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創新的底層方法有兩個:

一個是格物。

一個是連線。

今天先說格物。

1

有一道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沒做過的同學可以試一下。

用一筆4條直線,把下面這9個點連起來。

潛意識裡一直在告訴我們,不要超過這個框。如果不能超越這個框,我們所有的答案都被限定在這個框裡。

於是這就變成一道近乎無解的題。

可是一旦跳脫了這個框,

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旁邊總是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們:這樣不行,這樣不可以。

很多方法就是這樣被“框”住的。

要想創新,首先就要跳出這個框。

# 2

小檸檬10個月了。

前兩天我去給她考察幼兒園。

發現很多幼兒園的教育很有意思。

首先他們會教給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事物。比如蘿蔔、土豆、地瓜。

就是食物放在那裡,讓你撫摸,觸碰,充分的調動五感去感知。然後告訴你它們是什麼?幹什麼用的。

幫助孩子認識世界。

然後呢,他們會教給孩子觀察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動物。然後使用高度模擬的實物幫助孩子近距離觀察。最後再逐漸轉移到圖畫上。

幫助孩子用抽象的方式認識世界。

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大腦認識世界的過程。

為了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大腦的神經迴路往往會有一個固定的連線。

這是蘋果,用來吃的。

這個是手機,用來打電話的。

這個是電腦,用來辦公的……

這種連線越強,思考處理問題的時間就越快。

在我們大腦皮層裡有這麼一種快捷方式:

一想到打電話,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手機。

一想到辦公,馬上就會聯想到電腦。

這很好。

它會提高我們大腦的處理速度。

但也很容易讓我們大腦陷入思維定勢

比如:你會用你的手機墊桌角麼?

恐怕不會。

因為你的大腦裡有一個聲音:你怎麼可以用這麼貴的一個東西去墊桌角呢?你不能這麼做。

創新,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思維定勢。為什麼手機不能用來墊桌角?事實上它還可以用來砸核桃。

提升創造力的一個關鍵所在,就是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個已知的事物,找到它常規功能以外的用處。

正如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說:“所有的物體都有無窮的特徵,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特徵從不同的情景當中逐漸挖掘出來。”

比如鋼筆帽,你完全可以把它用來當做髮卡使用。以此為基礎,你會發現,筆帽的空心部分為髮卡提供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3

一個極為有效的創新方法,就是格物。

暫時放下已有的知識,像孩子一樣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1948年的某一天,喬治.邁斯楚帶著自己的愛犬登山。回家的路上,發現自己和愛犬的身上到處都是那種長滿了倒刺兒的芒刺。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草真的很討厭,勾的身上到處都是。回家的第1件事情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把他們薅下來。

喬治.邁斯楚是怎麼做的呢?

他像孩子一樣審視這個事物。

原來這種草居然可以鉤住衣服。它是怎麼做到的?把它放在顯微鏡裡仔細觀察。思考它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於是他發明了魔粘。

愛因斯坦說:“如果我有20天的時間去解決問題,那麼我會花19天的時間來進行探索。”

4

一個極有效的創新方法,就是格物。

留出一段時間,讓自己和某些物品靜靜的待在一起。嘗試著和它建立連線。它是誰?具有哪些特徵?方的還是圓的?長的還是扁的?可以用它來做什麼?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撫摸它,觸碰它,嘗試與它建立更多的連線。

用現在一句流行的話說,就是:

盤它!

然後打破既有的認知。

重新思考:

1、可以從哪些全新的角度來觀察它?

1萬英尺高空,或者它的背面。

忽略掉以往的經驗,嘗試像孩子一樣觀察它。

2、它還可以用來做什麼?

還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可以用它來代替什麼東西?

什麼東西可以替代它?

它可以用來改變你現在做的什麼事?

3、你可以改動它嗎?

可以放大嗎?或者縮小。

改變它的執行速度會怎麼樣?

4、可以和什麼事物建立連線?

它可以和其他的什麼物品建立連線嗎?

把它放在一個全新的環境裡,比如魚缸裡,會怎麼樣?

你願意和什麼一起合作?一起創造一種新的事物。

5、我們可以改變它的設計或者效能麼?

是否可以提高它的品質?

外觀?

效能?

或者使用者體驗?

怎樣做才能與其他事物更好的進行配合。

6、可以據此創造哪些新的事物?

全新的流程?

重新定義一件現有的事物?

哪些部分可以變得更加聚焦,更加專業?

7、不加限制,隨意想象

想象任何你可以想象的東西。

嘗試無視周圍的環境,不考慮現有的障礙。天馬行空的任意放飛思維。

嘗試不同的技術,看看會發生什麼?

排除雜念,讓自己和那件事物靜靜的待在一起。放棄原有的知識,和它重新建立連線。

5

不破不立。

只有打破原有的認知框架,你才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有意識的放棄原有的知識,與它重新建立連線。

愛迪生最失敗的發明之一應該就是用於複製文件的氣動鋼筆了。他在1876年申請了專利。之後就銷聲匿跡了。

直到1891年,賽繆爾.奧賴利重新發現了它。

筆最開始是用來在紙上書寫文字的。

你可以試著和奧賴利一樣,放棄原有的認知:

筆只能在紙上使用,

只能用來書寫文字

……

嘗試著打破這些認知。

嘗試著和它建立新的連線,為它尋找到一些新的應用。比如:

把文字寫在人的身體上。

把文字替換成各種影象。

賽繆爾.奧賴利將愛迪生的氣動鋼筆改造成了一個全新的產品:現代紋身機。

100多年以後,設計學院的學生皮埃爾.埃姆把它進一步擴大到3D印表機上。

用3D印表機來紋身。

創新不一定就是從頭開始。

還有一種創新,就是建立在原有物品的基礎上,為它尋找到一種新的意義。

比如說,

那種U型的滑板運動場其實就來自於沒有水的游泳池。

最早的滑雪板的雛形是由滑板改造而來的。

海爾發明的專門用來洗土豆的洗衣機。

以及那種指定使用量的洗衣球凝珠。

都是建立在對原有物品重新認知的基礎上。

6

創新本身並不難。

難的是打破原有的認知框架。脫離原有認知框架的束縛,重新定義該物品,為其找到一些全新的應用場景。

不破不立。

像孩子一樣,重新建立與物品的連線。嘗試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它。它還可以用來做什麼?可以改動它嗎?如何改動?還可以和什麼事物建立連線?可以改變它的設計和效能嗎?可以據此創造哪些新的事物?放下思維的限制,天馬行空,隨意想象。

我稱其為格物。

文章的最後,給大家提供一段影片,希望可以幫你開啟思路。

未完,待續

14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重構和諧師生關係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