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對子女最好的愛,從來都不是“為你好”,而是讓他活出自己。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可以讓你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那一定是父母。他們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並理直氣壯地說是為你好。

而你,毫無辯駁的餘地。

《父母愛情》裡的江衛民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儘管這是一部關乎父母愛情的電視劇,但作者對於家庭關係的細節處理,卻讓我們看到了那些觸目驚心的命運。

那個年代,每個家庭都有三四個孩子,教育也不像現在這樣被放在重要的位置。江德福和安傑,並不算得上是一個好父母。原著中的女兒為愛吃安眠藥自殺,對於子女漠不關心的態度,都在表達著作者對父母的不滿。

但這卻是那個年代家庭教育的常態,不像現在的我們,接觸過多的開放思想。知識或許不會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卻會讓我們渴望獨立和自由。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逃離家庭。就像倪萍在節目中說的句話:如果有下輩子,我既不要父母,不要孩子,也不要家庭。很多時候,我們看起來活得通透了,但卻更加痛苦,因為人生,本就應該是一場難得糊塗的自我欺騙。

那個年代的孩子被傳統的觀念所束縛,沒有想要掌控自己人生的意識。所以,江衛民被安傑支配的人生,即使不幸,但也沒有過怨言。正因為如此,作者在劇中強化了安傑對於江衛民的彌補,集資幫他開茶葉店,還了他一個自由人生。

原著中的江德福與安傑生育了三子四女,可唯獨對江衛民是不公的,而這種不公,源於父母的寄予厚望。

寄予厚望的人生,有著父母想要達到的成就和臉面。

安傑從來都是一個好強虛榮的女人,在這段婚姻裡,她享受著江德福身份帶來的榮耀,聽著姐姐那句“軍官太太”而偷偷得意。對她這樣一個知識分子來說,一直都是崇尚知識這個身份帶來的優越感。

在江亞寧身上,她看到了有一個作家女兒的希望,所以將自己櫃子所有的書都拿出來給她看,這種希望讓她覺得欣喜,更覺得自豪。不同於江德福對作家的認知,她對於作家的定義是知性和不同於其他人的優越。

在兩個兒子去當兵之後,安傑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自己的小兒子身上,她要培養出來一個大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的人生變得圓滿,這是她的希望,她也是這樣做的。

即使島上同齡人都離開了海島,即使天性愛熱鬧的江衛民早早地想要拍拍屁股走人,但他卻說服不了自己的母親。這個家庭地位不容撼動的女人,她以絕對的權威要求最小的兒子至少讀到高中畢業。

安傑幾乎算不上是商量,只是以通知或者告知的語氣告訴江衛民:“怎麼你也得給我高中畢了業”。而從小都活在兄姐陰影下的江衛民,一直都是唯唯諾諾的性子,他對安傑的話只能言聽計從。

事實證明,安傑的選擇是對的。不久,南京外國語學院準備在部隊內部子弟中招收一個學生,加入專門培養外交官的英語班。

因為安傑的強硬要求,海島上符合年齡的孩子現在只有江衛民。全家都在為安傑曾經的機智而歡呼,而江衛民也被看作傻人有傻福,他的人生,再一次地面臨著大轉變。

可惜,他卻為江德福的錯誤買了單,這就是所謂的父債子還吧。

搶走這個唯一名額的,是劇中江德福兒子欺負的烈士遺屬,那個叫做許萌萌的孩子。

因為這個孩子,江德福曾經大打出手,也是劇中唯一一次江德福如此暴力地對待自己的兒子。一向寬厚的江德福,用這樣的手段暴打孩子,其實並不合情理。

在原著的情節裡,江德福的兒子欺負的那個烈士孩子的父親,是因為江德福的判斷失誤而去世的。那是一顆不知名的水雷,在所有人都覺得沒有危險的時候,這個下屬卻勸誡江德福可能會有隱患。

但是江德福沒有聽,他任由他們排雷,拆彈,在下屬的勸說下,江德福離開現場。而那個下屬卻死在了那場意外的炸彈爆炸事故中,而這件事情也成為江德福一生的虧欠。

自此之後,江德福經常會照顧下屬留下的妻兒,甚至因為自己的兒子欺負許萌萌,將自己兒子的右耳打到失聰。這一個外交班的名額,許萌萌的母親也為之心動,同樣聰明機智的她,也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即使許萌萌還不符合年齡,但那一年的後門之風開過這方面的先例。連聾了一隻耳朵的孩子都可以參軍,一個耳聰目明的孩子為什麼不可以上外交班呢?

這個女人到處東奔西跑,但安傑卻不願意退讓,她為江衛民收拾衣服和生活用品。江衛民的這次遠航,簡直是裝載了安傑的人生希望,她理所當然地忙碌著。

令人覺得唏噓的是,最後安傑還是退讓了。那個女人跪在安傑面前時,她沒有辦法不理會這種傳統的大禮,即使那是她全部的希望,她還是退讓了。

而江衛民與英語失之交臂,人生再次發生逆轉,只是在每一次逆轉的過程中,他明明是主角,卻無能為力。

江衛民的命運極其偶然,跟個人奮鬥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本以為可以去南京城學ABC,最後卻在幾年之後的上山下鄉的高潮中被送去生產隊種莊稼。鐵鍁、鋤頭和耙子就是他人生啟航的武器,一次不情願卻又無可奈何的啟程。

安傑對於江衛民是虧欠的,在送他啟程的那一段情節裡,作者劉靜在書中這樣寫道:“母親的手在半空中搖著搖著,突然收了下來,捂在自己嘴上,把一種哽咽,擋在了顫抖不止的咽喉的深處”。

而那個搶走江衛民名額的女人,不住地道歉和討好,可江衛民臉上卻寫著厭惡,在船上扔掉了她送給自己的丈夫的遺物。上山下鄉,不僅不是江衛民自己的選擇,甚至極度反感。

江衛民的退讓卻給了江德福安定,對許萌萌的補償多一點,江德福的心裡也就會好受一點。因此,他對於這次搶名額事件是冷眼旁觀的,甚至是贊成將名額讓給許萌萌的。

江德福的忠厚老實,註定只會委屈自己人,而去補償別人。可是江衛民的人生卻重新書寫,他是無辜的,可他沒有選擇的權利。

就像劇中江亞菲說的那樣,上山下鄉是江衛民自己的選擇,他沒有抱怨的權利。在看到安傑集資給江衛民開茶葉店的時候,我也曾憤憤不平,並不懂安傑愧疚的心何來。

而在看了書籍以後,我明白了安傑的虧欠。對於作者劉靜來說,她想要表達出安傑對江衛民的虧欠,只是沒有拍出來的這一段情節,讓我們對江衛民造成了誤解。

他的人生,一直都活在父母的希望裡,不同於其他子女的放任自流,他被寄予厚望,卻沒有如想象的順風順水。

或許,自己的人生,終究還是應該自己來選擇,後悔與否,都與人無尤。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變數和偶然交替的命運多舛。

我們無法預料每一條路盡頭的模樣,但這正是人生的精彩之處,不是嗎?

我是小Q,一個熱愛文字的90後

微風不燥,遇見你剛剛好

21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教育孩子,需要給孩子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