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人為什麼會死?人死後去哪裡?死亡會不會痛?為什麼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別人?死是不是睡著?我還能看到死去的他嗎……當孩子忽閃著疑惑的眼睛,將這些叮噹作響的問題擺在我們家長和教師面前的時候,死亡教育,已無可迴避。

疫情期間,孩子們很大程度上“見識”了死亡,在此時期死亡教育就顯得更加必不可少,而死亡教育,正是教孩子們,也包括我們自己,正確認識死亡,懂得珍惜生命,感恩生命、感謝父母、感激每個擦肩而過的生命。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場愛的教育

不同年齡的兒童對“死亡”的認識

小寶寶(3歲以前的部分孩子)

1. 雖然孩子特別小,還是會對周圍悲傷或者憤怒的氛圍有察覺。

2. 小寶寶可能會選擇大哭來表示自己的情緒。

如何向孩子解釋:最好的方式是告訴他“這個人不見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難明白什麼是死亡。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對孩子說,發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人在這些事情中“不見了”,就像家裡養的小狗狗、小兔子,有一天它消失了,不再回到家裡來,以後也就見不到它了。

學齡前(3-6歲)

1. 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2. 他們認為死亡是可以返回的,他們認為自己做些什麼死去的人就可能會回來。

3.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有身體症狀,例如肚子疼。這其實是表示他們需要關愛。

如何向孩子解釋:家長可以說“這個人壞了,沒法恢復了”。比如,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發育狀況,告訴孩子,這是地震把房子震倒了,房子很重,人被房子壓得不能動彈,然後就病得很厲害,最後救不活了,這跟家裡的玩具、燈泡、洗衣機等壞了、修不好了是一樣的道理。

兒童(6-12歲)

1.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行為退化到以前,或者表現出問題。

2. 如果他們特別活躍可能表示他們希望迴避那些還無法把控的感受和情緒,甚至是不敢去體驗的情緒。

3.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有身體症狀,例如肚子疼。這其實是表示他們需要關愛。

4.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死亡有具體的概念(例如人不會感到疼了)。

如何向孩子解釋:可以講一些具體的死亡概念。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死亡的概念,家長可以告訴他們,“這個人死了,生命沒有了,心臟不跳了,也不呼吸了。”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場愛的教育

死亡教育要用兒童可接受的方式開展

對於死亡,有些孩子在認知上存在偏差。我們需要著重告訴孩子的是:生命只有一次。

他有他的珍貴性——每個生命的誕生都是珍貴的,每個生命的過程是有限的,每個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

他有他的特殊性——人的生命是種生命和類生命的統一,是自然生命和社會生命的統一,是肉體和精神、理性和感性、能動性和受動性的統一。

他有他的發展性——在生命生成過程中,人的生命表現出特有的自覺、自為和創造,具有自主性和超越性的發展。而死亡,就是生命的終結,不可逆轉。

在開展死亡教育時,我們尤其要遵循的原則是:尊重兒童的個性差異,與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相一致。既要考慮到兒童“想”知道什麼,又要考慮到兒童“能”知道什麼,還要考慮到兒童“該”知道什麼,達到死亡教育目的,同時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間接傷害。

臺灣高雄師範大學張淑美博士曾針對“如何處理兒童對死亡的疑惑”提出“五誡”:

◆ 1.勿說死者只是睡著了——因為睡著了通常會醒來,以死者安睡的說法來安慰兒童,易使他們不是一直在“期待”死者“醒”來,就是害怕自己會不會睡著了就是“死”了;

◆ 2.勿說死者並沒有真正死了——兒童不太能了解抽象的比喻或安慰之詞,仍應告知其事實,以免他們更憤恨或懷疑親愛的家人沒有真正地死,為何不回來看他;

◆ 3.勿說死者是去旅行了——旅行是會回家的,這種安慰容易使兒童憤恨死者為什麼不告而別,一去不返;

◆ 4.勿說死者是被上帝(神明)帶走了——此說易使兒童視上帝(神明)為敵人,感到有罪或擔心受到懲罰;

◆ 5.勿以“上天堂”或“下地獄”來比喻死亡——此說易使兒童納悶,究竟摯愛的親人是到天堂享樂,還是下地獄受苦了?若自己不是一個“乖孩子”,是否將來會下地獄?可能因此被擔心、恐懼所擾。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場愛的教育

通過繪本故事讓孩子理解生死

生死學大師庫伯勒·羅斯在《關於兒童與死亡》的書裡提到,透過繪畫、遊戲過程,有助於兒童理解或面對死亡和災難。通過親子共讀,引導孩子談論生死大事不失為一個良方。下面就介紹給大家一些相關的繪本故事。

1/ 從意外災難說起

遭遇重大災難,是兒童成長過程中遭遇的重大創傷性事件。有些兒童的心理很有彈性,容易復原,但有些兒童卻會出現一些症狀,這些症狀會對他們的日常功能、健康和安全產生長期而深刻的消極影響。在災難面前,我們應幫助孩子理解和接受災難,在災難面前不是被打倒,而是成長。

* 讓孩子們感受到他們並不孤單,我們和他們在一起。我們愛他們,我們會幫助他們。

* 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接納自己的情緒,感悟並接受化解負面情緒的方法。

* 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相信世界為我們每個人而存在。

* 只要有一顆熱愛光明的心,那片土地就會充滿希望。

* 用源源不斷的勇氣去面對未知的下一刻,也許我們能做到。

繪本推薦一:《媽媽的紅沙發》

家裡發生了火災,東西被燒光了,但是外婆說:“幸好我們還年輕,可以從頭開始。”多麼樂觀的人生態度!於是外婆、媽媽和孩子三代人開始了努力攢錢重建家園的過程。鄰居們送來了桌子、椅子和床,還有比薩、冰淇淋和好多好東西,這讓她們很感激。可是,最令她們興奮和驕傲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省吃儉用,她們終於攢夠了錢買了一個漂亮的、舒服的紅沙發!

繪本推薦二:環境繪本《希望》+《愛》

洪水和海嘯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頃刻間化為廢墟。人們從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災區重建家園……這是一本充滿“愛”的書,它讓我們相信:愛能夠幫助人們戰勝任何災難。洪水、海嘯這兩個互不相同的故事分別用紅、綠兩色分開,並在左、右頁面同時呈現,設計新穎獨特。

2/ 從親人離世說起

對孩子來說,親人離世打擊非常大,一方面,自己親近的人突然走了,他會感到孤單、無助;另一方面,看到大人傷心痛哭,他自己內心的恐懼感會加深。大人在發洩自己情緒之後要儘量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讓他感覺到,雖然一個親人去世了,但對他的愛並沒有減少,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時候,他也願意將內心的感受講出來。

繪本推薦一:《長大做個好爺爺》

小小熊最快樂的事,就是在每個星期五去看望他的爺爺。爺爺和小小熊會一起喝茶、吃點心。然後,他們總會爬上花園裡的書屋,去看長滿草的“三熊山”,去看“金髮姑娘的河”……這時,爺爺還會給小熊講故事,講他年輕時的往事。但是有一個星期五,小小熊去看爺爺的時候,爺爺卻不能出去了。小小熊的爺爺到底怎麼了?小小熊還能和爺爺再一起爬上樹屋,欣賞外面的美景?他還能聽爺爺講動聽的故事嗎?

繪本推薦二:《我的爺爺變成了幽靈》

艾斯本想起好多事情:爺爺帶他去遊樂場、看賽車、看電影、釣魚,爺爺;衝他大吼大叫、和他一起扮鬼臉、撓他癢癢、把糖藏起來——他們沉浸在愉快的往事裡。突然,爺爺不再笑了,“我忘記和你說再見了,我的小艾斯本。” 他倆都哭了。於是,爺爺讓艾斯本靠近自己,捏住艾斯本的手,溫和的目光好像要把艾斯本裹住:“再見,艾斯本。”“再見,爺爺。請代問奶奶好。”他們鄭重地做完這件事,然後,爺爺開心地走了。

繪本推薦三:《爸爸的圍巾》

圍上了爸爸的圍巾就會有勇氣,故事講述了一個失去爸爸的孩子在冬天圍上爸爸的綠圍巾後發生的事情。阿富原本是害羞、缺乏自信的孩子,在失去父親後,他不斷努力,心靈慢慢成長,變得勇敢、獨立。整個故事情節以綠圍巾為線索,以一週的生活情節為貫穿,這些生活中的故事很能引起孩子的共鳴。

3/ 拿寵物當媒介

不少孩子家裡有寵物,寵物的壽命短,極易成為小孩接觸死亡的第一次經歷,父母不妨善用機會進行生命教育。寵物死去經常激起孩子對死亡的疑問,狗狗去了哪裡?天堂是什麼?我可不可以一起去?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勵發問與死亡有關的問題,並容許表達情緒,且經常被關愛,那麼在遭遇親人過世時,孩子較能從容面對。

繪本推薦一:《我永遠愛你》

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男孩和一隻狗的故事。他們一起享受恬靜時光,但狗的生命是短暫的,男孩看著他的狗——阿雅一天天地老去,卻無法幫忙。他能做的只是忠實地陪伴在阿雅身旁,所幸的是,男孩每晚入睡前,總記得跟阿雅說一句“我永遠愛你”。這句“我永遠愛你”,不知道阿雅懂不懂,可是在阿雅走到生命盡頭時,這一句話卻是男孩在傷心之餘心中最大的安慰。阿雅帶著男孩的愛靜靜地去了,男孩也因為自己及時付出了愛,才能接受阿雅的老與死,才能勇敢地療傷。

繪本推薦二:《獾的禮物》

充滿智慧的獾離開了他的身體,也離開了所有的動物朋友,雖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訴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頭,大家不要為他難過。但是,在寒冷的冬天裡沒有了獾,這對大家來說,實在是太難過了。直到春天的來臨,所有的動物聚在一起懷念獾,說著獾以前與大家相處的種種,大家的悲傷才慢慢撫平,因為獾雖然永遠離開了,但他所留下來的“禮物”卻像是礦藏一樣,永遠都在幫助有需要的人。

4/ 從大自然知生死

我記得以前我和侄子們一起,把金魚埋葬在花盆裡,然後在花盆裡撒下種子。“金魚死去了,以後我們再也不能見到它了,但是,我們可以埋葬它,然後想念它——當然,金魚的生命也可能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它會滋養這棵花。”我這樣跟他們講。記住,生命是有限的,愛和思念卻是永恆的。

繪本推薦:《一片葉子落下來》

書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葉子和它的夥伴們經歷了四季的變化,逐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美好的事物,在於給別人帶來快樂;明白了死亡並不是代表一切毀滅,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生。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場愛的教育

世界各國孩子的“死亡教育”

美國

美國是死亡教育的發源地。到1976年,已有 1500多所中小學校實施死亡教育的課程。在“死亡課”上,曾在教育部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殯葬行業從業人員或護士會跟孩子們認真地討論人死時會發生什麼事,並且讓他們通過表演的方式,體驗一下突然成為孤兒的淒涼感覺等。對於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美國家長會直截了當地回答;孩子們還在家長或老師的帶領下,到郊外專為絕症患者提供善終服務的寧養院,把花瓣輕輕撒向臨終者的床榻,微笑著目送他告別人世。

美國有一本書叫《一片葉子落下來》,發行量已經超過1800萬冊,非常適合3歲至9歲的孩子。這本書從一片葉子由春天的綠,到夏天的最為生機盎然,到秋天的紅橙,最後枯萎,離開樹枝,歸於大地的過程。告訴孩子,死亡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美與平靜,我們為什麼要害怕死亡呢?我們應該像那片葉子一樣,因為自己曾經是樹的生命的一部分而感到驕傲!

英國

在英國,皇家學院於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機構,開設了遠端教育課程。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臺後,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學習專案,健康教育的標準也包括了“死亡和喪失”課程,為年齡低至 11歲的兒童開設內容與死亡有關的課程。

教育部門認為,這門課程將幫助孩子們“體驗同遭遇損失和生活方式突變有關聯的複雜心情”,並且學會在各種“非常情況下把握住對情緒的控制力度”。

德國、法國

德國實施了“死的準備教育”,出版了專業教材,引導人們以坦然、明智的態度面對死神的挑戰。法國成立總統委員會專門處理有關生與死的社會控制問題。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你敢考第一名,我就和你斷絕關係”白巖鬆的育兒觀,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