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臨近,關於孩子考試,很多家長都開始擔心:
我家孩子平時學習看起來“很勤奮”:在書桌前坐好幾個小時,看書、背書、做筆記、做題。
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要麼就是不理想。要麼,這次分數考得好,下一次考同樣的內容又不記得了,現在快學期期末了,真擔心孩子又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相信很多家長也會有這樣的體會,以前背的滾瓜爛熟的古詩詞、英語單詞,在高考結束後,大部分的知識已經完全記不得了。
這中間雖然有遺忘沒複習的因素在,但更多的,是由於當時的學習經歷的是一種機械式地肌肉性的學習。
我們和孩子一樣,透過重複的記憶、做題,以為自己掌握了知識,但實際上沒達到真正的精通,大腦中的學習神經迴路沒有得到強化。
美國心理學家伯奈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把一個很餓的猩猩關在一間空房子裡。房子裡有臺自動售貨機,當往錢孔中投進硬幣,食物會自動倒出來。起初,猩猩還沒注意到這點。當它無意中把一枚硬幣丟進孔中意外地獲得了食物。
經過多次的實踐,這個猩猩掌握了獲取食物的技巧。可以輕鬆的獲得食物。
猩猩能輕鬆得到食物,僅僅只是它不斷地重複,記住了獲得食物的方法。
雖然透過重複就可以獲得記憶,但是這樣的記憶是機械式的。所以它不知道想辦法直接開啟售貨機獲得更多的食物。
而像這樣的重複行為,在孩子身上也經常發生:
孩子在學校背過多次的古詩、單詞,當時花了不少時間背誦,考試的時候也能準確無誤的默寫出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再用到這個知識點,就一問三不知了。
這樣的記憶方式,不僅無法產生持久的記憶,還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自己掌握了內容。而掌握的程度並不是由學習時間的長短來決定的。
既然這樣的方式不能有效地增進學習效果。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會選擇這種學習方法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思維的惰性。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內曼認為,當複雜的現實撲面而來時,人們潛意識會抗拒分析、思考的過程,因著一種惰性,他們會在第一時間給出一個淺顯的結論,而這個結論通常是錯誤的。
人類的大腦偏愛熟悉的、固定的、自動的處理模式,傾向於避開全新的、有挑戰的、不熟悉的事物。所以模式固定、按部就班,是大腦最舒適的工作方式。
腦科學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即使在沒有做任何思考時,其能量消耗也很大,位居所有身體器官能量消耗之首。
而大腦的第一準則是維持我們的生存,因此為了節約能量消耗,大腦會自動最佳化效能,在思考時就會有意無意偷懶,並尋找省力的訣竅。
北大心理學系魏坤琳教授,在研究控制運動時講述過這麼一個案例:
透過對羽毛球初學者的大腦前額葉(主觀決策、認知、監控的腦區域)核磁共振掃描,它會特別活躍,學習新知識非常耗費大腦能量。
但學習一段時間後,動作開始自動化。你把球拋起來落到某個高度再擊打,大腦會告訴你胳膊揮到什麼程度,並根據落點調整,不斷最佳化動作,拋球、揮拍、擊球……這時再看核磁掃描,以前非常耗能的前額葉腦區域活躍度就沒那麼高了。
由此可見,一旦有了解決問題的經驗,或者知曉了所謂的"標準答案""通常做法",大腦就會不假思索,指揮人們拿來就用,因為這樣最舒適、最省力。
長此以往,就自動形成了做事的習慣。毫無疑問,這樣的習慣於問題而言治標不治本,其危害無異於"溫水煮青蛙"。
當意識到“惰性思維”的存在時,我們可以透過以下2種訓練方式,來積極打破它對我們思考和行為的影響,進行本質的思考,從而更好的解決問題。
分散學習時間,提升做事效率實際上持續不斷地做同樣一種技能是很無聊而沒有什麼成效的事情。
分散練習的時間可以讓孩子記憶的時間更長久且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消化自己的知識,並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為此,我們還可以採用國際通用的心理認知行為技術,從孩子的情緒、興趣、習慣等為切入點,制定個性化方案,進行針對性訓練。
從情緒上、作業上、時間管理上做到自我規劃和自我調整,做到主動自覺學習,改善拖拉、無序現象,提升時間管理規劃能力等。
讓孩子學習更有計劃,能夠實現自主安排,快速完成任務,做事更高效!
科學調整用腦狀態,擺脫思維惰性孩子長時間在一個枯燥、單調的環境下學習,會降低孩子前額葉腦區活躍度,容易出現注意力轉移、拖拉磨蹭、效率低的情況,很難去應對有挑戰的難題,陷入思維惰性。
因此,建議選擇帶有多點位訓練模式的腦電生物反饋訓練,針對大腦電波反饋,進行針對性訓練和提升。
透過對孩子腦波資料捕捉和檢查,直觀瞭解孩子用腦狀態。透過專業指導訓練,提升大腦神經元連線,幫助孩子調整用腦狀態,保持注意力穩定,讓孩子在學習及做事時狀態更為靈活高效!
讓孩子大腦對於注意力、自控力、記憶力、反應力等都能得到磨練和提升,面對學習任務時,能保持專注,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保持高效學習狀態,在面對難題時,能夠積極應對,找出新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