能,平均2個月

開學後彌補所需時間,平均6周

到小學六年級,由暑期滑坡導致的學業水平差距可達兩年以上

雖然寒假不是暑假,但也是假期啊。 所以我立馬興沖沖地上網找了模板,前前後後花了兩個多小時,做出了一份完美的計劃表。 差不多就類似於下面這個。

然而,拿給女兒看後,人家非但不領情,還飄飄然來一句: “媽媽,放假安排得這麼滿,我還不如不要放假呢。” 聽到這話,我頓時感覺被澆了盆冷水。但我不甘心,立馬找到了女兒老師尋求幫助。

女兒老師看了看我的計劃表說,你這一看就是隨便照著網上模板列的吧?

“這種計劃表,就算孩子願意,也很難執行下去。”

接著,老師和我解釋了一番,並指出了我計劃表中的三個問題。

1、計劃定得太滿、太細,缺乏變通 計劃表定得太過細緻,幾點起床、幾點洗漱、幾點寫作業……看起來滿滿當當很充實,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缺乏變通性

尤其是寒假,春節活動多,假如其中一項沒趕上,會導致整天趕不上,一天堆一天,漸漸地,孩子的熱情就會消失,計劃表也會形同虛設。

2、孩子缺乏參與感 很多計劃表,說是孩子的計劃表,但是往往是大人一手操辦,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希望如何安排。 這樣制定出來的計劃表,對孩子來說,實際上就是一個任務表。孩子很難有熱情去主動執行,更別說堅持了。

3、綜合素質比單一的成績重要得多: 假期很多家長都摩拳擦掌著要“彎道超車”,計劃表上滿滿的都是各種學習、興趣班。 但過猶而不及。 假期確實是查缺補漏的好時機,除了學習外,放鬆休閒的時間也不能少,勞逸結合才是最合適的搭配。

聽到老師指出的問題,我恍然大悟。 本以為把時間排一排就好,沒想到製作一份可行的計劃表還挺要技術含量的。

之後,老師也給我提了幾個建議,我開始重新制作一份計劃表。

1、和孩子一起商量完成計劃表,引導孩子列心願單 吸取上次的教訓,這次我主動把女兒叫來,一起制定計劃表。 老師說,制定任何計劃前,明確目標很重要。

因此,在制定前,我和女兒把目標分成了“想做的”“應該做的” 比如,完成寒假作業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這個排在最優先順序

其次就是孩子給自己定的一些目標。 例如,最想去的地方,最想做的3件事、最想看的兩本書,都可以排在計劃表裡。

記得那個寒假,女兒的第一個願望單就是爸爸陪她坐一次摩天輪。假期第二天,爸爸就帶女兒去完成了這樣一個心願。 那天回來後,女兒尤為開心,還眉開眼笑對我說,這個計劃表實在太棒了,以後還要一起製作。

適當的滿足願望是放假的儀式感,也能鼓勵孩子堅持執行計劃表。

2、把時間分塊,給予一定的彈性時間 目標定好了就是安排時間。 由於是寒假,中間會有春節活動,建議把時間分為三個部分。

▲放假至除夕前兩天 這個時期期末考試剛結束,又還沒有過年,可以學習為主,覆盤期末考試,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

▲春節到正月初六 節日期間氣氛濃厚,親戚來往也很多,孩子也沒有心思學習。可以減少學習的時間,讓孩子充分享受節日。

▲正月初七至開學前 這個階段節日基本上過得差不多了,可以收收心繼續未完成的寒假作業,準備開學。

其次,每天的時間也要足夠有彈性。

①先把時間分塊,上午、下午和晚上,不用具體到點,重要的日子標記,週末 、節日,可以做特殊安排

②接著把已經確定時間和日期的專案先填到格子裡,比如,寒假作業、興趣班之類的,其餘的時間可以用來安排孩子想做的事情。

②寒假總天數和作業總量計算一下,數學有多少頁、語文有多少頁,就能大概定一下每天需要完成多少數量。

3、每天覆盤,適時獎勵 計劃實施的最初期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 每天可以花十分鐘覆盤,哪一塊時間沒有安排好,第二天的計劃可以做出調整。 我和女兒最開始定了一天完成2頁的數學,後來發現,兩頁的數學非常簡單,完成速度很快。

相反,語文要抄寫,花費的時間更久。所以第二天,就把計劃表的時間做了一個調整,分給語文的時間更多一些。

另外,如果一天下來,孩子每天都如約完成了作業量,我也會適當給她一些獎勵。

現在,我家女兒上4年級了。隨著我們做計劃表的數量,女兒已經不需要我的協助了。 每次拿成績單後第一件事,她就會根據老師佈置的作業,自己把計劃表做出來。 這是今年的寒假計劃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上圖的計劃表,我們列舉了每一天,以及每一天要完成的量,唯獨沒有寫什麼點完成。 咋一看,好像很滿,但認真算的話,學習時間並不長,大概3個多小時就能完成。 最關鍵的是,她自己有充分的掌控權,每天都能堅持執行。

當然啦,每個孩子都是花朵,計劃表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寒假計劃表制定的最關鍵是,具有可執行性。不然孩子不跟著做,制定得再滿、再花哨也是白費力氣。

17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我們失去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