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學習動力來自於哪裡?
1.對學習正確的認知。學習是對未知的探索 ,是擴大自己的眼界和見識的過程 ,簡單直白的說法 :“就是一個讓自己逐漸變好的過程 ”,這個道理我們這一輩家長們小時候應該聽過父母或者老師唸叨 “學習是為了你自己好 ”,這一句話是我們童年時的魔咒,現在又成了我們教育孩子的金句。
孩子面對學習的態度 ,是在主動學習還是被動接受 ,是由孩子對學習的正確認知來決定的,“學習是為了自己好”,家長時常在跟孩子講這個道理。
但是往往孩子接收不到,所以把道理“說”給孩子,不如“做”給孩子。明明家長天天催著我看書寫作業,這些事非常枯燥乏味,家長卻說“為我好”,真為我好就該給我天天看電視玩手機不上學,明明是家長們天催我成績卻還說為我好!……所以我們不能僅僅是從成績上去衡量孩子的學習,還應該看到孩子品質的提升,性格的改變,能力的增長,讓孩子知道,即使成績沒多大變化,我也有透過學習變“好”。之後我們才能引導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那麼努力成為更優秀的人還是需要透過學習來實現的。
一個自信的孩子與一個自卑的孩子相比,想要取得好成績是分分鐘的事。這就要談到學習動力的第二個因素了。
2.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和價值感。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接受的都是批評或者指責時,家長別以為這是激勵,這種激勵只會打擊孩子學習的興趣,影響孩子的性格培訓。我不相信一個天天在學習上備受打擊的孩子會熱愛學習,但是一個在學習上能夠幫助同學的孩子,肯定很有學習的動力。
這就是網路上某些家長陪讀時使用的方法:媽媽數學沒學好,能不能請你在學校好好學,回來教教我,讓我能夠跟你一起進步。這個孩子回學校後的學習是帶著責任感去的,對於能夠這麼早小就開始幫助媽媽,非常的有成就感。
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除了不要口頭強調“為你好”,家長可以從逐漸的培養孩子的成就感開始。
這是對於4年級以下的孩子比較有效的提升學習動力的方法,對於大些的孩子,明天會分開來講述關於學習目標的時代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