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家長的回答,可能是孩子學習,要專注;老師的回答,可能是孩子學習,要注意學習效率。而科學家們的回答,可能就大不一樣了。
“想要高效學習,首先要注意休息!”
而且這不僅僅是要注意早睡早起這麼簡單,包括要注意睡眠的品質,要做好午休的調整和身體的適當運動。
01 許多名校高中,都會有午休的規定
談到午休,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國人特有一種習慣。
不過據我了解,像許多日本人,也會有午休的習慣。相比於西方一些國家,國外人動輒9點多的上班、上學的時間,我們東亞人最明顯的特點,大概就是上班上學起得早,也是古人們常說的“勤奮”。
起得早,包括飲食上的一些習慣,決定了:我們必須將午休當做一天中,調整、恢復下午充沛精力的重要時刻。
大家都體會過午飯過後,昏昏欲睡的經歷。這時候的學習工作效率極低,不如用來休息。
像國內一些著名的高中,比如:衡水中學、人大附中等,都曾做出“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午休”的規定。因為學習的過程,本質上是一種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如果學生不能持續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學習的效率想當然也不會太好。
持續的拼時間學習,只能帶來一時上心理的寬慰。我們決不能,以時間論努力和成績。
02 良好的作息習慣,才有利於睡眠品質
長時間的熬夜學習,導致孩子最基礎的生理需求,睡眠時間都得不到滿足,也是很多中小學生厭學,不認真學習的原因。
所以,這也是我們減負的重點。就是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掌握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這樣,孩子在學習的道理上順暢了,才會更愛學習,熱於學習。
這裡,我們值得強調的是,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規律。
去年北京市文科狀元,包括網上很多的狀元學霸們都說,自己從不熬夜學習,到晚上9-10點就睡覺。一個是他們能及時地把學習任務完成,實在沒完成的,留到早上5-6點鐘起床後,精神更充沛的時候來做。
還有一個,就是他們堅持定時的早睡早起。
如果你一晚上沒睡覺,第二天睡了16個小時,你兩天加起來雖然平均睡了8小時,但是你還是會感覺渾身疲倦、乏力。缺乏的睡眠,並不是簡簡單單能像數學公式一樣,加加減減就能補回來的。
養成固定的睡眠習慣,良好的生物鐘,會讓你該工作學習時候,才更有精力。
03 適當運動,是給大腦放鬆的另一種方式
當然,睡覺並不是唯一解決疲勞的方式。
為什麼咖啡、抽菸,對於有的人來說能夠提神?這是因為這裡頭,比如:咖啡因這樣的物質,能夠促進我們神經的興奮,分泌一些促進大腦運作的遞質。
但其實比這樣的“化合物”更有效、健康的方式,那就是適當運動。
科學研究表明,運動能夠促進我們記憶力、快速反應能力、記憶力的增強。運動和靜下來學習,能夠鍛鍊我們不同腦區的結構,完成興奮區域的轉換,從而達到休息大腦的目的。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文職工作人員,在辦公室做了一天後,下班去遊個泳反而更能精神抖擻的原因。像我身邊認識很多北大、清華的朋友,都有長期養成的鍛鍊的習慣。他們會在每週定期的時候,去跑步、健身,給自己緩解緩解壓力。
在他們看來,鍛鍊是促進、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業的一種方式。
曾經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曾將戰功,歸結於自己午睡的習慣。“達芬奇睡眠法”也是多虧了對睡眠品質的追求,而近代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說,生命在於運動。
學習生活上,每個人必須學會勞逸結合。這是許多先人,給我們留下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