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能力”從未像現在一樣被廣大的家長們所認同。
儘管在過去我們也都會認為這個能力很重要,但經歷過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的檢驗之後,無數家長切身體會到了孩子有這個能力和沒有這個能力差異,毫不客氣地講,孩子如果在這方面存在不足的話,真的能給家長帶來無盡暴擊……
一位網友發了一個影片,影片統計了孩子9分鐘自學的狀態。
1、認真學習環節,用時16秒。
2、敲擊牆壁環節,用時10秒。
3、搖門力量訓練環節,用時1分31秒
4、繼續學習環節,用時1分21秒
5、哼唱環節,用時1分30秒
6、繼續學習環節,用時51秒。
7、思想遨遊環節,用時42秒。
8、肢體運動環節,用時1分38秒。
9,沉思環節,用時9秒。
10、終於做出了終極抉擇——上廁所。
最後網友統計了這9分鐘孩子學習的時間分配……
看過影片能忍住不笑的家長我不敢保證一定沒有,但是我絕對相信會有無數家長表示家裡也有同款。
其實自主學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關鍵問題在於我們怎麼去做。
1、從保護好好奇心開始“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蘇霍姆林斯基
任何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都會對幾乎所有的事情充滿了好奇,包括“學習”在內其實也是一樣的。
我有朋友有一次跟我分享了一個影片,才兩歲的二寶看到姐姐每天在那裡認真學習,自己也開始模仿著姐姐拿著書和筆在邊上老老實實坐著“裝模作樣”去“學習”,你能說是二寶好學嗎?與其說好學不如說好奇會更準確一些。
其實包括我們在內,在初期接觸“學習”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是感覺很奇妙的。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受到一些外部的影響,比如因為學習的質量尤其是成績的高低等影響了我們在學習中的體驗感,甚至慢慢地學習竟然成為了我們不快樂的原點,所以導致了很多孩子不知不覺中就開始排斥、抵制學習了……
舉個學英語的例子:
如果我們給孩子學英語的初期是透過繪本、動畫、角色扮演、配音模仿以及藉助一些教具的方式進行的純語言學習的模式,大多數的孩子是不太可能排斥的,而且可能還會很好奇為什麼會透過這些方式能夠讓自己知道很多的、學會很多。
但是如果我們開始引入“考核”,開始要求他們去“背誦”,並且會因為他們達不到我們的要求而給予他們一些懲罰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慢慢因為討厭被懲罰而去遷怒於英語學習這件事情。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們還沒等到上學他們的很多好奇心就因為我們的各種干預、引導而被終結了。
比如當下非常普遍的“超前教育”。
孩子們沒上學之前就要學很多的上學之後才會學的內容,其實本來是沒太有問題的,但是由於很多家長把這件事情變得功利化了——大人們往往更容易注重的是學習的成果,而不是學習的過程,這就使得很多孩子還沒上學就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厭學”了。
只不過是因為他們還太小,還沒有足夠能力跟父母們“對抗”,所以一直會壓抑這種負面情緒,直到他們變得越來越大,尤其是進入“叛逆期”之後,這種負能量的東西就會完全釋放出來。
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你的起步比較早,比如孩子還沒上學,比如孩子還只是低年級,那麼一定要儘量去減少那些孩子因為學習效果不佳而給予他們的負面影響。
例如孩子成績不好這件事情已經是客觀的事實了,它不會因為我們的火氣是否夠大,不會因為我們是不是要給孩子一頓懲戒就能夠馬上改變的。而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更關注的是如何讓孩子因為成績不好而覺得“痛”,那麼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這件事情。
但如果我們採取的是一種更為積極的態度呢?
比如就是告訴孩子儘管成績不好,但是我們看到了你的努力,而且我們相信在我們一起努力下我們一定會追上去的,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還需要做一些改進……然後也讓孩子自己去參與其中的分析,找找哪些改進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
諸如此類的積極態度是非常有利於引導孩子們的自信心培養的,而且會讓他們越來越相信學習這件事情本身是不會痛苦的,因為有太多的方法、辦法可以提高,關鍵在於我們願不願意去找、去想。
而解決問題本身其實就是“好奇心”的實踐過程。
2、創造“需要”“自我決定理論”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孩子的學習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相信都經歷過自己把道理都講爛了而且孩子也承認我們說的有道理,但是他們卻還是依舊是老樣子,並未因此而做出改變。好點的可能也就是三分鐘熱血,改了沒多久就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了。
這真的不能怪孩子。
因為這些“道理”包括“方法”的背後其實是我們在滿足我們“需要”“需求”的基礎之上提出來的,而並不是從孩子角度——所謂的“都是為了你好”這樣的角度其實往往也是一種強加行為。
對孩子來說他們自己能夠去堅持做一件事情的前提是他們真的覺得自己有這樣做的需要,即他們的行為是有動機的。
如果學習這件事情不是他們最需要的會怎樣呢?
上面的那個截圖中孩子就是典型的例子——因為學習這件事最起碼在當時不是他認為自己最需要的,所以即便是逼著他去學了,如果沒有監督也約束,那麼他一定很難專注起來。
但是如果能夠讓他主動意識到自己應該學呢?
那麼就會變成了你去阻止、影響他學習的時候他反而會想各種辦法去學……
比如這個春節我就見過幾個這樣的孩子,他們真的是學進去了那種,父母天天嘮叨的不是讓孩子學習,而是想各種辦法要帶孩子出去活動一下或者是去拜年什麼的,但往往都被孩子以影響學習給拒絕了。
而在這之前我有一個朋友看孩子學得挺辛苦,於是就給孩子手機,並且還把一些很多學生都喜歡玩的遊戲給下載下來了,但是孩子拿著手機玩了沒幾分鐘就換回去了,說覺得玩這些沒意思、浪費時間……
這種“幸福的苦惱”說出來說真的會讓不少家長有種要吐血的感覺。
但其實這些事情發生之後你又會覺得挺合理的。
我認為這些表現的背後不敢說一定是孩子們多麼的喜歡學習,但比較肯定的是在那一刻起碼他們認為學習這件事情顯然是更重要的。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很多時候也能有這樣的認識會怎樣呢?
其實學習的本身也是可以讓孩子們得到很多成就感、滿足感,也會讓他們因為對某些事物的更多瞭解而變得興趣更濃厚,甚至是在自信心上也會得到很大提高。
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這些——其實他們每天都在接觸這些,但是由於我們很多時候更關注的是“進度”“成績”這種結果性質的問題,使得我們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收穫、提高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認可,導致了孩子們缺少了這些積極一面被強化的機會。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父母從日常給予孩子一些肯定其實就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我舉個例子:
我孩子小時候有時候會把老師課堂上講的什麼內容跟我們講一下,我們就會對孩子的這種聽課質量給予很大的肯定,表揚孩子竟然能夠把老師講的重點內容都記住了,如此一來強化孩子注重認真聽課的習慣。而這麼多年下來,孩子依舊會時不時跟我們講一下他在課堂上收穫了哪些他認為老師講的很好的東西,甚至有時候我們也會就一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毫無疑問孩子的聽課質量肯定是非常有保障的。
很顯然,如果孩子在意我們的這種肯定,那麼認真聽課這件事情就變成了他的“需要”,他自然就會主動去做。
這只是聽課,那麼預習呢?作業呢?總結複習呢?甚至是一些超前學習呢?
其實道理都是一樣——讓孩子覺得他這麼去做是有意義的才是他們堅持的關鍵。
所以父母減少無謂的說教,從一個個具體的事情上入手才更有意義。
3、從思辨中找堅持的理由
“自主”的表現終究只是一種行為,持之以恆的自主堅持背後一定會一個或者是多個理由作為信念的支撐,否則這一堅持的行為會極容易被影響而導致破壞。
隨著孩子年齡、見識的增長,他們會有新的目標,會受到各種影響而導致原有的“需要”被改變。
比如最典型的就就是當孩子們基礎到手機遊戲、網路、短影片等如何能夠不會因此而影響原有的習慣、態度?
很多家長選擇的是“要求”“約束”“強制”。
當然,“說教”也是必不可少了,比如最常見的就是拿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去告誡孩子如果你去接觸或者沉迷這些事物,你將很可能變得跟他們一樣糟糕……
對孩子來說,這樣的認識太被動了。
父母要習慣變得不要靠說教、要求去逼迫孩子改變,而是應該習慣於引導孩子去主動思考、分析。
比如就是沉迷遊戲這個事情,與其說教,為什麼不跟孩子一起去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沉迷?”“沉迷的危害有哪些?”“是不是不玩才是最佳的選擇?”“如何避免沉迷?”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太急於讓孩子得到“標準答案”或者是我們期待他們得到的答案,所以過程直接省略了,往往試圖透過直接告訴他們結論的方式達到讓他們理解並且接受的目的。
遊戲是這樣,其實學習又何嘗不是呢?
所以父母可以多引導孩子思考一下為什麼學習,如何更好更高效學習以及自己該如何去做才可以達成這一目標,然後多鼓勵孩子去嘗試自己的想法。
多給孩子一些思考的時間和機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我們的結論,這點我認為很重要。
4、最理想的狀態——耳濡目染這個就不多說了,孩子往往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可以想象如果父母本身在很多事情上的堅持、態度、毅力等等都是一如既往的,哪怕就是像減肥、運動、興趣愛好等等這些事情都會給孩子帶來很正面的引導。
這點往往跟父母的文化水平是沒有關係的。
說實話,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大多數父母而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很多孩子已經有這個能力了,往往他們的父母其實也是說不太清楚是怎麼培養的,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父母的“榜樣力量”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但是我始終認為態度其實是最為關鍵的,至於方法畢竟存在一個“適合”的問題,只要態度是積極的,那麼我們一定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反之如果從一些具體方法入手而沒有解決認識上的問題、態度上的問題,那麼再好的方法也很難落實的,您說是不是?
總之,請相信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但最難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這些做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