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國慶放假時,我大學的班級舉行了一次聚會,因為大部分人都當上了爸爸媽媽,話題自然而然就說到了孩子身上。

同學A就說到"最近孩子新學期,一直在忙著給他報各種補習班,最近我還在想,要不要準備著把工作先辭掉,專注規劃好孩子的小學生活。"

在A同學說完之後,就有好幾個同學起來反駁她"現在社會有很多孩子被家長強迫補習,導致壓力太大等等,現在我都倡導孩子自由為主,不再逼迫孩子練習。"

隨後很多家長都起來說"對啊對啊,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孩子還是靠自覺,總是讓他練習他自己可能都厭惡了。"

其實在聽到這裡,我內心都在感慨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的思想也越來越成熟。但是正確來講,我個人是不支援這種"自由"思想的。

孩子本身並沒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東西,在他們的世界裡,大部分存在的是"新鮮感"。所以說,在孩子還沒有"自主"選擇能力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引導孩子,確認孩子喜歡什麼。

而且在學習初期,練習是非常有必要的,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天才是1%的天賦,加上99%的努力",孩子的成才,還是需要靠努力,但是這個努力練習也是要有技巧的。

什麼是"刻意練習"?

首次提出這個概念的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K. Anders Ericsson。刻意練習是指為了掌握某種能力,有意識的付出努力,投入到某項活動中。簡單解釋就是隻有通過有意識的重複,才會引發大腦神經的變化,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不再對這項活動感到不適,成為我們無意識的一種能力。

刻意練習讓孩子成為"高手"

心理學研究中,把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

"舒適區"是指:對於自己來說是沒有學習難度事務,在這個區域中,自己可以處於舒適心理狀態;

"學習區"是指:對自己來說有一定挑戰,因而感到不適,但是不至於太難受。

"恐慌區"是指: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太多的事務或知識,心理感覺會嚴重不適,可能導致崩潰以致放棄學習。

在這三個區域中,我們可以將孩子日常的表現歸入,比如對於孩子擅長的數學題,他會很快就解出來,這是舒適區;對於重新研究一本學術性強的書,孩子沒有接觸過,帶有一點壓力,這是學習區;對於孩子不擅長,害怕的領域,比如演講等,這屬於恐慌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對於做擅長的事情,孩子會表現的比較積極,但是對於做"學習區"和"恐慌區"的事情,他們會推脫,不想幹。

有些家長就會苦惱,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一直活在"舒適區",難以接受新挑戰。

這個時候,刻意練習就派上用場了。通過刻意練習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觸發腦部發育。

在《刻意練習》一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實驗:

研究者對老花眼患者進行特殊的視力訓練,經過3個月的刻意練習之後,大部分的研究物件能夠閱讀比最初看到的小60%的文字,而且基本可以不帶老花鏡讀報了,他們中大多數在受訓之前是無法做到的。所有這些變化並不是眼睛本身的改進造成的,而是大腦中某些部位的變化引起的。

經過腦科學的研究,我們知道"刻意練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人的認知是有限的,練習可以把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自動化,這樣能給更高層次的思考留出足夠的空間。

但是刻意練習也有必須要注意的點,在這裡我總結了兩個需要避開的"坑"。

刻意練習要避開這兩個"坑"第一個坑:一萬個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是著名作家格拉德威在《異類》這本書中提出的觀點,他提出,如果想要成為某個領域內的大家,就需要練習一萬個小時。

很多人藉助這個觀點來激勵自己和別人,認為成功都是要付出練習的代價的,人總是需要不斷地練習才可以獲得成功。

但是我們知道,"成功必須多練習"並不是絕對的。

第二個坑:熟能一定生巧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會告訴孩子"熟能生巧",並且潛移默化地暗示孩子,只要你肯花時間,就一定能成功的。

大部分孩子會在家長長時間的暗示下,做出努力,但是"熟能生巧"是正確的,但是不一定能運用在所有的地方。而且反覆的練習有時候會讓孩子產生厭倦心理,反而弄巧成拙,讓孩子討厭起學習的東西,甚至討厭家長經常的提及。

在心理學上也提過這個點,就是心流體驗。

心流體驗是一種忘我的狀態,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太過投入,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

所以家長需要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可以在孩子學會某件事情後,不是告訴他"熟能生巧",讓他繼續重複相同的東西,而是讓他不斷嘗試新的挑戰。

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進行"刻意練習"呢?讓孩子學會樹立明確的目標

目標是給孩子學習的動力,而且有了明確的目標,可以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確定通過目標的完成情況。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確認,首先這個目標必須也是孩子"認可"的,其次這個目標必須有可完成性和可拆解性,一步一步拆解完成能幫助孩子實現最終的目標。

學習方法>學習時間

很多家長會習慣性地用時間來衡量孩子努不努力,學習成績好或不好。

前段時間隔壁家的孩子小虎就因為"整天看書不到2個鐘,結果考了全班第五名"而被奶奶打了一頓,理由是奶奶認為孩子每天沒怎麼學習,肯定是偷看答案才能拿到第五名。

事後小虎和我說,他只是對數學題比較敏感,自己掌握了學習技巧,但是班裡很多女孩子數學都比較弱,所以他才拿了第五名。

所以說,並不是學習時間長就一定能拿得到好成績,很多孩子每天泡在圖書館看書,都不一樣有掌握了學習方法的孩子聰明。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要多引導孩子"用腦學習",而不是看時間評價孩子。

不斷讓孩子挑戰和逃離自己的舒適區

孩子總是喜歡呆在舒適區,但是待在舒適區久了的話,會讓孩子失去挑戰新事物的能力。有人說,馬雲這個不是電商出生的專家,在最後卻成為一個集大成者,這正是他勇於逃離舒適區,挑戰恐慌區的體現。

在日常家長的教育中,可以讓孩子嘗試一些挑戰,比如孩子擅長做數學題,可以讓他嘗試一些難度再高一點的題目,不斷鍛鍊他。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隨著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家長和孩子都會感到心累,漸漸地,甚至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但是其實小時候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長學習階段,家長一定要把握好這個階段,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教會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在以後的成長路上越走越順。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一位老師家長分享:如何糾正孩子寫作業慢的壞習慣,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