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姐出品
最近期末考試成績下來,朋友張姐可是擔心壞了。看著兒子的卷子,本來應該都做對的題,最後都因為馬虎丟了分。
張姐問我,你說孩子馬虎不細心是因為什麼,有沒有辦法改進呢?
我也反問她,孩子在考試之前,你有沒有叮囑他一定要自信,不能馬虎,千萬不能馬虎,萬萬不能馬虎。
聽我這樣一問,張姐開始回想:這孩子從小就這樣,隨我小時候的樣子。明明會做的題,他連題目都讀不完。每次考試前我都提醒他,平時寒假暑假做題我也總是強化專注力訓練。
是啊,像張姐這麼擔心,還總是刻意跟孩子強化,為什麼孩子還總是“往槍口撞”呢?
其實問題的原因,並不是父母說得太少,而是我們說得太多。
你越擔心的事情,越是在嘴邊唸叨的事情,孩子總會“幫”你實現。
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段子:
有些中國家長,一看到孩子聊天發信息,就懷疑在早戀;
一發現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就認定最近不用功;
一看到孩子上網,就擔心瀏覽不健康網站……
這些擔憂的邏輯完全可以倒過來:
因為父母懷疑孩子早戀,所以孩子開始聊天發信息;
因為父母怕孩子學習不用功,所以孩子成績下降;
因為父母擔心瀏覽不健康網站,所以孩子經常上網瀏覽。
父母的擔心,總說是“為孩子好”,但是最終都變成了“為孩子不好”。
強化了太多的擔憂,孩子也會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憂心忡忡,最終因為焦慮而走向糟糕的結果。
01
你的不接納,都投射給了孩子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有太多我們把握不住,害怕失控的地方。也有太多,戳中我們自身恐懼的地方。
我們對自己的不接納,往往會變成對孩子的不接納。
就像一個蹺蹺板一樣,我們把自己壓抑的部分,傳遞給了孩子,讓孩子“代替”我們釋放那些壓抑。
電視劇《虎媽貓爸》中,趙薇飾演畢勝男從小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父親對她的教育就是一定要“必勝”。
考試不能失敗,重要的考試更要成功。人生不能失敗,事業更是要成功。
畢勝男是個很努力的女孩,她從小地方出生,憑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大城市精英的位置。她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拼盡全力。
她對自己最大的不接納就是失敗,尤其是學習成績的失敗。
於是,她把父親對待她的那一套方法,全用在了女兒身上。
集全家之力,賣掉豪華大房子,換取老破小的學區房。不允許女兒看電視,吃飯也要合理營養,多吃菜少吃肉。
為了女兒更好的幼小銜接,她辭掉了高薪工作,只為了伺候女兒的一日三餐。
在這樣的強化環境下,終於,女兒變成了她最害怕的樣子。不僅學校成績不好,而且心理出現問題,甚至開始怕她,討厭她。
父母將自己的陰暗,壓抑投射給孩子,就是相當於在給孩子創造一個負面的環境。
一個人越是不接納自己,投射出去的東西也就越多。
我們總希望用自己不接納,“推動”孩子進步。但是結果往往是,我們不接納自己,不接納孩子,並且非常擅長捕捉這些不接納的部分。
一旦孩子出現一點點傾向,我們就會奮力撲滅小火苗,那麼,孩子就越容易把火苗燃燒起來。
02
越是擔心的事情,越可能無意識強化
閨蜜家的女兒從小就瘦瘦小小的,她也總是跟我們唸叨,這孩子太挑食了。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就算吃蔬菜,也只吃有葉子的菜,像胡蘿蔔、芹菜這種沒有葉子的菜,一口也不吃。
我一開始覺得很神奇,小孩子而已,她怎麼能判斷出什麼菜有葉子,什麼菜沒有葉子呢?
直到有一次,和她們母女一起吃飯我才知道。她女兒並非一開始就不愛吃,而是她總是在暗示女兒“你不愛吃這個”。
閨蜜用叉子叉起一塊胡蘿蔔說:寶寶吃一口胡蘿蔔吧,這個菜其實也有葉子的,只不過被扔掉了。
又看著一直吃肉的女兒說:寶寶,光吃肉不健康,你不能只愛吃肉肉。
看了這一幕我才知道,哪裡是孩子天生挑食,而是父母在提醒孩子:你很挑食。
擔心孩子挑食的父母,最終孩子往往被養得乾乾瘦瘦的。
孩子的大腦加工能力沒有那麼強,我們不斷強化的時候,孩子聽到的只是我們擔憂的部分。
我們擔心孩子挑食,他們就會認為“我喜歡挑食”;我們擔心孩子受欺負,他們就會認為“我是容易被欺負的人”;我們擔心孩子學習不好,他們就會認為“我沒有學習好的能力”。
一個人自己都不信任自己,又怎麼能真正做好一件事呢?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過:你越擔心什麼,什麼就會控制你。
我們擔心的問題,同樣會變成對孩子的控制。
孩子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帶著無限渴望去探索世界。可父母的強化不斷給他們增加負擔,讓他們畏手畏腳,失去了最初的勇氣。
孩子想要擺脫父母的強化,擺脫父母的控制,就會用叛逆的方式來獲得自主權。
我們也許會覺得,孩子越是想要獲得自主權,不就越應該用行動證明自己可以做到嗎?
但是其實孩子的邏輯是,父母的不信任激發了他們的挫敗感,為了對抗這種感覺,為了擺脫父母的控制,他們只能用對抗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獨立。
你讓他好好學習,他就偏偏用不好好學習,來尋求自由。你讓他別玩手機,他就用沉迷手機來驗證自我空間的存在。
03
暗示這麼重要,不如積極一點
尹建莉說:孩子天然地想行為得體,希望得到肯定,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夠好時,內心會非常愧疚,如果這時家長提醒“小心”,他會立即意識到自己的“不得體”被別人注意到了,內心很不自在,注意到的人越多,他越羞愧。
這就是暗示的力量,你暗示孩子什麼,他就會走向你暗示的方向。
既然暗示的力量這麼偉大,那麼我們為什麼總是用消極的內容,去提醒孩子呢?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父母從來都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有一位網友舉了自己的例子,她五歲的時候媽媽從來不允許她吃零食,壓抑了太多的美食慾望,讓她開始想辦法吃到零食。
爸爸口袋裡的錢,就成了她的目標。偷了點零錢之後,她去買了想吃的無花果和冰棒。
到了晚上,爸爸翻口袋的時候發現錢少了,就問她你看見了嗎。她慌得不行,趕緊說了一句“我沒拿”。
爸爸一邊唸叨著“我到底花哪兒了”,一邊說“我當然知道你沒拿,你是什麼人我還不知道嘛”。
就是爸爸這樣不經意的一句話,讓她從此再也沒有偷過錢,也不喜歡做偷偷摸摸的事情。上大學的時候,考政治和思修大家都預設作弊,只有她默默背下了所有的題。
她的故事,完美地見證了積極暗示與消極暗示的區別。
當父母害怕孩子吃零食的時候,孩子一定會想辦法吃。當父母相信孩子的品德時,孩子一定會擁有美好品德。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家長好奇:孩子真的有問題,難道不讓人說嗎?
不,不是的。
我們不是不能說,而是要用正確的方式說。如果孩子真的有問題,那就溫和而有力量地指出。
如果那些問題只不過是我們的擔憂,孩子完全有能力應對,那麼不妨給他們成長的空間。
我們總是盯著孩子的小毛病,只不過是與孩子建立了共生的關係,沒有區分開“我的事情”和“孩子的事情”。
透過掌控孩子,來回避我們自身的問題,名義上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是害怕自己不安。
給孩子多一點信任,他們真的更容易變得我們期待的樣子;
控制自己的絮叨,把更多精力轉移到改變自己上面;
給孩子積極暗示,讓暗示的力量引導孩子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