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常說:“孩子,要好好學習,不要貪玩,以後長大了,天天玩,又沒有關你。”那麼,我們為什麼貪玩,長大以後有時間去玩嗎,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大人們眼中,玩。無論你怎麼玩,除非你玩出了個名堂,否則,大人認為你永遠是錯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知識的需求愈發不可收拾,這本來是個好事,可是,我們是特殊的一代,我們承擔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在學校,家長的雙重壓迫下,大人們便無情地奪走了我們的餘下時間。
長大後,一部分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週末,暑假,寒假等等節假日都有無數的輔導班等著他們,如山厚的作業躺在他們的書桌上,他們理解家長,可他們也喜歡玩,喜歡拍著籃球在籃球場上肆意地玩耍,沒有人批評,只是單純地玩,簡簡單單的玩;他們也喜歡笑,無憂無慮地笑,盡情地笑。這本是一件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可是這些已經成了某些孩子的願望。
大人們常說長大就有時間玩了。這是真的嗎?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成長曆程—成績,似乎只有它被家人認可,被所有人認可。小學,我們就開始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興趣班等等......初中,家人就開始說,你怎麼考的,你看看你**家的孩子,人家怎麼考的,再看看你。哎...高中時,如山般的家庭作業和來自老師,學生,同學,家長...各方面的壓力接踵而來,似乎只有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才是自己的目標,在他們的作用下,我們迷失了自己,我們如傀儡一般的活著...大學,更加大的壓力像我們襲來。工作以後,工資低,家人不滿意;工作危險,家人不放心;工作....我們哪裡有時間去忙,去玩呢?
隨之而來的現象是孤寡老人和兒童,他們雖有父母,可是他們節假日在忙工作,週末我們上興趣培養課程,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義呢?沒有父母的童年是一個完整的童年嗎?
我們的童年去哪裡了?我們那純真的童年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