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制度誕生是普魯士人於18世紀的發明,「學科」的概念也自此誕生。思想與知識被切割成一塊一塊的單元,每堂課統一時長,統一教材,統一課程。但普魯士人的初衷並不是教育出能夠獨立思考的學生。
這個問題令周軼君困惑,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周軼君開始思考教育的邊界與本質:對於孩子而言,教育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什麼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試圖尋找答案的她,本能的反應是向世界求教,在不同國家尋找教育的最優解。最終,她走訪了五個國家,完成了教育旅行紀錄片《他鄉的童年》的拍攝,這是一個母親的私心,也是一個母親為了解答教育困惑而做出的個體努力。
不同國家的教育也的確令她及中國的觀眾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芬蘭,三年級的孩子不用經歷任何考試,沒有科目類別的限制,在課堂裡學習「時間,年齡和我」,孩子們也在森林裡上課,學習分辨顏色和氣味,為一棵樹取名大海、或風與浪,「沒有正確答案」;在日本,一家幼兒園的草地被故意設計成不平整的樣子,校長會悄悄耕種孩子們每天奔跑的這片土地,有時從地裡長出花朵,讓他們產生好奇;在以色列的著名教育家德隆的家裡,孩子們8歲開始就自己管理自己的作息,「她要學習什麼對她是好的或者壞的」;印度的一位工程師阿爾溫德·庫布塔是「廢物變玩具」的倡導者,他用一根吸管吹出笛子的七個音符,用一張報紙能折出四種印度人常戴的帽子,孩子們獲得樂趣可以是「免費的」;而在以精英教育著稱的英國,貴族學校中,最重要的課程是體育和道德。
記錄下這些,周軼君並不是為了批判,也沒有試圖改變制度的野心,她只是希望通過自己作為個體的努力,給更多的在應試教育中被規訓的中國觀眾啟發——教育是為了生活,也是為了發現自我。
在豆瓣,中國觀眾給《他鄉的童年》打出了9分的高分,在視訊平臺上線後,獲贊最多的那則短評中,一位年輕人寫道:「這類紀錄片最大的功德是,告訴高牆之下的人們,教育還可能有哪些形式。」
關於他鄉的童年,以及教育到底是什麼,以下是周軼君的講述——
文|塗雨清
編輯|金石
自然與生活感
我們拍攝的第一站是芬蘭。芬蘭這個國家的森林覆蓋面積特別高,所以,對於那裡的孩子來說,認識這樣的環境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課。但這堂課在芬蘭不是固定地說這個叫自然課,而是他們可以在森林裡上任何課,可以上數學課,也可以上文學,什麼都可以。
在森林裡上課,老師會給孩子們發一張色卡,讓他們去森林中尋找色卡上的顏色。也可以讓孩子們去森林中尋找不同的氣味,形容這些氣味,有一個女孩就去嚐了樹皮的味道,他們還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給每一棵樹取名字,沒有正確答案——在芬蘭的教育中,培養孩子和自然的關係,特別重要。
這一點,在日本也是一樣的。
東京藤幼兒園的孩子們可以在他們生日的時候,騎著一匹叫做小春的小馬在幼兒園裡兜風,當作一份生日禮物。小春就生活在幼兒園的庭院裡,孩子們有時候會帶一些樹葉和草過來喂她。園長說,如果在幼兒園裡面有一些動物的話,能夠讓他們有更強的生活感。
我問一個日本教育專家,幼兒園裡可以養馬在日本是不是一個很特殊的現象,他說還真不是,如果在東京,土地很少的情況下可能養動物比較少,但是稍微往遠一點,只要學校有條件,養大型動物的幼兒園很多,他們認為讓孩子接觸大型動物是很重要的。
藤幼兒園的門口和辦公室前還會放著類似洋蔥、昆蟲等等各種各樣的東西。蔬菜是孩子們自己種的。園長說,這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看到,摸到,然後去感覺,去想,去問,慢慢去體會,甚至是拿起來咬一下,這都是他們體驗的過程。他當時說了一句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話,「小的時候要多接觸大自然,如果20歲看到洋蔥才驚訝的話,就不好了。」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接觸自然,這家幼兒園的草坪也是不平整的,看上去像是沒有人打理,其實園長會在上面耕作,每年兩到三次,會播種。草坪裡會長出不止一種植物,有時還會長出花朵。他們覺得這些不同的植物就應該在那裡生長,給孩子帶來不方便更好。面對不方便,孩子們會開始思考,形成他們自己的理解。如果草地是平的,孩子們不需要操心,就不會思考任何事情。在這所幼兒園裡,沒有把完美作為它的設計理念,真實和自然才是。
藤幼兒園的小馬——小春和小駿圖源《他鄉的童年》
這一點令我感觸很深,教育其實是生活的全部,所有的事情都是教育,一個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對外界的體驗很重要,這個東西最後也會影響你的心理。
在芬蘭一所高中的森林課上,我撿到地上的兩個松果,當地老師告訴我,怎麼從中看出大自然里正在發生的故事。她問我,你能看出來是什麼動物吃的嗎?我說不知道,眼睛怎麼能看得出來?他說肥一點的、吃了一半的是松鼠吃的。瘦一點的、吃得精光的松果是老鼠吃的,因為老鼠夠不到那麼高的松果,它們一定是等著松鼠吃剩的松果,掉到地上再吃一遍。我忽然覺得,這個老師的眼睛能看到我看不見的東西。
於是,我把這兩個松果帶回家給我的孩子們看。松果很直觀,我的孩子還小,如果我給他們講故事,講道理,也不一定有一顆松果那麼容易打動他們,我也希望他們用這種方式去發現一些我們平時看不見的東西。
在森林裡上課的芬蘭孩子,正在品嚐樹皮的味道圖源《他鄉的童年》
競爭與成功
芬蘭這一集拍完之後,給我個人的啟發非常大,我覺得我整個人,不光是對教育方面,而是重新認知了一個社會、認知了很多新的觀念。這給了我很多的力量和信心接著去拍其他國家。
在很多國家,社會中好的資源大多集中在頭部,越是各種狀況都比較好的人,越能得到更好的資源,但在芬蘭,資源集中在底部,你越差,我越給你投入,我越教你,越拉你,投放的資源越多。
積極教育對全芬蘭都很重要,它意味著,哪怕我們中某個孩子不擅長數學或者科學,又不擅長藝術,但他們依然能發現自己的力量,可能是為人公正,有創造力,有雄心,擅長團隊合作或者很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同情心。
這也直接影響了這個國家對於成功的定義。
芬蘭孩子眼中的「成功」圖源《他鄉的童年》
在赫爾辛基,我問一個9歲的小男孩,在芬蘭,什麼是成功?他的回答是,這裡沒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個妻子,有點錢,你已經算是成功了。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好,沒有人是最好的,都是平等的。
在芬蘭,國家對教育的投入非常大,但在學校裡,老師沒有職稱,沒有考評,每5年有一次加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工作。而作為孩子,長大後你可以去大學,可以去職業學校邊學邊工作,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我們也採訪了「憤怒的小鳥」的創始人,他告訴我們,在芬蘭,最好的學校就是離你家最近的那一所。所以,對於芬蘭的家長來說,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去上大學,你不會覺得是世界末日。
以色列人非常注重教育,這和他們的民族歷史有關。在他的歷史當中,他的土地隨時可以被剝奪,這個國家也隨時會沒有,但是人們帶不走你的腦子,你的頭腦始終都能跟著你走,你到哪兒都要快速地適應外部的社會環境,迅速地給自己找出一個立足之地。
「創新」是以色列的教育中的一大特色,但同時,學習失敗也是他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前不久,以色列民間有三個年輕人自發花錢研究登月,最後失敗了,但他們瞬間成為了以色列的英雄,出現在以色列的媒體上。
以色列不怕失敗的精神體現在教育的許多方面,比如說經常會出現在以色列學校的教育小丑。他們戴著紅鼻子,來到學校裡,有時捉弄課間休息的孩子,有時堂而皇之走進教室裡,打破沉悶的氣氛。
教育小丑就是一直告訴孩子們,犯了錯誤不要緊,沒做好作業,考試考得不好不要緊,還有一些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會有腋臭、汗味等等,他們會變得不自信,怕別人聞到味道什麼的,這些教育小丑也會鼓勵孩子說沒事啊,所有孩子們的害怕情緒,不敢嘗試的問題,教育小丑都會想辦法去解決。我記得小丑當時就說了,想讓孩子們想起上學這個事情就覺得很開心。
特拉維夫大學的管理學院主任烏迪阿哈羅尼還告訴我,在以色列,如果你失敗並開始第二次創業,你籌集資金的時候,投資人會給你更多,因為你從錯誤中吸取了教訓,你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他們會認為你擁有了更多的經驗、你很勇敢。
我知道,對於我們這樣一個飛速發展中的國家,捨棄競爭是很難想象的。但或許我們可以拓寬一些對成功的定義,如果我們對成功的定義就是清華北大,好的職業,高的收入,孩子一旦達不到就會有強烈的挫敗感,身邊的人也會責怪他們,生活會因此變得很難,但如果我們的成功變得多元,生活就會有趣很多。
但這個改變並不是講幾句道理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點一點的訓練。比如我以前會跟我女兒說,你不要跟人競爭,沒有意義或者怎麼樣這種,一堆大道理說完,她會跟我說,媽媽,可是我真的想贏。
她的好勝心很強,我說,那我跟你說兩個事情,首先你要贏呢,你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你要真的不斷練習,不斷地去做這些事,你才能贏;第二,你要是沒有贏,你失敗了,你得要接受它,這個心理準備你有沒有。比如說跟她下飛行棋,她一開始的時候輸了就哭啊,就鬧啊,要偷步啊,要這樣那樣,我不會讓她的,我不讓她,我就讓她輸。慢慢的,她認識了輸這件事,就會覺得輸也就輸了,但她仍然喜歡下棋。我現在也會更多地是讓她認識什麼是失敗,什麼是輸。
芬蘭學校的牆上貼著「正直」「愛」「善良」「創造力」等詞彙的卡片圖源《他鄉的童年》
全人教育
很多人會說,紀錄片裡面展現的都是其他國家的教育裡好的一面,但事實上,不同國家的教育也面臨他們的難題。
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聘用當地的攝影團隊。其中一位日本的錄音師說,大家總是帶著一點點玫瑰色去看待日本的集體精神,但他想起來這事就覺得挺厭惡,他記得,自己小時候去上學都得是先從家裡走到某一個集合點,然後大家集合起來一起走去學校。看起來似乎很整齊,就像是小河匯聚成江流一樣,但是他那時候就覺得,憑什麼上個學都要相互等來等去,他覺得很煩。
日本教育裡有很多的細節都是為了培養孩子們做事嚴謹,讓他們去學會在意和照顧他人的心情和感受,讓他們從小就懂得,不要輕易給別人添麻煩。這種集體精神和完美主義使得很多日本人過於壓抑自我,因此日本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職業——感淚療法師。在日本,很多人不會在公共場合表露悲傷,大家一直把「哭」看作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因為這會給他人造成負擔,令人不適。而感淚治療師的工作就是讓大家在他的課堂哭出來。
我也去上了一堂眼淚課,是在一間大學的教室。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一段感人的視訊,不是每個人都會因為這個視訊受到觸動,但還是有一部分人藉著這段視訊哭出來了。之後我們坐成一個圈,老師會問在這些場景中,你看到哪一幕的時候很感動,想到了自己的什麼事情,於是每一個人都開始分享一些他們生命當中悲傷的事情,和讓她們覺得情感比較壓抑的事情。
我之所以會把這堂課記錄下來,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表達,真正的教育不僅僅在課堂裡面,所謂學習課本知識的教育,好的教育一定是全人教育,就是關於整個人的塑造。眼淚老師實際上是在幫助日本的年輕人去塑造他們的性格,而且是針對了他們比較普遍的性格特徵,這是非常重要的育人的教育。
貴族學校的精英教育是英國教育的一大特色,但這種教育並不只教給你好的禮儀和談吐,這些都是裝飾性的東西,在英國的教育中,體育是非常重要的。
他們的體育課程非常多,不同的學校一定會有不同的特長專案,體育比賽、體育設施也非常多。12年倫敦奧運會的時候,你可以看到英國的大街小巷,其實他們的公園設施是非常非常多的,很多人說英國學生有第二層面板嘛,他們冬天都不怕冷,這就特別英國的一件事兒,這裡暖氣也很差,但他們就是,穿得特別少,他們覺得人就是要有這種戰天鬥地的精神。
體育課在英國也並不只是為了提高精神力。以馬術為例,片子中,中國女孩Sarah專門去英國學習馬術,在那裡,她才認識到個人並不重要,你和馬的結合很重要。我們還拍攝了華天,他也說在中國大家恨不得都是私教,一對一的教學來學馬術。但是他說他從來沒有一對一,他都是上那些幾個孩子,十幾個孩子在一起的班,那麼這群孩子之間的友誼也很重要。
去英國拍攝的時候,我們採訪了一個華人,李爽,她在英國很多年,孩子也在英國上學,自己也研究英國教育,我問她你覺得英國教育中最好的部分是什麼?她說,除了體育,是道德,我當時嚇了一跳,為什麼?後來發現道德其實就是對社會的責任感,對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一種良知。
在英國的精英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去理解貴族好的部分到底是什麼,一些個人能為社會做什麼,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包括我採訪的一位貴族,他就說作為一個有頭銜的貴族,你要意識到你有多麼幸運,你能為這個社會做什麼。
所以,我們認為的精英教育有時候是那種,你眼睛只看你最終的目標,周圍的東西你都不看,我一門心思要追求卓越,做那個最好的我。但英國的精英教育則是說,你要不斷地看你和周圍的人,周圍的動物,周圍的世界發生了這種關聯。
這就是全人教育,不是隻傳授知識點,也不止停留在課堂上,更不以成績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而是塑造一個完整的人。
個體的努力
拍攝這部紀錄片,我也不是想馬上能改變大環境的,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我覺得我能做的就是通過這部片子讓更多人有所思考,關於教育,個體能做怎樣的努力和改變。
關於這一點,印度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印度的公立教育體系並不好,政府投入遠遠趕不上中國,但是當中有很多令人敬佩的個體的努力。
比如做《月經百科全書》的那對夫婦,就是非常典型的個體的努力。印度曾經有一個獲得奧斯卡獎的紀錄短片,就是講月經的,印度女孩會因為月經的事情休學,給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所以這對夫婦做了這套書,幫助更多的印度女孩去認識月經,在社會中普及這件事。我特別驚訝的是他們做了很多的國際版本,不僅是印度,在中國,在俄羅斯,在很多國家,這本書的需求特別大,節目播出後,我在微博上也收到很多私信,問我怎麼找這本書的中文版——這不僅是個體的努力,也是一種生活教育,而不是課本教育。
《月經百科全書》成為印度女孩的月經啟蒙圖源《他鄉的童年》
還有印度「廢物變玩具」的倡導者阿爾溫德·庫布塔,用最簡單、成本最小的方法把很多「廢物」變成了玩具,以此告訴孩子們,沒有什麼快樂是大過於雙手創造的快樂。我回來以後,教孩子用庫布塔的方法邊吹邊剪一根吸管,可以吹出do re mi fa so七個音階,孩子們試起來特別快,當我女兒發現真的能吹出來的時候,我真的能看到她眼睛裡的光,真的特別特別神奇。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有無限豐富的可能性的,但如果教育的功能有時候甚至是把一個人教成無趣的人,這是很可怕。
在芬蘭拍攝的間隙,我跟芬蘭中學的華裔老師葛雲討論,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她說,在芬蘭,更多的是educating(教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思考,有著豐富精神世界的人。而我們過去傳統的做法,側重的可能是training(訓練),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工匠,讓他可以答滿分的卷子。
芬蘭的「現象教育」課很有名,這是一門基於生活真實話題,同時融合各學科知識的課程,本質上就是一個幫助你理解生活的課。我去了首都赫爾辛基的syk小學,聽了兩堂現象教育課,這節課的主題是「時間、年齡和我」。老師在這門課裡會結合數學、藝術、生物、芬蘭語言文學等方面的學科,對同一個主題進行講解。這堂課也不一定要在教室裡,老師還會帶著學生們一起去老年人康復服務中心,孩子們和老人們坐在一起,相互認識,並且畫出對方的樣子。讓他們在老人的身上理解年齡和時間。
我不太會畫畫,就用鉛筆描出了我眼前一個9歲男孩的臉部輪廓。坐在同桌的一位老人畫得很好,我問她是不是學過畫畫,她說沒學過,只是從小就喜歡,而這是我第一次畫一張肖像畫。
這也讓我想到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帶女兒去香港的一個畫室,其實就是給你提供一個場地,你自己隨便畫,沒有人教你的。我發現她就是不加思索地開始畫一個東西,好像畫了一個冰淇淋走過公園。而我是畫了一會兒,覺得不好不好,塗掉塗掉,然後再畫一個什麼,再塗掉再塗掉。後來畫室的人跟我說,你知道你跟你女兒的區別在於什麼嗎?她不害怕畫畫,你害怕畫畫。
我們經常會用結果的好或不好去評價一件事,很多興趣也會因此被打壓。我小時候一唱歌就被他們打壓,說我唱歌不行,跟背書似的,記得有一回,舅舅甚至說過「我唱歌要用打氣筒」。從此我再也不敢在人面前唱歌,也從來不去卡拉OK。
但在芬蘭這堂課上,我忽然明白過來,你畫得好不好,如果沒有這個概念的話,你可以一直去畫,你又不想做一個畫家,畫畫對你來說是有樂趣的。當你的人生中有一項愛好,你永遠不會孤單,不會絕望,這真的很寶貴,現在我開始明白,學習是為了生活。
芬蘭教育裡訓練的東西不是沒有,有些東西還是要記,但他們更多的強調一種知識獲取的能力,我覺得他們學習的目的,他們自己講是為了生活,就我們生而為人,在這個世界上這一遭,到底什麼是好的生活,什麼是幸福的,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更幸福,這其實是一種終極追問——這也是在芬蘭的教育體系中我覺得最感人的事情,你對於知識的態度,忽然間就會變得不太一樣了,你是真心的認為我想理解它,我想認知它,我會在這個過程中很享受,我很開心。
我在圓桌派講過一個事情,我說90到千禧是me generation,他們經常自拍,秀自己,是自我意識非常強的一代,但是另外一點,這個me是很像的,無論是穿著喜好,還是在社交網路上形成的一個潮流,那個「我」也不是真正的我。我在工作當中有時候會碰到蠻多例子,就是年輕人會來找我談,說他們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麼樣的工作,他覺得現在的工作他不滿意,但要怎麼做呢,他也不知道。那我說好啊,如果你想我幫助你,那請告訴我你喜歡什麼?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哪怕你喜歡什麼?他們很難回答他們想要什麼,我喜歡什麼這件事情。
我不敢肯定這跟我們的教育是不是一定相關。在我們的教育中,一切都是社會賦予的意義,而不是一個真實自我,你想要什麼,所以這種教育對人的影響是會非常深遠的。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用雙手去獲取知識,並且這個知識是內心想要的。
《他鄉的童年》最後一集,我回到了國內,和愛好書法的作家張大春討論育兒,我問張大春,教孩子寫字是不是他和孩子們情感溝通的方式?但事實上孩子們和張大春一起練習毛筆字的時間極少,十幾年來沒有超過5個小時。他說,「我從來沒有試著把他們教養成一個跟我有相同志趣,或者是有相同文化負擔的人,他們的自我就像那個貓,想要衝出紗門之外。」
圖源《他鄉的童年》
-
1 #
-
2 #
你的人生中有一項愛好,你永遠不會孤單,不會絕望,這真的很寶貴,現在我開始明白,學習是為了生活。
-
3 #
這就是全人教育,不是隻傳授知識點,也不止停留在課堂上,更不以成績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而是塑造一個完整的人。
-
4 #
這個寫的很好,國外的教育也很好,社會畢竟是有差距的,國外的東西拿國內來未必合適,環境,發展階段不一樣。
-
5 #
在豆瓣,中國觀眾給《他鄉的童年》打出了9分的高分,在視訊平臺上線後,獲贊最多的那則短評中,一位年輕人寫道:「這類紀錄片最大的功德是,告訴高牆之下的人們,教育還可能有哪些形式。」
-
6 #
芬蘭這個國家的森林覆蓋面積特別高,所以,對於那裡的孩子來說,認識這樣的環境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課。但這堂課在芬蘭不是固定地說這個叫自然課,而是他們可以在森林裡上任何課,可以上數學課,也可以上文學,什麼都可以。
-
7 #
年輕人會來找我談,說他們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麼樣的工作,他覺得現在的工作他不滿意,但要怎麼做呢,他也不知道
教育旅行紀錄片《他鄉的童年》的拍攝,這是一個母親的私心,也是一個母親為了解答教育困惑而做出的個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