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點道理。
古人不也說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但是這裡有一個概念需要澄清一下:辛苦≠痛苦。而快樂的反義詞是“痛苦”,不是“辛苦”。
所以說,學習雖然辛苦,但還可以是快樂的。
有的孩子去學校上學很痛苦,更喜歡偷偷泡在網咖裡,餓了啃個泡麵,困了椅子上眯一會兒,辛苦嗎?辛苦!痛苦嗎?不痛苦。因為他在虛擬的世界裡找到了尊嚴和關愛,而且樂此不疲。
我們設想這樣兩個場景:一個小孩被家長逼著背古詩,訓斥聲、呵斥聲、啜泣聲聲聲入耳,最終結果是,這個孩子背會了。
另一個孩子聽著家長的鏗鏘音韻,羨慕不已,偶然學得一兩句,得到了家長的及時鼓勵,更有興趣了。最終的結果是,這個孩子也背會了。
結果是相同的,但,孩子的情感體驗相同嗎?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會一樣嗎?
日前閱讀赫伯特·斯賓塞的《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再一次觸及到這個問題。
斯賓塞說:我始終認為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快樂的方法和氣氛……要使孩子感到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很多,比如唱歌,運動,大自然,而不僅僅是枯燥的學習、作業、成績等等。
我幾乎看到過上百個這樣的例子,父母或老師“義正詞嚴”地質問孩子:“難道這麼簡單的問題你也不會嗎?”“要麼記住它,要麼今天一天都不要出去!”“你怎麼這麼笨?”“鄰居家約翰可比你強多了!
父母的憤怒使空氣顫抖,激烈得足以震耳欲聾,而孩子的表現呢,他們除了緊張地盯著地面,或木然地瞪著書本,什麼也不知道。
你可以回想自己在兒童時代的類似經歷。當你被訓斥和懲罰時,你還會有心思學習知識嗎?當然不會,你唯一注意的是父母的表情,觀察情況是進一步惡化,還是有所緩和。只想著這件事快點過去,而不是改正這件事情。
就像你不可能在一張抖動的紙上畫出什麼漂亮的圖案,同樣,你也不可能在一個顫抖的心靈上留下什麼有用的知識。
所以說,教育,應該在厭倦之前結束!
他還舉了三個孩子的例子。
鎮上公立學校的校長,把3個孩子帶到我家,向我請教教育問題。三個孩子都只有十歲左右,一個叫勞倫斯,一個叫傑克,還有一個是小湯姆。校長說,無論如何請我幫忙,因為他們在學校的成績簡直是差到了極點。他們像三匹小馬駒一樣頑劣,他把他們三次遣送回家,他們的父母又給送了回來,說是實在找不到學校肯接收他們了。
我看了看三個孩子,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特別討厭或者特別可愛。我答應了校長指導指導他們,並告訴他,明天我會去學校接他們。
第二天,三個孩子來到我家裡,我對他們說:“孩子們,我很歡迎你們的到來。從今天起一直到暑假結束,我們就是一家人了,你們都是家裡的成員。我們要一起勞動,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今天晚上,我們會在屋後的花園裡舉行一個小小的歡迎儀式。但前提是我們白天要一起到鎮上的木器廠去工作,掙來工錢。”木器廠是我常常去為小斯賓塞做教具的地方,我決定帶他們到那兒去,三個孩子聽了後高興極了。當我們到木器廠時,工人們都說,斯賓塞先生又收了三個小徒弟。他們聽到這話還挺高興的。
晚上我們用在工廠賺來的錢買了些糕點,在花園裡慶祝。一天勞動下來,三個孩子雖然身體上有些疲倦,但興致卻極高。之後,我們玩起了真心話大冒險的紙牌遊戲。
從三個孩子的講述中,我逐漸明白為什麼他們這樣厭惡學習了。
勞倫斯是這樣敘述的:學校就像一個恐怖的碉堡,老師們總是用無情的話語譏諷我,“你難道將來願意像你父母一樣在街上做低賤的掃地工作嗎”;壯實得像頭牛一樣的農場主卡 爾的兒子經常追著打我,老師卻很少主持公道,反而斥責我破壞紀律。每天早上我一醒來,一想到學校就害怕,我不願去那個地方……
小湯姆是這樣敘述的:其實我以前的成績還是可以的,但自從妹妹出生後,媽媽就不喜歡我了,總是對我嘮嘮叨叨的,有時一點小事她都會嚴厲地斥責我。我只想好好地氣氣她,就無心學習了。
傑克的敘述讓人有些心酸,他說:我很厭惡我自己,同時我也很羨慕成績好的同學,但我總是管不住我自己。我每一次祈禱時就想發笑,因為我心裡想說的是,上帝啊,請賜給我一個 又大又有很多蛋的鳥巢讓我搗鼓。我一點兒都聽不進去老師講的數學知識,因為心早已飛到河對岸的森林裡去了。每次老師讓我父母來學校時,我都恨不得把自己的手給砍下來,它們為什麼不聽我的指揮,還有我的大腦,為什麼會去想一些無用的東西。但有時候我又在想,要是我也能像小斯賓塞就好了。但是我一說出這樣的話,我父親就會狠狠地說,做你的白日夢去吧!
孩子們的秘密在我面前轟然開啟。勞倫斯處在老師不公正的待遇中,這種陰影使他的自信心大打折扣,他怎麼會喜歡學習和有求知慾呢?他還沒有像成人一樣對待不公正時的忍耐心,他也沒有學會像成人一樣用其他方法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一個出入垃圾堆的孩子,你想要求他保持衣著整潔,這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嗎?
小湯姆的行為則源於母親對他的忽略而產生的情緒反叛。
傑克則完全是出於孩子嚮往自然的天性。
我充分肯定了他們每個人的願望的合理性,然後圍繞如何去除他們心中不快樂的陰影而設計出不同的訓練課程。我認為如果不首先消除孩子們心中不快樂的因素,想要進行快樂教育 是不可能的。甚至,這種不快樂幾乎會毀掉三個孩子的天性。
我給勞倫斯談得最多的是,弱小者應如何透過特殊的而別人沒有的境遇來發現真理,從而具有完美的品性,成為一個強者。小勞倫斯內心的恥辱感不但沒有了,還激起了他的使命感。
我知道,我無法改變社會的不公平現象,但我可以造就一個熱愛公正的人。後來,勞倫斯成了英國著名的律師。
對於小湯姆,我讓他同情他的母親,因為她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但她有一種執著的願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成 才。小湯姆後來成了一個受人尊敬的牧師。
而小杰克,在這個夏天,我教給他研究動物的方法,許多年之後,他成了一個鳥類學的專家。
從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即使原本是一個天才,也有可能被不快樂所扼殺啊!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實施快樂教育呢?
(1)在平時自己情緒很糟時,千萬不要去教育孩子,因為這時容易把這種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
(2)千萬不要在孩子情緒低落或剛剛哭鬧之後去教育他或者逼迫他學東西,這個時候孩子根本無法進入學習的狀態,教育的效果很差。
(3)家庭教育中,有一點很重要:要努力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快樂感和成就感,滿足孩子的內心需要。
(4)最後一點: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的優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的缺點。
“難道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也要友好、鼓勵嗎?”這是勞爾太太在我一次關於“友好、鼓勵”的演講中提出的問題。我回答她說,對待孩子,該管的一定要管,但是要分清哪些是道德問題,哪些僅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問題。我認為只有道德過失才需要懲罰、命令、禁止,除此之外,其他的則僅僅是方法和效果問題。
總之,教育有教育的規律,學習有學習的規律,成長有成長的規律。
想起了那句古語: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想說:為學事有苦樂乎?循道,則苦者亦樂矣;背道,則樂者亦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