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來,“小神獸”們解鎖了歡樂的假期生活。對孩子來講,是一件高興的事,但家長們卻多少還是有些小焦慮的。因為在假期裡,孩子很容易生出一些壞習慣,這著實令父母頭痛。與其等假期過後再費老大的勁兒糾正,倒不如現在就防患於未然。
01
整天睡懶覺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尤其是受最近寒潮的影響,全國都開啟了速凍模式。被窩裡的溫暖讓人留戀,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恰逢假期,孩子偶爾睡睡懶覺自然沒有什麼,但如果天天如此,睡到中午才起床,就會完全打亂孩子正常的作息習慣。長期下去,等到幼兒園開學時,孩子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的生物鐘,很難適應上學的時間。因此,將睡懶覺列在假期壞習慣之首,主要在於它昭示著假期壞習慣的最大根源,那就是“失範,就是沒了規矩”。
☑ 對策: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時的規矩來,稍稍放鬆一些。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規矩,而是要有寒假的“規矩”。比如睡懶覺這件事,重要的不是幾點起床,而是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
02
“狂吃”零食
春節裡自然少不了各種好吃的啦。雞鴨魚肉、飲料零食……小朋友們在大飽口福的同時,家長也容易受節日氛圍的影響縱容孩子攝入過多不營養的小零食。
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而且吃多了零食,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這時候會生氣,於是飯桌就變成了“戰場”。
☑ 對策:
跟睡懶覺的問題一樣,當然可以讓孩子吃一點零食,這也是生活樂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議好一個比較合理的飲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點什麼東西、吃多少,別人給零食時怎麼處理,等等。
03
“沉迷”電視和網路
寒假,是孩子的使用電子產品最久的時候,平時上學沒時間玩和看的東西,放假了,終於可以惡補一下和電視、手機之間的“感情”了。如果家長對此不加以約束,後果很嚴重。不僅損害孩子的視力,而且對孩子想象力和思考能力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 對策:當下的時代裡,想要孩子的童年裡想擺脫電視或手機的影響是不大可能,在這方面,建議家長合理地安排和計劃!不能依慣孩子致使其沉迷。
所以如果家長有條件陪伴孩子看電視,不如把時間和精力用於幫助孩子把課外生活放在更加豐富多彩和有意義的事情上。
如果希望透過看電視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和視野,不如和他一起讀書看報,一起去博物館展覽館,一起去自然界觀察和探索。
04
宅家不運動
如果有電視看著,有零食吃著,有玩具玩著,孩子自然減少戶外活動的興趣。有些家長擔憂孩子的戶外安全問題,或者怕孩子凍著了,外面天氣稍微冷點就不許孩子外出了。最終,各種因素促使了“宅”在家的壞習慣。
☑ 對策:父母有空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戶外空曠的公園等地逛逛,或者安排一些體育鍛煉,鼓勵他跟小區裡同年齡的孩子一起玩。
在疫情低風險地區,堅持參加多種形式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儘量做到幼兒每天3小時以上戶外運動。即使居家隔離,也要透過陽臺、窗邊、庭院等儘量多接觸陽光。
05
變身“兩面派”
說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帶孩子的情況,可能會過分溺愛,一方面助長了孩子的一些壞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這些看護人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會察言觀色的,容易變成小小“兩面派”。事實上這種不一致會給孩子造成混亂的感覺,對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長很不利。
☑ 對策: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穩主意,然後儘量和其他看護人溝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著一起吃飯或飯後活動的時間,開一個小小的家庭會議。
把孩子在這一天裡的表現說一說,大家評議評議,不帶批評色彩,更不是開“批鬥大會”,只是把事情都拿出來讓大家知道,讓一切都變得公開、透明。當然,著重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06
化身“人來瘋”
有的家長會發現,當孩子自己在家的時候好好的,一旦帶出去,或者有親戚朋友來家裡玩,到了人多的場合,就變得任性起來。要不然就是大喊大叫的,或者對人不太有禮貌,或者打斷別人的談話或就表現得很“拗”,一定要這樣、那樣的,不然就撒嬌、耍賴、發脾氣,讓氣氛變得很是尷尬。
再或者有很強的表現欲,什麼事情都要“我來、我來!”尤其是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場合,一定要大家都注意他、說他最好。
☑ 對策:當孩子經常出現“人來瘋”的現象,家長應對的重點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會獲得關注和得到讚許。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會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視。而當孩子不能從好的行為引起父母的注意時,便會用不恰當的行為來達到目的。
因此在解決這個問題上,關鍵還在平時。正確地鼓勵孩子。正確鼓勵孩子的方法是鼓勵孩子行為的過程,鼓勵孩子相比自己之前的行為獲得的進步。關注孩子行為的內容,對孩子做的事情進行具體評價。
幼兒園的話
總之,寒假這個小假期,孩子們要勞逸結合,同時也要避免養成不良的習慣。家長和孩子都可以過個健康愉快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