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育孩子,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孩子教育到底是拼什麼?拼孩子、拼家長、拼老師、拼學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人說,拼孩子。於是孩子變成了“雞娃”,像打了雞血一樣,始終處於亢奮之中,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為了孩子而拼孩子,就像機器一樣,每天都在不停運轉。
有人說,拼家長。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高價學區房、各類輔導班、出國留學,這些都不在話下,總之調動一切資源,動用一切關係,為了孩子,豁出去了。
有人說,拼學校。不管是購買學區房,還是拼了命去重點小學、中學、大學,都是為了奔著名校去的。名校就是名片,是通行證,有了它,到處可以高人一看,可以通行無阻。
有人說,拼老師。不管是學區房,還是頂尖學校,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孩子接觸到最優秀的老師。名校名師多,這是不言而喻的。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有了最優秀的老師,孩子自然差不到哪去。
於是乎,大家紛紛拼了命地往前衝,可結果呢,傷痕累累,兩敗俱傷,孩子受傷,父母受傷。
孩子永遠是鄰居家最優秀,這是一個無法論證的難題。
顯而易見,父母可以買得起學區房,可以讓孩子去一所頂尖學校,但不一定能買得了好未來。人的成長髮展是很多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不是學區房就能搞定的事情。
父母可以給孩子找最優秀的老師,但好老師不是萬能的,孩子自身的努力奮鬥、追求上進、良好品質更重要,是金子那都會發光。
父母在孩子不能自主決策的時候,可以拼孩子,可是正是這種不切實際的拼,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心理抑鬱、自殺、離家出走、破罐子破摔。
一切都沒有按照預想的路徑前進,而是朝相反的方向。這更讓家長困惑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也許科爾曼報告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1964年美國詹姆斯·科爾曼教授帶領一個研究小組收集了美國各地4000所學校60萬學生的資料,進行了美國教育領域所做的最大規模的調研。
然後他們對這些調研材料大量地進行了分析,到了1966年,科爾曼向國會遞交了《關於教育機會平等》的報告,這就是美國社會學史和教育史上著名的《科爾曼報告》
在此之前,科爾曼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白人和黑人之間的差距主要是學校的物質水平和條件造成的。而調查結果發現:黑人和其他弱勢少數民族後裔相對比白人中產階級缺乏一種改變和控制自己前途的自信。
科爾曼把這種現象稱為self esteem(自尊)。他們對自己的前途缺乏自我期望,覺得沒有盼頭,學習士氣比較低。從而造成學習成績低,與白人相比差距越來越大。
環境永遠起不了決定作用,如何認識環境、如何對待環境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不管是清貧家庭還是富裕家庭都一樣。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興趣和愛好的培養、主觀能動性的激發,這些都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所以,筆者認為應該回到教育的本質上來,回到孩子自身上來。
這就是什麼樣的教育是適合孩子的教育,怎麼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興趣、愛好、特長,因人而異,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恰當的教育
而不是不管孩子的感受,一味填鴨式教育,以為給孩子越多越好,越高階越好,且不知,好東西消化不了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適合自己胃口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