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1.真正的看見看懂孩子是前提;

我是一切的根源,沒有有問題的孩子,只有有問題的家長,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家庭的折射;

2.懂是愛的前提也是教育的前提;

孩子一生當中都在追求的是歸屬感和價值;

3.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目的和信念;

第一,尋求過度的關注,

第二,尋求爭奪權利,

第三,報復心理,

第四,自暴自棄。

讓我們遵守溫柔又有邊界。懂是愛的前提,是教育的前提,如何真正懂。第一要認可。認可真正相信家長的問題,一定會影響孩子變好,是影響不是改變。孩子與其他人玩時,家長要學會觀察,不要天天拿手機。要用心用行動,關注。不在一起時,多電話溝通。第三點,要慢下來,靜下來。心放在孩子身上,方法就會無窮多。

要讀懂孩子的信念,孩子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最大的在冰山的下面。透過孩子的行為,看內心是一件難事,是巨大工程。想法有四種,一是尋找過度關注。第二種挑戰權力。第三種產生報復心理。第四種產生了自暴自棄的目的,如撕書,這是內心的一種表達。不是往這框裡放,而是找到行為背後的情況。孩子一直在觀察與判斷,當失去歸屬感時,會有四種行為找到被愛。每個大人不否認愛孩子。第一點,只有受人關注,哭與鬧,這種行為在二胎中表現明顯。孩子不當行為的背後一定有未滿足的需求,不要假陪伴,要用心的陪伴。第二種挑戰權力時,多來自父母常命令,尤其是有外人時,家長對孩子喊,命令,孩子其實更要面子,想控制孩子的時候,要提前有一個約定,如催孩走,不要真接說現在放下走,這屬於命令,改變方式為:孩子咱們再玩五分鐘,朋友也需要休息,然後咱們走,同意嗎?這時屬於商議,而不是被命令。第三種報復。暫時聽你的,看時機報復。或者真正與孩子講清楚。如瀋陽市一8歲的孩子一天放火8起,就是因為父母天天說你這不好,那不好,早晚進監獄。警察問時說,父母天天這麼說,我就做給父母看。第四種自暴自棄。如一孩子想晚上6點去聊天想去找朋友聊天,孩子沒去成。最後孩子關門撕作業,他感覺失約了。

8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家長與孩子相處應該是啟發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