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都知道,孩子的語文成績是“三三三”這個現象:考試結束了,孩子的語文得多少分,1/3是小學老師教出來的,1/3是幼兒園裡面積累的,還有1/3是家裡讀出來的。
所以科學的家庭教育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引領孩子讀書。
上幼兒園之前,每個月給孩子買一本繪本書,每本書買回來都要堅持爸爸陪讀四遍,媽媽也陪讀四遍,如果任何時候孩子拎著書讓家裡任何人幫他讀,隨時放下手中的任何事情,給他讀。
給孩子每月買書的習慣請持續到高考結束:
✎ 幼兒園以後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以便買到他自己喜歡的書;
✎ 上小學以後就不要再買繪本,而是必須讀純文字的書了;
✎ 上學以後孩子讀的每一本書,家長也一定讀過:尋找共同的話題——親子閱讀共成長,精神陪伴更加親。
上幼兒園小班了,請每天給孩子講個故事。他弄個小板凳坐在你的對面,給他講故事的時候,他眼睛必須看著你的眼睛,你必須對他有要求:學會聆聽。
小班是聆聽的關鍵期,因為幼兒園裡老師一對多,不可能總是看著你,但是你必須看著老師,確保注意力集中在講話人,當然幼兒園老師不可能一一糾正你不看,但是家裡家長可以通過這種訓練養成孩子眼睛看著說話人的習慣。
不要到孩子上學以後不會聽講、上課的時候東張西望、課堂聽課效率低的時候抱怨孩子,與“別人家”間的差距第一步在於小班的時候家庭有沒有聽講故事的教育經歷。
提醒大家:從上幼兒園開始,每天的家庭故事時間相當於家裡上課,面對面正經地坐著一對一,平視。
到了中班,不僅是講故事了,是開始讀故事。孩子端坐在大人對面,還是眼睛看著大人,用心聽故事。
這時的家庭親子閱讀與小班相比,出現了兩個變化,一是學習方式,二是語言形式:
小班時家長講故事,家長自己記住了故事,在講的時候,家長的眼睛是一直看著孩子的,孩子的眼神飄離,家長隨時“抓”回來;
中班家長讀故事(用不著先記住故事了,就是不用備課)時眼神聚焦在書上,不再一直盯著孩子了,但是要求孩子眼睛能自覺地一直盯著大人,我不看你了但你必須看著我,老師上課就是這個模式。
所以聽故事到讀故事的過渡是孩子由被動學習走向自主學習的開始,即所謂學習方式的變化。
語言形式的變化在於,講故事是口語,讀故事是書面語,中班是孩子口語向書面語轉化的關鍵期,書面語語法嚴格,用詞文雅,句子較長,結構嚴謹;
書面語是用文字的形式來傳遞人們的思想、觀點等資訊,它要求句子結構完整、嚴謹、工整、符合語法規則和行文要正規得多,在恰當傳遞資訊的基礎上產生一定的修辭效果。
中班的家庭閱讀是書面語的詞彙、語法、格式積累的重要過程,為孩子將來的文字閱讀與寫作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家長讀完故事或新聞以後,一定要問孩子五個問題:
誰?什麼時候?在哪兒?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如何?通過問這五個問題,一方面是檢驗他聽故事的時候有沒有用心,另一方面是激發他去思考,也慢慢培養他的概括能力。
憑什麼“別人家孩子”聽課能做到眼睛總是盯著老師?為什麼“別人家孩子”三年級以後語文能遙遙領先?幼兒園中班的家庭聽讀故事是關鍵。
到大班的時候,家長一定把孩子抱在懷裡,要帶孩子指讀。大人用手指指著,以詞為單位,帶著孩子一起讀。這裡有兩個專業祕密:
一是訓練孩子以詞為單位視覺水平掃描式移動,為將來的閱讀練習眼肌(眼球周圍有六條肌肉,四條直肌、兩條斜肌,閱讀的時候是六條肌肉同時協同活動的一個過程),通過手指指著閱讀,養成眼睛平行橫向移動的運動定勢,打好閱讀時眼球運動習慣的生理基礎;
二是反覆這樣指讀,高頻的字詞反覆出現,慢慢變得熟悉了,字詞和發音之間會建立聯絡——前識字滲透,我們不是故意教孩子認字,而是不經意之間通過每天的閱讀滲透了一些高頻字詞,堅持做的家長會發現,不知不覺中孩子上學前認了好多字!
其實孩子一開始都不願意讓你指著讀,因為對他來說既要動眼睛,又要動腦子,很累,但是你告訴他必須有這麼個過程,可以一開始選短一些的故事,慢慢加長。
讀完以後一樣也要問他五個問題:誰?什麼時候?在哪兒?發生了什麼事兒?結果如何?
問完五個問題之後,一定要讓他用自己的語言把故事內容表述出來,學會口頭表達,這個過程既訓練了孩子的聽覺記憶力,又提升了口語表述能力。
入學前就能閱讀的孩子更愛看書,愛看書的孩子各方面的積累會更多,連數學應用題的讀題能力都勝人一籌。
人生差距始於學前,學前差距始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差距始於親子閱讀,親子閱讀差距在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