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男孩叫雯欣,他站在板凳上有板有眼地在廚房裡刷碗,在面板前擀餃子皮,非常可愛。
據小雯欣的媽媽介紹,兒子特別愛學東西,她就讓兒子大膽動手、積極嘗試。
宅在家裡這兩個月裡,他跟著媽媽先後學會了洗衣、刷碗、做花捲、擀餃子皮等,其中他最喜歡的是包餃子。
看著這個小小的孩子做家務的樣子,雖然有點費力,但是也是很熟練,萌萌的,讓人看了既心疼又感動。
孩子的媽媽還介紹說小雯欣是個早產兒,剛生下來只有一公斤,她也感嘆撫養孩子的不同意,希望兒子可以健健康康地成長。
聽了孩子媽媽的介紹,讓人覺得這是生了個天使寶寶啊,這麼小就會這麼多家務,這孩子長大了也是個省心的寶寶。
可是,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孩子的發展會更好嗎?
今天找到的答案是:不會。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看起來,做家務才是走上人生巔峰的終極法則!)
而事實也證明,孩子做家務學習更好。
2014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多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的家庭教育狀態調查中表明:
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裡,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而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17%。
對於孩子來說,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則是最好的方式。
促進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家務勞動整合了很多認知技能,比如物品的整理涉及到分類能力,做事情的先後順序涉及到孩子的統籌能力、邏輯能力、時間管理等等。
這些能力是影響孩子未來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家務勞動不僅不會影響孩子學習,某種程度上還能促進孩子的學習。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感恩心爸媽應該有意識地讓孩子感受到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做家務是他的義務。家務勞動可以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責任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這種責任心和自豪感會不斷地提升。
增進親子關係,給家庭帶來快樂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做家務,會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家庭氛圍更加和諧。比如,愛好西點烘焙的家長讓孩子一同參與,幫著打蛋、切水果、揉揉麵團。這些都是孩子特別喜歡的事情。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參加家務勞動?在引導孩子做家務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借鑑一下美國家庭的經驗。
在美國,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則是最好的方式。
這張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或許可以供我們參考: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
4-5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獨立到信箱裡取回信件;自己鋪床;準備餐桌(從幫家長拿刀叉開始,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乾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櫃(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髒床單拿走,並拿來乾淨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並放回原處)。
6-7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洗碗盤,能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7-12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和烘乾機;把垃圾箱搬到門口街上(有垃圾車來收)。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好習慣,不僅可以鍛鍊和發展孩子的身體素質,還可以促進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增強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等等。
各位爸爸媽媽要鼓勵孩子做家務,同時要注意:家務要適量、適合;在讓孩子做家務之前,先教給他一些技巧;孩子做完家務要及時地鼓勵孩子,並指出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