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爸老何說】不要感謝貧窮,要感謝良知的力量!聶聖哲先生提出的“知家苦”,就是良知的力量。
看完這篇文章,我向這個寒門女孩抱以最大的尊重。對於一個貧窮如此的家庭,她的努力和成績顯得更為不容易。
而我所希望的,就是家長朋友們能夠理性思考,真正從中有所學習、有所改變。
我在思考,我們到底要從這個案例中學到什麼?
難道真的是“貧窮”嗎?
如果我們學到的是“貧窮就可以讓孩子成功”,那那些富裕的家庭能從中學到什麼?
如果我們學到的是“貧窮就可以讓孩子成功”,那為什麼還會有很多貧困的家庭教育出混賬的孩子呢?
對於這篇文章,養活教育思想的創立者聶聖哲先生談了三個關鍵詞——做家務、幹活、知家苦。
對於“做家務”和“幹活”,文章中是這麼描述的:
——從小學開始,王心儀就主動幫爸爸媽媽承擔家務,經常會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餵雞割草,採摘棉花,放羊,春耕時幫媽媽在田間犁地,她在前面拉,媽媽在後面推,深一腳,淺一腳,稚嫩的肩膀過早地幫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
很多人會說,這是家庭所迫。但貧窮的家庭很多,為什麼這個女孩能做得這麼好,我認為,根本上還是因為她的家長給了她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這其中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聶聖哲先生提到的——“知家苦”。
知家苦!
要教育孩子“知家苦”!這是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需要引導和幫助孩子樹立的信念。
為什麼有的貧窮的家庭養出了混賬的孩子?因為家長不教育孩子“知家苦”,甚至把孩子當“富二代”養,“再苦不能苦孩子”,結果養出一個個逆子;
為什麼有些小康的乃至富裕的家庭養出了優秀的孩子?因為家長教育孩子“知家苦”,他們知道“再富不能富孩子”(聶聖哲先生語)。這些家長懂得讓孩子知道家長的不容易、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平時引導孩子做家務、幹活,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孩子就知道做事需要認真,需要努力,需要堅持。
不要感謝貧窮,要感謝良知的力量!
聶聖哲先生提出的“知家苦”,就是良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