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說: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這句話是說
如果孩子冥想後沒有達到不能理解的水平,就不要開導他;如果孩子思考後沒有達到不能理解的水平,就不要開導他;如果學生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指導他,因為他沒有認真思考。同樣道理,孩子補課和不補課的區別,也是一樣的。
現在正值寒假期間,雖然孩子們不在校園裡學習,但是學習的任務和進度是一點也沒落下,因為很多家長為了“好成績”都會把孩子送去補習班,但也有一部分家長很少給孩子補課。
那麼,在假期到底該不該給孩子補課呢?
一位資深的老師,曾經對這個觀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語道出真諦,家長是否應該在假期給孩子報補習班,與成績好壞關係不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學生的學習態度角度上來分析,不可效果截然不同補課只是額外性的提高,有沒有效果完全取決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不同的學習態度帶來的補課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孩子在寒假裡,到底是否需要補習,補習是否有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態度有直接關係。因為無論哪個優秀教師,都不願意去教一個不熱愛學習的孩子。
▼ 如果孩子們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根本不會認真學習,即便被強制性地送到補習班補課,也不會有效果。
面對學業成績時,很多家長都會有“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焦慮心理,孩子不該把學業成績太當回事,然而父母卻顯得十分著急。
家長把孩子送去補習班,並且要求他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能浪費父母的辛苦錢和一番心意,然而這對於那些討厭學習的孩子來講:“我週末本來就應該休息,卻偏偏要我死記硬背枯燥無味的功課,我就不去學!”
在這種逆反的心態下,即使家長把孩子送進了補習班,孩子也根本不會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這樣所導致最直觀的結果就是,一點學習效果都沒有。
▼ 如果孩子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急於透過補課來提高學習成績,他們就會處於“憤慨”狀態。這時,找一位經驗豐富、水平高的老師給孩子補課,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快速進步的效果。
總會有一類同學,對於自己的學習成績有著急於求成的想法,這種態度越來越強烈,就會影響到他日常的心情狀態,對於此事會很著急很難過,有著急切的考高中、大學的意願和想法,卻因為過於著急而在學習過程中、報考理想學校的心態上,產生不必要的日常憂慮、擔心。
父母發現孩子熱愛學習的強烈想法,想要奮鬥的理想願望後,要及時尋找合適的補習老師,帶孩子對薄弱的具體科目進行針對性、有目的性的輔導,這樣有利於拓展學習思維,發揮學習主動性,未來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第二,從學生輔導補習的科目上來看,各個科目要具體分析課程到底是否需要補習,補習是否有效果,與孩子所要彌補的科目有關係,而且關係十分密切。
拿英語來舉例說明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習,關鍵有兩方面的決定性因素:
第一方面,取決於提升語感能力及擴充英語詞彙量。第二方面,取決於針對前一方面學習的熟練程度。學生的英語能夠達到熟練程度,則需要花費相當漫長的時間,外加英語課程本身學習具有枯燥性,所以有專業老師的監督及鼓勵的情況下,孩子補習要比不去補習所起到的效果好的多。
再說其他的數理化科目,其實並不像英語那樣繁雜,最重要的是做題思路和想法。
如果孩子具備這種能力,那就是做題多少和練習程度的問題,補課的作用並沒有多大,但要是思維缺乏訓練,那就需要著重補習了。
第三,從補習功課的教師方面說起,與教學水平和方法關係很大課程到底是否需要補習,補習是否有效果,也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有關。
學生補課的效果是否良好,取決於教師的知識水平,是否瞭解本學科的知識,能否系統地向學生講解知識。
如果做不到這些,孩子不能系統地接觸前後的知識,而且也不能延伸到考點、易出錯點等等,所以補課只是找人陪孩子做題,達不到打通思路、提高學習成績的效果。
因此,如果孩子補課找的是一個不合格的老師,那就和沒有補課沒什麼區別。
小結綜上所述,沒人敢說一直補習功課要比不補習功課好,也沒人敢說補習功課就一定會有積極的效果,因為這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綜合在一起考慮的問題。
孩子在假期需不需要補習,一方面取決於孩子們的學習態度,第二方面取決於補習老師的教學水平,第三方面取決於學生自己是否知道要彌補哪方面的課程。
同樣,一些學習態度端正、懂得用功、刻苦學習、認真上課的孩子不補課,但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是很好的。
因此,假期是否應該給孩子補課與不補課,不能一概而論。