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和類比思維
類比是思維的梯子,它是舊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的橋樑。類比使得你不需要從頭向新知識上爬,而可以藉助類比這個梯子,從舊知識爬到新知識上,減少了認知難度和時間(如圖所示)。
類比的思維導圖
“一樣上課你都學啥了?你王叔家的孩子咋能考100分呢?”
“我同事的女兒今年考上重點中學了,你怎麼就沒人家這麼爭氣呢!”
“你張姨家的孩子都考上清華了,你怎麼連個一本都沒考上?”
“你李嬸家孩子找了一個有錢又帥的老公,你怎麼連個男朋友都找不到(如圖50所示)?”
圖50 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從小都有一個夙敵,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經常拿我們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並且我們永遠也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
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等機構聯合釋出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19)》顯示,“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這句話壓倒性地入選“未成年人最不喜歡家長說的五句話”。
別人家的孩子使用的思維就是類比思維。其邏輯為:現象相似,結果也應該相似。比如第一句,“一樣上課你都學啥了?你王叔家的孩子咋能考100分呢?”你和王叔家的孩子都是一樣的上課,年齡也差不多,這些都是相似點,所以他考了100分,你也應該考100分。
父母在說“別人家的孩子”時,你邏輯都是你和誰誰條件相似,所以他們認為結果也應該相似。
類比的邏輯是:
A物件具有屬性a、b、c,另有屬性d,
B物件具有屬性a、b、c,
所以,B物件具有屬性d。
套用的王叔家的孩子,那麼就是:
王叔家孩子和你都天天上學,成長環境相似,學習內容相似,王叔家孩子考100分,所以你也應該考100分。這裡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類比結論不保真,無論有多少相似點,類比的結論都是不保真的。但是,相似點越多,結論為真的可能性越大(如圖51所示)。
圖51 別人家的孩子類比邏輯
這其實是類比不當,結果不僅僅取決於外部條件,還取決於自身條件和偶然性等因素。就比如兩個同齡小孩同時上學,上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上相同的補習班,也不能說他倆的成績就應該是差不多的。
父母使用別人家的孩子是“找相似”,然後推出你的結果應該也相似才對。一般的反駁邏輯則是找不同,所以結果也不同。比如,“一樣上課你都學啥了?你王叔家的孩子咋能考100分呢?”反駁的話可以是:
1)他是他,我是我(強調不同),我比他語文學的好(強調自身優勢)。
2)我沒有他聰明(說明自身不同),但是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表明態度)。
3)“他爸媽都是博士學霸,我爸媽不是啊(尋找外部不同)?”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別人家的孩子”這種教育方式好像並不能達到教育的本質,言傳身教的效果要遠勝於無畏的攀比。
別人家的孩子的思維還可以擴充套件到其他領域,比如別人的老公。
“你看看別人的老公,能賺錢還心疼媳婦,家務活從來不用媳婦幹。”
“你看看別人的老公多上進,現在都是經理了,你還是個小職員。”
“你看看別人的老公,總給媳婦買名牌,我連個200塊錢的包都沒有。”
“我同事的老公領她去新馬泰旅遊了,你什麼時候帶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