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老師講課,一上課就減壓,要減輕學生壓力,讓學生輕鬆活潑起來。其實大可不必,很多學生不必要減壓,因為沒有什麼壓力,或者已經透過別的方式減壓了。
現在的學生對待學習大多不是非常在乎,在乎學習的學生似乎有心理壓力,但有一點心理壓力反而是好事,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當這種壓力變得非常大的時候,才需要心理減壓。倘若不是衡水中學那樣的學校,一個自然班內學習成績好的也就那麼幾個,學習成績中等和差等的佔多數。成績好的不一定有很大的學習壓力,成績中等的和差等的大多沒什麼學習壓力,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學生學習壓力大,需要減壓的情況。綜合來看,一個自然班內學習壓力大的學生沒幾個,究其實還是社會發展了,很多學生即便有學習壓力也已經透過別的方式減壓了,不需要心理老師介入。
有的學生透過購物來減壓,雖然有時是不自覺的,但透過花錢買東西確實可以解除一定的心理壓力。還有的學生透過吃美食來減壓,透過旅遊來減壓,透過追劇、看電影來減壓等等,更多的學生透過玩網路遊戲來減壓,只是大多數玩網路遊戲的學生都有了網癮,不玩就覺得生活黯淡無光,沉迷網遊,也就成了另一種迷失。學習成績不好,自己還沒有什麼壓力,只能說是學生無所謂了;喊著有學習壓力,卻整天玩網遊、吃美食、購物,哪裡還能感受到一點壓力?所謂的心理壓力也就只停留在學生口頭上而已,並非真的有壓力。
真有學習壓力的學生會自己奮鬥,不管結果如何都會奮鬥。當然也有被心理壓力所壓垮的,走向了不可預知的境地。這部分學生就需要心理課來疏導了,有時候還需要心理諮詢師一對一疏導,嚴重的要送到精神科看病治療。但大多數學生不需要到心理科去看病,也不需要心理諮詢師一對一輔導,當然也就不需要上心理課來減壓了。中學的心理課大多上成了思想政治課,或者被主科瓜分,就這樣過了許多年,沒心理課的課程不也是沒出事嗎?出事的畢竟是少數,而不是絕大多數。在教育產業化的今天,還有誰會顧及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呢?所謂的心理課減壓也就是在講公開課的時候做做樣子罷了,講課老師為的就是獲得一個講課的證書,而不是真的探討心理學的現象。當然,還有老師隨便備課,隨便模仿,隨便糊弄的現象發生,也就讓心理課的減壓流於形式,成了必備的拿手節目。
其實,現在的學生哪有那麼大的壓力?他們大多會玩、會花錢、沒思想,但對於權和錢看得非常重,即便有生活的心理壓力也會在玩樂中減壓的。心理老師完全沒必要在心理課上幫助他們減壓。或許,老師理解的學生心理壓力只是老師一廂情願的想法,學生沒有什麼壓力,老師面對很多聽課的評委老師倒是平添許多心理壓力,到底誰有心理壓力還是個未知數。很多時候,這種心理課成了耍猴的,不是老師耍著孩子們玩就是孩子耍著老師玩。老師耍著孩子玩就是老師出題或者組織活動,讓學生參與,耍得孩子們團團轉,要不就是老師出題或組織活動過於簡單,孩子們都見過或者已經猜到了老師的意圖,也就假裝不知道,參與進去了,算是遂了老師的心願,等於配合老師演好了一齣戲,學生耍著老師玩了。不管怎樣,上心理課的老師都要喊出減壓的口號,以免孩子們壓力過大,真的去尋死覓活。
可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沒有什麼心理壓力,也沒有去尋死覓活,一上心理課就減壓的老師是不是一片苦心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